——“酒鬼”群聊酒话实录之二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烟酒茶不分家的奥秘,茶是主角

“自古茶、酒不分家,准确地说,烟、酒、茶不分家。”

“这三样食物,都是精神食物,喂大脑的。”

“烟、酒、茶都能吃醉,醉的感觉还一模一样,头昏目眩,恶心反胃。”

“老酒鬼都有体会,烟解酒,酒解茶,茶解烟,缺一不完美。”

“烟酒茶存在“互解”关系,互为解脱。”

“如今不提倡吃烟,就靠茶、酒互解了,总感觉少了什么。”

“茶喝满足了再喝酒舒服,酒喝好了再喝茶舒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普洱新茶接上了,跟老茶比别有风味。”

“找门昌,七十年的茶树有新晒红,古树还要一段时间。”

哪种茶好喝呢?

“现在先不喝酒啊,敲开一片茶,边喝茶边和大家聊天儿。”

“刮风寨生茶。”

“18年的茶,好久没喝这款茶了,撬开一片看看茶的变化。”

“万丈红尘三杯酒,千秋大业一壶茶。”

“这是我全程跟着茶农採茶,到制茶,第一款私茶。没有品牌,没有商标,很干脆,只有茶。”

“我喜欢茶胜过酒。我喜欢在饭后喝那么一点点酒,吃饭的时候很少喝酒。茶每天必须三泡,上午,下午,晚上[呲牙][呲牙][呲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有单丛茶[旺柴]”

“我也有,是老丛。”

“我有野生老枞的,单株,虽然只是蜜兰香,不过口感特殊。”

“从某种角度说,有特点的茶,才是好茶,我喜欢有特点的东西,一次就让你变成记忆。”

“等明年朋友收茶了我去弄点给你们试试。”

“只有一株也不市售,就给几个老兄弟自己开心。”

“茶与酒一样,有特别喜欢的种类,各种各类都喝。”

“你家乡有些什么茶?这我喝过没?”

“听说过凤凰单枞百种香吗?”

“我老家基本就是单丛,各种各样的单枞,还有一种炒茶,也是很有风味,适合胃寒不能喝茶的人群。”

“有水仙、有黄枝香、有老仙翁,有宋种,有黄金桂,有锯朵仔……”

“品类太多,记不住,易搞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嗯,我也不懂行,只会喝,要经过我嘴巴才会对某一款茶有判断。反正那个野生茶树我觉得不错,虽然不是最好的茶,但是重在有不同于别人的风味。”

“乌岽指的是凤凰山上海拔最高的那个村出产的凤凰单枞茶。”

“正确,比如说台湾茶,杉林溪,大禹陵。阿里山。再比如普洱,老班章,西归,冰岛。………”

“食品的东西重在能让人心情愉悦。”

普洱茶和茅台酒有着共同的命运?

“今年的酒有茅台,茶有大益,都带上了强烈的金融属性,后面有资本在炒作。”

“茅台最大的危机来自于开瓶率极低,存到一定程度可能会崩,这也是厂里年前通过多渠供量的主因。大益其实前段已经崩了,芳村前段每天都有暴富的,也有亏了想跳楼的。”

“反正古树普洱、茅台酒我这个普通老百姓也喝不起,就让他们炒吧,倒霉的是最后砸手里的。普通老百姓还是喝点高性价比的口粮茶,口粮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茅台1月8号啊,后期过了十几天出台这个政策,所有的经销商总是在价格上控制上要1499。然后还有一个就是开箱不允许整箱出售,督查组会回访你销售的酒和箱子是符不符的。”

“这就认证了你刚才说那句话你知道吗?实际上现在买茅台酒的人,喝茅台酒的人并不多,真正喝酒的人不是花钱去买酒,花钱买酒的人你知道是不是在喝。”

“茅台酒的泡沫太大了。大益茶在零六年的时候曾经崩盘过一次。但是话说回来,以后就认为炒作的成分太大了,现在可能又要出现一次类似情况。现在你知道什么茶容易崩盘得最厉害?古树茶提出古有机树茶概念以后,大伙儿拼命地炒作。我在一四年的时候去云南,老班章才4000多,一公斤不到4000,接近四千三千多吧,不到4000,现在是18000块钱一公斤。”

很多东西需要找对渠道,才能便宜买到好货

“普洱茶你知道吗?存量更大。”

“真的喝不起了。”

“好在这些都不是生活的必需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我个人认为,茶的本质没有问题的情况下,喝茶无非就是心境和心境。喝茶也无非就是两个动作,那就是“拿起”和“放下”。喝茶也好、喝酒也罢,和环境,身体状态,等都有一定关系。再好的东西如果你不在状态也是索然无味,如果环境和状态俱佳,再有对的人,那么相对差一点的茶酒也能喝得有滋有味。”

“布朗山的茶我有,但是您这款我没有,也没喝过。”

“我买的时候是十五块/饼!”

“其实很多东西是需要找对渠道的,如果找对了,价格并不高,都是可以承受的,反过来如果没有………如现在普济老师所做的事情。”

“现在不一定是那个价格了,按正常抛开茶的本身,时间,空间,通货膨胀。这都是因素。”

“还有稀缺性,本来茶酒就是消耗品。别在意价格自己巴适,安逸就好。”

“就是,感谢普济老师给我提供平台渠道。”

“人要知足和感恩,知足常乐。知为知不为,有为有无为。”

“应该有十多年差不多二十年啦。”

“现在10倍价格也买不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时候正是普洱的炒作第一轮,我记得应该是06年左右普洱崩的。04、05左右的茶品质特别好的不多。”

“那我不清楚20多年前买了大概700斤左右,舍牌号者买一些,陆续送礼现所剩约200斤。”

“2000年到2004年我的工资只有700加左右,而15年我的工资是8000加。[微笑]我说10倍差不多吧?”

“[微笑][微笑][微笑]相同品质现在拿你当年的价格买不到了。”

“玩古董,玩茶,玩壶的人多。说明是盛世。[呲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