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跟几位家长交流的时候,有家长说:“教育孩子专家的话不能听!”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

同样作为家长而且是比较重视孩子教育问题的家长,对于这句话我也是表示支持和认同的。

不过不这个“不能听”,我个人觉得应该是“不能照搬”,而不是不要去听的意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生活中有很多的事情我们都知道“专家”的话是具有很强的权威性的,尤其是在一些专业性很强、技术性很强等领域,专家的话可以给我们很不懂的普通人以非常专业、有价值的指导。

就比如今年的新冠肺炎,专家的指导、分析,对我们做好防控疫情起到了非常大的积极作用。

而在教育问题上,为什么很多家长感到专家的话不能听呢?

其实不是不能听,现实中专家们讲的很多内容其实放在某个环境下、针对某种情况时都是非常有道理的。

但是我们要知道的是,孩子、父母、环境等等的客观差异使得我们不同的人即便是表现出了同样的问题,但是可能造成的原因也是不同的。

而教育专家们是没有可能就各种可能的原因给予详细分析的,不是没有专家会从一些细节入手进行阐述观点,但是更多人其实更习惯于从一个已经出现的现象去分析,比如我们这里说个最典型的例子:

前几日著名的网红教授郑强在高等教育研究会议上就“超前超纲教育”进行了批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幼儿园非得上小学的内容,小学阶段非得上中学的内容,中学阶段恨不得把大学的课程都上了,超纲超前教学是典型的揠苗助长,不但培养不出优秀的人才,还扼杀了学生的潜能,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

郑教授讲的有错吗?

绝对没错!

别人家的例子我就不说了,我家就是典型的超前学、超纲学的例子,当然,严格来说我们只能算是“一般”的程度,比起那些一超就超好几年的孩子来说,我们还是差了很大。

由于我们是这样学的,所以也就因此结识了很多这样做的父母、孩子。

真的会有孩子确确实实是因为超前学了之后,反而不能够认真重视学校里的学习,表现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对于这种孩子所有人的评价都是这孩子很聪明但就是诸如不仔细、没耐心、不好好听课等等。

而且超前学毫无疑问,也会导致学生的学业负担加重。

因为他们必须要在一些课外的时间里去进行这些事情,这就会导致他们因为学习而影响了其他方面比如兴趣特长,比如户外活动等等事情的投入。不能说一定没有但是肯定会在数量和质量上受到些影响。

所以很多人听到郑教授的话之后纷纷点赞,他所说的其实在很多地方都是非常普遍存在的真实现象。

但是有心的人会发现,这其实不过就是对已经出现的现象进行了评判而已,说得都很对,讲得也没错,但是对于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为何没有分析?改变这一现象又该如何去做呢?

但讨论这些问题的时候人们会发现点赞之后,答案依旧没有。

因为现实是非常残酷的——

尽管绝大多数的人都得尝试说明成绩为什么不是最重要的,但是客观上讲对于孩子升学这个问题而言成绩真的是最最重要的。

他考虑到不同孩子的不同情况这就必然会出现有的孩子在学习上游刃有余,有的孩子在学习上就一定是举步维艰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很难告诉这些家长们说孩子学不好,就别学了,走职业学校学这个技术也是一条不错的出路……

同为父母我很能体会到父母对于子女未来发展的期待。

很多家长并不期盼孩子一定要多么的大富大贵,但是作为父母终究还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有更强的社会竞争力和社会生存能力,而在得到这诸多能力之前,有一个东西是我们不得不去面对的那就是孩子的文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尽管很多人坚持认为文凭不重要,能力更重要,但是现实告诉我们没有文凭真的会很难很难。

所以你看专家的话有错吗?

专家的话没错,他说的是客观的事实。

但是对普通家庭而言,尽管能够承认这些事实是存在的,可是面对激烈的竞争,他们必须要考虑怎样做才能够让自己的孩子更具有竞争优势。

而在这一点上,绝大多数的专家是给不出建议的……

因为他们已经离开这个圈子太久太久了,他们看待这个问题的时候更多的是从一个整体去看的。

简单来说就是这个社会需要50%的初中毕业生能够上普通高中,那么对专家来说这50%是哪些孩子不重要。

但是对于我们每一个家庭而言孩子是唯一,对自己的孩子而言存在50%的问题只有一个100%或者是0的问题。

所以我们不能说教育专家是不对的,是没意义的,事实上在我看来他们讲的很多内容还是非常具有指导性的,就比如说还拿郑教授说的这个问题为例——既然超前、超纲学会有这么的弊端,那么在学的过程中我们是否能够同时兼顾到把这些弊端同时解决掉呢?

我认为还是可行的。

比如我举几个例子:

1、如果在孩子的超前、超纲教育过程中家长能够一再给孩子强化学校教育的重要性、尊师重道的意义,并且能够在日常对孩子的学校教育给予足够的重视,那么孩子高概率不会出现所谓的“会的就不听了”的问题。

2、如果在超前、超纲教育的过程中,我们不是一味去刷题,而是更多的从思考、探究的角度把一个个问题、知识点当成“课题”去对待,把诸多相关知识融合到一起去综合理解、发现……那么对孩子来说,这个过程的本身其实就是一个探究的过程,不但扼杀不来所谓的“潜能”,我认为反而会激发各种可能的潜能。

3、如果我们不是一味只是要求死记硬背,而是结合背景、文化、历史、风俗甚至地理等等相关内容给予孩子辅助理解,那么这样的背诵价值何止只是记住了几句诗词、背过了几篇文言文。

专家的话还是要听的,因为他们站在的高度不同,他们能够看到我们很多人所看不到的问题,但是我们要选择性去听,更重要的是要听完之后去结合自身、孩子思考该如何做出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无论是有道理的还是没道理的其实都可以给我们带来一些启示,而最重要的不是我们去点个赞或者吐个糟,而是我们到底从中汲取了什么,而这些又对我们孩子会带来哪些积极的影响,您说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