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来到五哥读书。今天我为大家解读的这本书叫《宋词素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都说“唐诗宋词”,对于宋词,我们并不陌生。我们都听过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但你知道,苏轼是在什么情绪下写出这首千古名篇的吗?我们也都背过李清照的“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那么她为什么会写下这首词呢?还有柳永,他的词在当时为什么那么流行?

不要小看这些趣事,了解它们既能加深我们对宋词的理解,也能让我们对那个时代的文化和生活,有更深刻的认识和体会。

作者在本书中打破常规,用了一种全新的方式来解读,她把每首词都写成一篇精美的散文,运用丰富的联想和精彩的语言,用散文化的形式再现了宋词的意境、韵味和形象。她匠心独运,从画面的角度来推进这种描述。同时,每一首词还配有一幅画家张淑平所创作的水墨插图,让我们在学习时感受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帮助我们更进一步理解宋词意境。

作者是按照一个词人几首作品的方式来解读的,但其实简单来看,我们可以分为三大部分来讲讲那些经典宋词背后的故事,第一部分是宋词的前世今生,第二部分是豪放派宋词的特点和代表人物都有谁,第三部分是婉约派宋词的特点及代表人物。在讲解时,我还会举例分析作者这样阐释宋词有哪些优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先来说说第一个部分,宋词的前世今生。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不同的特征,文学也不例外。唐诗宋词元曲,这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三座高峰。

诗歌在唐代展现出了最大的光芒,而词,和宋代一拍即合,就像久别重逢的老友一样。

简单来说,词是在宋代盛行的一种中国文学体裁,可以说它代表着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宋词有长有短,便于歌唱,因为是合乐的歌词,所以又称曲子词、长短句、诗余等。

关于宋词的起源,学术界普遍认为它始于南朝梁代,形成于唐代而极盛于宋代。根据《旧唐书》上记载:“自开元(唐玄宗年号)以来,歌者杂用胡夷里巷之曲”,意思就是词从唐玄宗的时候已经出现,我们也可以看出词是一种音乐文学,它的产生、发展、创作、流传都和音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而词所配合的音乐是“燕乐”,又叫“宴乐”,主要是北周和隋以来由西域胡乐与民间里巷之曲相融而成的一种新型音乐,主要用于娱乐和宴会的演奏,早在隋代就已开始流行。而配合燕乐的词的起源,也就可以上溯到隋代。根据宋人王灼在《碧鸡漫志》中的记载:“今之所谓曲子者渐兴,至唐稍盛”,我们也可以看出词是从隋代才开始兴起的一种文学形式。

虽然词的起源很早,但真正的发展高峰是在宋代,所以后人便把词看作是宋代最有代表性的文学,与唐代诗歌并列,从此就有了“唐诗宋词”的说法。在《全宋词》中一共收录流传到现如今的词作将近两万首,两万首的背后,是那个时代空前绝后的创作盛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词有四种分类方式,可以按照长短规模、音乐性质、拍节和词牌来源划分。

按长短可以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

按音乐性质可以分为令、引、慢、三台、序子 、法曲、大曲、缠令、诸宫调九种。

按拍节来分,常见的有四种:令、引、近和慢。

按词牌来源划分则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是乐曲的名称,比如《蝶恋花》,第二种是摘取一首词中的几个字作为词牌,比如《忆秦娥》这首词的开头两句就是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所以它的词牌就叫《忆秦娥》。又比如苏轼的《念奴娇》又叫做《大江东去》,因为苏轼最有名的那首《念奴娇·赤壁怀古》,开头第一句就是“大江东去”。第三种是词的题目。比如《渔歌子》咏的是打鱼,《浪淘沙》咏的是浪淘沙,这种情况通常是最常见的。

让我们把时光倒退一千年,无论从世界的哪一个角落看东方,最后的目光都会落在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大宋的都城开封。

那时的京城开封有数不清的画阁楼坊、酒肆勾栏,还有不绝如缕的管弦丝竹,曲曲柔婉,首首宛转。

虽然很遗憾,那些旋律我们今天听不到了,可那些唯美的歌词却被文字记录下来。

它们,就是宋词,一直传承至今。

有人说,读懂宋词,你就读懂了人间的悲欢离合。

说完了宋词的前世今生,我们再来说说豪放派宋词的特点和代表人物都有谁。

宋词基本可以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这两大类。我们先来说豪放派。顾名思义,豪放派的特点自然是气象恢弘,非同一般,就像一个豪爽的侠客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快意恩仇的活一生,就像李白在他的《侠客行》里写的一样“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黄庭坚

豪放派的词作在创作上视野广阔,词人们通常喜欢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和字法来写词,不拘泥于音律的束缚,像苏轼、黄庭坚、晁补之、贺铸等人都有这类风格的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秦观

“豪放”“婉约”的说法最早是在《诗余图谱》中看到的:“词体大略有二:一体婉约,一体豪放。婉约者欲其辞情酝藉,豪放者欲其气象恢弘。盖亦存乎其人,如秦少游(秦观)之作多是婉约,苏子瞻(苏轼)之作多是豪放。大抵词体以婉约为正。”这段话的大意是说词有豪放和婉约两种,婉约词的特点是辞情酝藉,豪放词是气象恢弘,秦观是婉约派代表,苏轼是后者代表。

豪放也是文学风格的一种,在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中就有体现,杨廷芝在《诗品浅解》中将“豪放”解释为“豪迈放纵”“豪则我有可盖乎世,放则物无可羁乎我”,意思就是气度超拔,不受羁束。

辛弃疾

豪放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苏轼、辛弃疾、叶梦得、朱敦儒、陆游等,相比于婉约派,豪放派诗词描写的场面更宏大,语言也更犀利,带给读者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

我们来听听这首词,是豪放词的千古名篇,也是一代文豪苏东坡的代表作,它就是《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那么作者是如何解析这首词的呢?开头她是这样写的:“这是一条什么样的大江啊?!千百年来,奔腾不息,如一条神州大地的血管,从遥远之地滚滚而来,又滔滔不绝地驶向了浩渺的东海。”

她的语言很通俗,但却写出了这首词的开篇气势。

接下来她以“多少英雄豪杰”开头,紧接着又具体地描绘了“芦荻丛里那些残船断戟”“陡峭的石壁是一把长长的利刃”“江山是一张最美的画啊!”,然后她又展开了更深入的细节描写---“遥想当年,风度翩翩的周公瑾,雄姿英发,豪气盈怀,拥着刚刚嫁过来的小乔,双手紧扣,眼里盛满无限温柔”,“那个头绾青丝巾的背影,手中轻摇着一把薄薄的羽毛扇,稳坐船首,先看了看天色,又瞧了一眼飘动的战旗”, 然后笔锋一转,又开始重新描绘诗人---“一位诗人手捻长须,神游在当年的赤壁战地。天依然蓝,风依旧吹,大江还是东去,似乎什么都没有改变,只是金戈铁马的声音,应付在岁月的码头,无迹可寻”。

最后她来了一个总结,把镜头定格在了这首词的核心主题中,“人的一生就像做了一场无法预测的梦啊,有时惊喜,有时悲伤。诗人双手举上一杯酒,对着江上的明月,然后慢慢地洒在地上。今夜,他会在月光下一醉方休吗?”

看到这样的描述,浮现在读者眼前的是一场电影,不同的人物和故事在轮番上演,不同的时空在转换,非常的有画面感,所以这样的解读别出新意。

苏轼的这首词借古抒怀,雄浑苍凉,将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令它被誉为“古今绝唱”。

那么当时苏轼到底是在什么情绪和人生境遇下写出它的呢?这首词是公元1082年,苏轼在谪居黄州时所写,当时他被贬到黄州当了个小官。那日他来到黄州城外的赤壁矶,壮丽的风景刹那间触动了他,因为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便是在这里发生的。苏轼回想起这千百年间一代代的英雄豪杰,他向来崇拜周瑜,于是第一个想起的就是他,三国时期的名将周瑜。他敞开想象力,想像他当年手里拿着羽毛扇子,谈笑之间就把曹操的无数战船烧成了灰烬。

世事像一场场轮回,不停翻转,时光易逝,我猜他那时应该是被灵感击中了,所以大笔一挥下,造就了这座豪放词的顶级高峰。

苏轼在词中追忆古往今来的英雄豪杰,感慨流年匆匆就像梦一场,梦醒之后,他想到现实中的自己,才年过半百却早早生了白发,满腔才华却无用武之地,空有一腔壮志,随大江东去。

苏轼的一生阅尽繁华,也历尽苍凉,不停地在天堂和地狱中徘徊。有趣的是,他每次因为仕途上的失意而写出的作品,往往都是惊才绝艳的旷世之作。

说完了豪放派,我们来说说婉约派宋词。

“婉约”一词,最早是在先秦古籍《国语·吴语》中看到的:“故婉约其辞”,意思是婉转驯服地言辞,婉约词的内容主要写男女情爱,离情别绪,伤春悲秋,光景流连,形式婉丽柔美,含蓄蕴藉。

宋末的沈义父在《乐府指迷》中标举的作词四个标准:“音律欲其协,不协则成长短之诗;下字欲其雅,不雅则近乎缠令之体;用字不可太露,露则直突而无深长之味;发意不可太高,高则狂怪而失柔婉之意”,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作词要音律和谐,用词典雅,不能太露骨,词作的意象也不能狂怪,这也是对婉约艺术手法的一个总结。

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有柳永、张先、晏殊、晏几道、欧阳修、秦观、周邦彦、李清照等等。其中两人特别有名,今天我们来重点说说,一个是柳永,另一个是女中豪杰李清照。

柳永是个很有趣的人,他是北宋第一个专心写词的词人,原名三变,在中国作词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多数文人一样,柳永最初也是有进入仕途的愿望,可惜他多次赴京赶考都落榜了。

关于他,有件奉旨填词的趣事不得不提。他骨子里是个性情中人,所以考试落榜便写了一首词《鹤冲天》: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变,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这首词很酷,也很狂。大致意思是说,我考不上进士做不成官,又有什么关系呢?只要我有才能,我就是一个不穿朝服的官吏,要那些虚浮的名声有什么用,还不如把它换成喝酒、唱歌、作词的生活呢!

其实,他当时只是想发个小牢骚,但这首牢骚词却出名了,就连当时的皇帝宋仁宗都知道了。

宋仁宗一听火了,永远记住了这首词和柳永。没过几年,柳永又参加科举考试,这次好不容易被通过了,等录取的名单放到了皇上面前,宋仁宗看到了他的名字觉得有些熟悉便问身边的太监:“这个柳三变是谁?”

柳永纪念馆

太监回答:“这个柳三变就是所谓的‘白衣卿相’呀!陛下不知道呢,连西夏国的人都在说有人居住、有井水的地方就有人唱柳三变的词呢!”

宋仁宗冷笑,“他不是说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吗?那就让他去喝他的酒、填他的词!还要求功名干什么?”于是,他就把柳永的名字一笔勾掉了。

柳永在仕途上又一次遭受了严重的打击,这一次,他选择借酒浇愁,寄情于吟诗作词。而那些酒楼里的歌舞名妓总是能够安慰陪伴他。

柳永有很多脍炙人口的词作,我们今天想到他,会想起他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无悔相思,会想起他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的寂寞彻骨,会想起他的“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的江南风光······

其实柳永也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他大力创作慢词,将敷陈其事的赋法移植于词,还充分运用俚词俗语,独树一帜。

柳永之外,还有一个婉约派大家不得不提,那就是李清照。说到她,我们都会想起她“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满腹愁思,会想起她“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少女娇羞,会想起她“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的灵动俏皮,还有她晚年“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悲凉。

李清照的第一段婚姻生活很幸福,她和丈夫赵明诚是灵魂伴侣,感情深厚,他们每天一起吟诗作对,夫唱妇随,是名噪一时的“诗词夫妻”。然而李清照婚后不久,丈夫便“负笈远游”。

李清照感到十分寂寞,她对远行的丈夫充满着思念。那年是崇宁二年(1103年),又到了倍思亲的重阳节,她写下了一首广为流传的婉约词。

这首词就是《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也是她的代表作品。传说她将这首词寄给赵明诚后,惹得她丈夫比试之心大起,三天三夜没睡觉,作了一堆词,却没有一句能胜过李清照的《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作者是如何解读这首词的呢?

开头她写“从一片落叶的脉络里,可以找到关于秋天的消息”,开头就把我们带入了秋风萧瑟的氛围中。

紧接着,她写“九月九日,又是重阳佳节,空气里布满了茱萸的味道”,点明时节。

“想起黄昏,一个人来到圃园,一边赏花,一边饮酒,一边吟诗”,这一句描述,所有的孤单寂寞都拂面而来。

“谁说凄凉的秋景不会叫人黯然神伤?落木萧萧花满地,西风瑟瑟摇珠帘。窗台下,那个孤单的背影,比凋谢的菊花更清瘦!这个深秋,思念是一种刺骨的痛,让一生,都不会忘记”。这段总结,写尽了李清照东篱把酒黄昏后的落寞,写出了一种凄凉寂寥的氛围,也表达了李清照对丈夫无穷无尽的思念孤独。

作者的笔触十分细腻,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绝美的重阳怀人画卷。

我们在作者的描述中,梦回大宋,回到那个重阳节,和李清照一起把酒看黄昏,醉卧菊花间。

说到这儿,今天的内容就聊得差不多了,下面来回顾一下今天为你分享的内容。

首先,我们讲述了宋词的前世今生,它为什么能和唐诗并立,其次,我们介绍了豪放派宋词的特点和代表人物都有谁,我们主要讲述了苏轼和他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最后我们讲了婉约派宋词的特点及代表人物,重点讲了柳永和李清照,他们二人是婉约派的杰出代表。

五哥读书,每天一本好书精读。和我一起,精进学习,自我迭代。

本文由董浩读书app创始人、《粉丝经济学》作者吴高远先生(网名五哥)原创撰稿。感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