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夏秋 盛超 张艳):在中国湖南省安化县,至今仍保留着一条茶马古道——以马帮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间国际商贸通道。产自这里的黑茶曾是重要的商品,通过连贯欧亚大陆的"万里茶路",销往西北边疆直至欧洲。中欧地理标志协定3月1日起正式生效,安化黑茶就在首批100个受保护产品名单之列。

"入选成为欧盟认可的中国地理标志品牌,说明中欧各界对安化黑茶的品质和市场影响力是认可的。"谈起家乡的黑茶产业,来自湖南安化的全国人大代表肖又香难掩激动的心情:"安化曾经是国家级贫困县,黑茶产业是我们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全县15万贫困人口中,有10万因茶脱贫。2018年两会,我提出的将安化黑茶打造为全国现代农业化产业园的建议被采纳了。我们现在有茶园36万亩,2020年茶叶年加工量9万吨,综合产值达到230亿元。"

地理标志产品的调研和申报工作历时五年多,肖又香也全程参与其中:"我们已完成8个国家标准和17个省级地方标准的发布实施,安化黑茶质量检验检测中心也投入运行。从茶园到茶杯都有了严格的标准。"

在中国,一些地理标志产品原产于经济欠发达地区。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国际投资研究部主任刘英奎认为:"中欧大规模互认地理标志,将加快中国农村现代化进程。将更多贫困地区农副产品引领进入国际市场,能让落后地区产业融入全球产业链,参与国际分工,继而会将更多国际先进的科技、种植理念和管理方式引入农村地区。"

中欧地理标志协定是中国对外商签的第一个全面、高水平的地理标志协定,各275个地理标志产品纳入保护,涉及酒类、茶叶、农产品、食品等。刘英奎指出,将来,双方更多优质特产将进入彼此市场,不仅中欧消费者能买得放心、中欧企业权益会得到更好的保护,更有利于促进双方农产品贸易和经贸关系发展。这是一场互利共赢的合作。

"2020年,中国首次成为欧盟最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6495亿美元、疫情中逆势增长4.9%。双方投资信心不减,欧盟对华直接投资57亿美元,中国对欧直接投资47亿美元",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会长高燕在接受总台记者采访时说,"中国欧盟商会最新的调查显示,超过60%以上的欧盟企业表示愿意在中国增加投资。这些都充分彰显了中欧经贸合作强劲韧性、旺盛活力和光明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