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健康热点关注!

近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会。在卫生健康方面,参会的代表们提了多条建议,整理如下:

No.1

建议删除执业医师法中的“执业地点”

“我建议将执业医师法中的‘执业地点’删除,应该允许医生多点执业,以此弥补基层医院技术薄弱的问题,改善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疾控中心健康教育所副所长何琳告诉记者,2014年,原国家卫计委等五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和规范医师多点执业的若干意见》放开了多点执业,但实践中仍存在约束,执行效果并不明显。

何琳代表说,如今优质的医疗资源越来越集中在大城市大医院,基层医院留不住医生,也招不来高学历的医学生。因此,很多人生病时,害怕小医院医疗水平不高,都跑到大医院看病,出现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放开多点执业,对基层医院来说,可以更多地邀请专家前来诊疗,在现场教学中提高本院的医疗技术水平;对老百姓来说,不再奔波到大医院就能挂到专家号,可以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对医师来说,合理的流动能促使医务人员钻研业务,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并凭借医术获取合理报酬。”何琳代表告诉记者,修改执业医师法,放开多点执业,可以取得“三赢”的效果。

No.2

建议对精神医学专业学生免收学费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卫生健康委主任段宇飞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尽管近年我国精神卫生体系建设取得长足发展,但目前总体资源仍十分有限,财政投入相对较少,精神卫生知识普及率较低,公共精神卫生服务尚无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心理服务需求。

对此,建议首先要完善公共精神卫生体系,打造专业公共精神卫生机构、二级及以上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三位一体”的防治机制。三级医院要设置精神心理专科病房,二级医院要设置精神心理科门诊,有条件的基层医疗机构开设精神心理门诊,为患者提供全面、连续、主动的健康管理。同时,要加强精神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在待遇、职业前景上给予优待。支持和鼓励更多高校加强精神医学专业建设,对招收的精神医学专业学生免收学费等。此外,还要加快推进基层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机构建设,逐步实现县区和镇街全覆盖,并按照每名社工服务50—100例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配置精神康复社工。

No.3

将医保内罕见病药品纳入门诊报销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研究员、教授丁洁:建立社会慈善机构和社会互助组织与政府的基本医保体系相对接的工作机制,确保善款和救助资金有序连接医保支付体系;将特药和罕见病谈判药品纳入门诊特殊病种用药,确保患者无需住院、在门诊可以获得药品;且报销比例等同于门诊其他特殊病种的药品保障水平。

丁洁强调,因为罕见病保障的特殊性,应当给予地方更大的政策空间和自主权先行先试。希望设立罕见病专项科研基金,学者可自由竞争申请,促进新想法产生、落地。

No.4

加强疫情常态化防控下肿瘤防治工作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院长,主任医师、教授季加孚:建议大力发展在线就诊信息化系统,通过利用在线提交检查报告、视频问诊、电子处方等方式,尝试物流快递药品结合现场取药,避免患者长时间奔波,将现场就诊的号源留给初诊或复发的患者。在全面实行门诊预约挂号的基础上,每天增加一定数量的在线就诊放号,满足肿瘤患者的就诊需求。

建立国家医保数据系统与国家肿瘤登记平台的互联互通对接机制,减少各省与省级医保部门沟通成本,实现医保数据整体社会效用最大化。

No.5

在医院全面推行强制安检制度

针对不时发生的暴力伤医甚至杀医案件,全国人大代表丁列明向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提交《关于加快在医院全面实行强制安检的建议》。“从既往案例中可以发现,暴力伤医的犯罪分子往往有较深的主观恶性,有预谋,并持有准备好的器械。建立安检制度,在医院入口或重点区域入口进行检查,可有效拦截被禁止、被限制携带的危险物品。”丁列明说,我国机场、铁路、车站等公共场所已全面实现强制安检,同样作为人流量大的公共场所,在医院开展强制安检在先例上、法理上都有据可依。

来源 : 北京日报、检查日报、央视新闻、健康报等(本文内容及图片来源网络,版权或知识产权归原创者所有。除非无法确认,“医务之声”都会标 明作者 及出处。本 平台选用仅用于科普,不作任何商 业用途。如有侵权烦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删除并表示歉意。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