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关灯、上床

窝在被窝里玩手机

不知不觉就到了凌晨

这是不是你的日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长期在黑暗中玩手机

造成的可不仅仅是近视问题

还有可能诱发青光眼

造成不可逆转的致盲风险

今年3月7日至13日是“世界青光眼周”,今年的主题是“视野不丢,生活无忧”。我国青光眼人群已超2000万,什么是青光眼?哪些因素导致青光眼?如何预防青光眼?

“青光眼是一种以眼压升高为主要危险因素,可造成视神经损伤,进而视野缺损视力下降,甚至导致失明的疾病。”浙大一院眼科副主任、青光眼专业组负责人汪晓宇主任医师介绍,青光眼是位列全球第一的不可逆致盲眼病,团队近期就救治了一位因不重视疾病而左眼失明、右眼几近失明的患者。

左眼失明,右眼差点看不见

41岁的他在浙一保住希望

绍兴的洪先生(化名)今年41岁,正值壮年的他却在两年间不断经历人生的至暗时刻。

“我两年前就在我们当地医院查出青光眼了。”洪先生告诉我们,当时两眼视力尚有0.7,觉得没大问题,再加上家庭经济困难,就没有手术。原来,他的妻子是聋哑人,在家务农,没有工作收入,他自己务工一年收入也只有3万多,作为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当时他放弃了手术,选择滴眼液治疗。

但对青光眼的严重性,洪先生始终没有引起重视,这两年由于用药不规范,他每次复查的眼压都高于正常值,达到了30-40mmHg,一年前左眼因此完全失明,失去治疗机会,右眼视力也仅剩0.3。

今年春节刚过,洪先生就感觉右侧头痛欲裂,右眼也胀痛难受,在当地医院经保守治疗无效后,紧急来到浙大一院眼科中心就诊。

“他是在父亲的搀扶下走进诊室的。”汪晓宇主任医师仍记得接诊时的场景,洪先生仅剩下手动视力,也就是将手指贴在眼前他才能勉强数清楚手指,甚至一度测不出右眼眼压,“他这次右眼是急性发作,病情非常严重,如果不紧急救治的话,他的右眼视力也将丧失,这对家庭来说将是巨大灾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视野检查结果,黑色表示视野缺损,正常人应该为全白

“医生,我做手术,您一定要保住我的右眼,我不能瞎的。”此时,洪先生是完全慌了神,他一心想要保住自己的右眼,他不能倒下,他的背后还有一个家庭。

完善了一系列眼科检查以及术前检查后,洪先生被收治入院,汪晓宇主任医师为他进行了抗青光眼手术,术后第一天,右眼眼压就降到了15mmHg,术后第二天眼压10mmHg,视力也恢复至0.3。

“以后一定要记得定期复查,规范用药,右眼视力还是能够控制住的。”康复出院前,汪晓宇主任医师反复叮嘱洪先生。

偷走视力的“小偷”

出现这些症状要警惕

大家都听说过高血压,但高眼压并不是每个人都知道。其实,眼压和血压一样,对我们的健康影响重大。

眼压是由于房水、晶状体、玻璃体三种眼内容物对眼球壁施加压力形成的。正常眼压存在一定波动性,视神经血管会根据眼压高低,通过血管自动调节功能来维持恒定的血液供应,但当眼压升高时,血管的自动调节功能就失效了,视神经血液供应明显减少,对眼睛造成病理性损害,另一方面,高眼压会“压死”视神经,损伤神经节细胞,造成视野缺损和视力下降。就像一只气球,眼压就是里面的气,有了气的对球壁施加压力,气球才能鼓起,如果气少了,球就瘪了,如果气太足,就可能随时爆裂。

那么,哪些人需要特别注意青光眼的发作呢?

首先是本身眼球结构偏小的人,通常前房较浅、角膜偏小、晶状体偏厚、房角狭窄,易导致眼压升高。“这里的眼球小并不是我们平常肉眼所见的‘小眼睛’,而是指经过专业检查,眼轴较短的人。”汪晓宇主任医师解释,前文提到的洪先生就属于自身眼球结构偏小的人。

除此之外,有青光眼家族史、高眼压患者、高度近视或远视度数较大者、有眼外伤或眼科手术史、长期服用皮质类固醇激素者、患有某些基础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镰状细胞贫血、低血压)等也属于高危人群。

青光眼常被称为偷走视力的“小偷”,这不仅仅是由于其对视力的不可逆打击,更在于其发病表现的迷惑性。

很多青光眼早期没有明显症状,不易被人察觉,患者常常表现为眼胀眼痛、鼻根部酸胀、雾视和虹视等症状,容易误诊误治,只有急性的眼压升高诱发急性青光眼,才会出现眼胀、恶心、视力急剧下降等明显的表现。如果出现下面这些症状,请务必警惕!

看灯光周围出现七色的彩圈或晕轮;

喝完水 15~30 分钟后出现眼胀头痛;

老花镜需要频繁更换;

两眼的视力出现明显差别;

目视正前方时感到余光所见的范围明显缩小,就像从望远镜里看东西;

近视有进行性加重的感觉,并伴随着头痛、恶心、呕吐。

青光眼防治重在“三早”

日常生活中需要这样做

尽管青光眼这“小偷”诡计多端,但作为眼睛“卫士”的眼科医生可不会任由它胡作非为,提高青光眼的检出率是防治关键,注重日常体检中的眼底视神经检查或到眼科测量眼压,做到青光眼早期筛查,实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青光眼虽不能治愈,但积极的治疗可以控制病情,“手术绝不是一劳永逸的,青光眼患者一定要终身复查、定期随访、规范用药。”汪晓宇主任医师表示,治疗的目的是降低眼压、保存视功能,就像今年的宣传主题说的,只要“视野不丢”,便能“生活无忧”。

除了高危人群,日常生活中,体位改变、用眼过度、情绪焦虑、吹奏乐器、长时间屏气、一次性大量饮水、上衣领过紧等都会引起眼压波动,因此专家建议做到以下几点。

保证充足睡眠,劳逸结合,维持眼压正常水平;

足量、分次饮水,正常人一口气喝500毫升水,眼压可能升高3-5mmHg,而青光眼患者则可能升高6-8mmHg;

避免久留暗室,长期在黑暗环境中玩手机、看书都会引起眼压异常,成为高危因素;

避免倒立等体位改变以及长时间屏气;

适当适度的体育锻炼,可降低眼压,增加视神经供血。

此外,正常人35-40岁阶段至少进行1次全面的青光眼检查,40岁以后每隔2-3年检查一次,50岁后每隔1-2年检查一次,60岁后每年检查一次。前文提到的高危人群,每年至少需检查一次。

最后要强调的是,如果出现任何眼部不适症状,一定要主动到正规医院的专科医生处就诊,不可拖延不治、讳疾忌医!

来源:浙大一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