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两会报道组 张志伟

全国政协委员、青海省统战部部长公保扎西对三江源、祁连山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有着浓浓的挚爱。去年两会,为了进一步推动三江源、祁连山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保护和建设,公保扎西携“建立三江源、祁连山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和建设长效机制”的提案上会。今年“两会时间”,公保扎西提交了“关于支持三江源地区建设生态保护区绿色通道和生物多样性救援大通道”的提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0年两会期间,关于“建立三江源、祁连山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和建设长效机制的提案”,得到了有关部委的积极响应,很快就给出了明确的书面回复。公保扎西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称,“在提案中关于‘推动青海三江源三期、祁连山二期工程规划上马的提案’,有关部委在书面回复中称,正会同有关部门编制《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生态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建设规划》,在此规划中将充分吸收提案的有关意见和建议,对青海省编制的三江源三期、祁连山二期工程规划中符合国家规划的,要积极吸收。对于‘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长效机制的提案’内容,回复中称将持续加大对三江源、祁连山地区生态保护和修复支持力度。”

公保扎西的提案掷地有声,对三江源、祁连山生态区具有重要意义。

青海省在全球生态系统中具有独特和不可替代的地位,公保扎西对《证券日报》记者称,“青海省地处‘三江之源’、‘中华水塔’的腹地,是高原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重要的生态功能使其成为我国乃至东南亚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

公保扎西称,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入,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提出及实施对于三江源地区生态保护有着更高的要求,在三江源地区建设重要生态保护区绿色通道和生物多样性救援大通道(以下简称“两通道”),对生态保护建设、濒临灭绝生物救援、有害生物防治和疫源疫病、防灾减灾、防控监控、紧急救援、巡护便捷通达及公园内群众出行条件改善等都具有现实意义。

“随着自然保护区保护管理实践的不断深入,协调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民生改善的矛盾积累日益突出,直接关系涉藏地区长远发展的重要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以及涉及民生改善、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和实施乡村振兴的关键项目,因自然保护区严格管控而难以落地实施。”公保扎西进一步分析称。

据悉,青海省认真践行“两山”理论,深入贯彻“三个最大”重要省情指示,牢牢把生态保护政治责任扛在肩上,以“生态立省”为战略目标,坚持生态保护优先,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已经走在全国前列。

虽然经过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一期与二期工程,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表现出“整体持续稳定,局部好转与局部退化并存”的态势,但生态环境质量与生态系统功能还待完善和提升,区域生态环境未达到理想状态,生态保护与建设成果需不断巩固,现有的生态保护与系统管理举措与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还有较大差距。

“这些差距主要表现在现有简易通道通行能力差、随意通行导致的区域形成多条便道,严重破坏三江源生态环境,实施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生物多样性检测和野生动物临时救援基础设施、科考、公园内群众脱贫攻坚成果巩固等实际需要的交通通达性不足。”公保扎西称。

青海省有三江源等11个自然保护区、面积21.78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30.2%,约有30万原住民生活在保护区范围内。根据实际情况和现场勘探,结合青海省公路规划情况,计划在三江源地区建设重要生态保护区绿色通道和生物多样性救援大通道共计22条,里程3170公里,资金匡算约380亿元,通道覆盖海南、果洛、玉树3州14县70乡镇,约23.6万人受益。其中,重要生态保护区拟建设绿色通道9条,里程约1100公里,促进生态保护修复、基础监测和研究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救援提供主通道支撑,兼顾巡护执法;拟建设生物多样性救援大通道13条,里程2070公里,该通道考虑以满足服务能力为前提,对现状公路适当改建,主要服务保护区、国家公园区域管护、原住居民生产生活,保障保护区生物多样性救援、巡护执法、打击犯罪、科考研究、监控监测、防灾减灾等交通需要。

为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地区积极探索生态保护和民生改善共赢之路。公保扎西建议国家层面对三江源涉及自然保护区道路等关键性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给予明确指导,结合青海省三江源、祁连山、青海湖等自然保护区面积大、推进群众生产生活和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任务重的实际,从国家顶层设计着手,启动《自然保护区条例》修订工作,为重要基础设施等改善民生项目的建设留有空间,以彻底解决自然保护区管理与民生项目实施难以协调的问题。

(编辑 张明富 乔川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