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未来,在这些领域,中国企业大有可为!】

正在进行的两会,中国企业家高度关注,从中探寻中国经济的发展脉络,把握企业的发展方向。开幕会上,李克强总理就新一年的各项工作、未来五年的发展规划、乃至2035年的远期目标,做出部署安排,助力市场主体青山常在、生机盎然。

这一系列经济发展任务书、路线图和时间表,统筹全局,谋划长远,犹如在中国改革良田上驰骋前行的播种机,播撒下希望的种子,激发出春天的生命力。

一、科技创新的两个激励,迫不及待

总理强调,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设国际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增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带动作用。可以这样说,中央政府将运用市场化机制激励企业创新。

一是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鼓励领军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拓展产学研用融合通道,健全科技成果产权激励机制,狠抓创新,强化创新激励,在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方面发挥支柱带动作用。二是对科技项目与科技人员上,直接提出改革科技重大专项实施方式,推广“揭榜挂帅”等机制。

可以期待,从2021年起,中国企业技术创新将进入历史上最为兴盛的年代。

二、优化产业链供应链,大中小微企业组建新链条

总理提出,优化和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实施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发挥大企业引领支撑和中小微企业协作配套作用。

可以预料,重构产业链条,由二元经济结构向一体化协调发展转变,实现“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释放国内需求的过程,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自主可控能力。

十四五期间,将出现一个新现象:围绕重点产业链、重大投资项目,打通堵点、连接断点,形成上下游、产供销、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的局面,以加强要素保障,保证各类商场、市场和生活服务业正常供给,畅通产业循环、市场循环、经济社会循环。

三、混合所有制改革,进入深层次矛盾解决阶段

总理在讲到国企改革时强调,除了深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的表述,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也是国企改革内容中的重要一环。

深化,意味着很多深层次问题要化解。混合所有制改革重心由“混”向“改”转变,是“三年行动”与“十四五”规划改革焦点。

整体上,“十四五”期间,在多数国企混改的阶段性任务完成的基础上,重点将转入市场化机制改革,积极稳妥分层分类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特别是要推动混合所有制企业深度转化经营机制,充分发挥非国有股东的积极作用。

对混合所有制企业,探索建立有别于国有独资、全资公司的治理机制和监管制度,包括在“十四五”期间,大力推动国有企业上市,推动集团公司整体上市,加大市场化并购上市公司力度,推动国有资产向上市公司集中,使上市公司成为国有企业主要组织形式和管理资本的重要载体。

四、能源、交通、电信行业加快向民企放开

总理提出,要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更大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在落实助企纾困政策的同时,加大力度推动相关改革,培育更加活跃更有创造力的市场主体。

总理特别强调,要用改革办法推动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推进能源、交通、电信等基础性行业改革,提高服务效率,降低收费水平。允许所有制造业企业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

可以预计,竞争性业务将全面推向市场,从竞争性环节开始,实行公益性业务分类核算、分类考核上势必得到重要推进。比如电力、石油天然气、电讯、铁道、航空与公共事业这六大板块的更多业务将更快走向市场,向民企开放。

五、弘扬企业家与工匠精神,以精工细作提升中国制造品质

总理提出,弘扬企业家与工匠精神,加强质量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实施质量提升行动,促进产业链上下游标准有效衔接,以精工细作提升中国制造品质。

“工匠精神”曾经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成为各界热议的词。现在再次强调“工匠精神”,背后折射的恰恰是中国经济转型逻辑。制造业从科技创新手,最终还是靠人。精工细作、精益求精,工匠精神将是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制造品质,改变粗制滥造的重要环节。

总之,对中国企业家来说,这是一个特殊的季节,收获,再播种;抵达,再出发。实现一个个曾经的目标,又向下一个远方迈进,正是在这样的攀登中,我们一步步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山巅,而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企业家传递给世界的,是一份自信和笃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