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场聆听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后,浑身充满干劲,报告里的字字句句都讲到了农民的心窝里。”全国人大代表、河南辉县市张村乡裴寨村党支部书记裴春亮说。

位于太行山南麓的河南省辉县市张村乡裴寨村,曾经是土薄石厚、干旱缺水的省级贫困村。2005年,裴寨村换届选举,乡亲们把希望寄托在率先脱贫的农民企业家裴春亮身上,在他的带领下,乡亲们一起架桥修路、打井引水、创办企业,走出了一条脱贫攻坚、共同富裕的好路子。

持续延长产业链

小红薯有大作为

太行山红薯资源十分优越,可如何将红薯变成产业?裴春亮想到了建设食品产业园的方法。在他的带领下,当地通过“公司+农户”模式,进行了一场“红薯革命”。

“我算过一笔账,红薯本身是商品,加工成淀粉也是商品,淀粉做成粉丝、粉皮、粉条还是商品,红薯粉条加工成酸辣粉,价值就更高了。”裴春亮说,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他们通过建设食品产业园,搞起了“红薯革命”。如今,裴寨村生产的酸辣粉等薯品畅销全国,还卖到了韩国、越南、菲律宾等。

裴春亮表示,在现有食品产业园基础上,他们还将持续延长产业链,实现红薯从育苗、种植、采收,到研发、生产、包装、销售一条龙,全产业链发展,做好做透红薯文章。

同时,为了解决“酒香也怕巷子深”的难题,裴寨村还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目前正在建设3期裴寨村电商大厦,帮脱贫群众开设淘宝店铺,并免费培训,村民可以选择与电商公司合作经营、自营,或者享受店铺分红,这样不仅可以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还实现了脱贫群众持续、稳定增收。

建设服装产业园

工作就在家门口

过了元宵节,不少地方的村民便要离开家乡,到大城市打工。而如今的裴寨村,已经实现了家门口完全就业、充分就业。

裴春亮说,这主要得益于裴寨村积极响应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号召,抓住身边的一切资源,走出去,请进来,在家门口创办企业促就业。

在裴春亮看来,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产业是根本,有了这个“业”,乡亲们才有源头活水。他带领村干部马不停蹄地全国奔波,上门招商,去年从上海引入两家服装企业,并建设了村里的服装产业园一期工程,带动就业1000多人。

“今年服装企业的上海总部又给了我们30万套纯手工缝制羊绒大衣生产的订单,这可是村里面的大喜事。”裴春亮说。

建议加大技术支持

促进农业农村发展

今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也是决胜全面小康之后,迎来乡村振兴的关键之年,如何开好局、起好步,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裴春亮说,裴寨村第四个“五年规划”(2021—2025)将全面启动,重点围绕乡村振兴“量身定做”,共有10项具体目标任务,涉及村里的产业、生态、乡风文明等方方面面。他希望,借助乡村振兴的春风,让农村富起来,让乡村美起来,让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裴春亮建议,实施乡村振兴,国家要加大农业方面专家、技术人员向农村汇集,鼓励他们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发挥所长,把所学转化为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的生产力,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惠农成果。

郑州全媒体·郑报融媒记者 赵柳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