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均衡的营养。

3月初,成都出现了这么一家幼儿园,被曝打着“国学”和“传统”旗号,在孩子的饮食上“采用全素饮食方式”,引发网友热议。当地教育部门表示,目前已经成立调查组开展调查,后续会向社会公布调查结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月5日,《关于德音学堂幼儿园膳食供应的调查情况》称,涉事幼儿园未供应肉类动物性食物,调查组已督促该园按规定改进膳食供应。

  1. 真假国学、全吃素一定好?

不吃素未必是真国学,但吃素肯定都是假国学。《论语·乡党第十》里有这样的记载: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也就是说,撇开随便吃吃的时候不谈,在儒家礼制的体系内,高规格的食物,有肉。

而作为儒家的另一部经典,《孟子·梁惠王上》中也有类似的记载: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也就是说,在儒家的王道思想里,让70岁的老人都能吃上肉,那这个社会太棒了。

最令人不解的是,上面这段《寡人之于国也》在很多个版本的教材中都有出现,它不是个冷知识。怎么可以把素食和国学联系在一起,实在是感觉非常无奈。

对幼儿来说,全素食肯定是不够的,中华传统的饮食总纲在《黄帝内经·素问》之“脏气法时论”中已经说明了:“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虽然五谷是最基础最主体的部分,但其他部分都是有助益有补充作用的,就好像养花一样,疏松透气的土壤是主体,肥料是助益,虽然分量不同,但都是花草需要的。

我不懂营养学,也不知道哪些食物具体含有什么元素,我只知道一个朴素的道理:一日三餐,食物应该尽量多样化,全素食或者全肉食都是不合理的,也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些家长可能认为,在幼儿园吃一两顿素食没关系,回家或周末休息再给孩子补充肉类就行,但我认为,营养均衡是需要从每天每顿饮食中获取,不能一餐不吃,一餐猛吃,这样打破平衡,也不利于孩子的肠胃吸收,很容易生病,影响孩子发育。

素食,不适合幼龄孩子

素食是一种饮食方式,对于成年人来说,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只要自己愿意,都是值得尊重的。但是对于正在发育的孩子来说,只吃素营养能跟得上、孩子能健康成长吗?而至于这样的幼儿园能够“大条道理”地存在,当地的教育部门又是否存在失职呢?

根据《中国居民饮食指南2016》,学龄前儿童每天应当摄入充足的谷薯类、肉蛋类、奶豆类和果蔬类食物。可供参考的饮食为每天乳制品350-500克,蔬菜200-300克,水果和谷类各100-150克,肉类50-105克以及其他品类食物适量。

说到底,吃什么是每个人的自由,但在孩子还小无法做选择的时候,幼儿园、家长就将自己认可的生活方式强加到孩子身上,并不妥当。荤素搭配,粗细结合,提高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加强身体锻炼才是正解。

在遵循素食原则上要注意,一些营养素比如维生素B12和维生素D,几乎只存在于动物来源的食品中。如果遵循“纯素”饮食,容易增加蛋白质摄入不足、缺乏钙、铁、锌、omega-3、维生素B12和维生素D的风险。

维生素B12作用在眼睛,主要是维持人体眼睛正常视觉,缺乏了后会引起视力减退、夜盲、眼睛模糊发干,甚至干眼病,严重会引起角膜病变。还会引发皮肤会干燥、严重脱发、易感冒,且嗅觉和味觉下降导致食欲减退,小儿会生长发育受到阻碍,严重者会出现失眠、烦躁、易怒。

维生素D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可以促进钙、磷的吸收和调节机体免疫功能,而当一旦缺乏,容易患骨质软化症,儿童易患有佝偻病、发育不良等。

成人发育完毕,且可以通过营养调节补充缺失的元素。孩子正在发育期,引导孩子吃素,这是对孩子成长的极端不负责任,甚至是变相伤害。

写在最后想说的话

我个人不是纯素食主义者,非要说素食好,那可能多少是精神方面的信仰,对于身体来说肯定是食物越全面搭配越好。膳食指南就已经告诉我们,蛋奶肉油蔬菜等的搭配要合理,特别是小孩子,年幼时身体需要各种营养素,非要讲究素食,恐得不偿失,个人觉得,大人也没必要在自己的小孩还年幼时,强把自己的信仰加给他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网友反应成都也还有其他的素食幼儿园,全国至少有一百多家,光是北京就有十几家。应该关注的是“素食幼儿园”、“让孩子素食”这种现象,而不仅仅是引发关注的那一家。

孩子那么小,全是素食,这样会对孩子的身体带来很大的影响的。不是说素食就是绿色的,很多东西都讲求一个平衡,不管是蔬菜,又或者是肉食都要讲究一个平衡,身体不可或缺的蔬菜又或者是其他方面的微量元素。所以说,不管做什么都不要过于片面,还是要讲究一个平衡,希望该幼儿园尽快改进吧,然后给孩子一个更好的环境。

给身边有需要的朋友看一看!

看完文章觉得小龙虾写得不错的,记得帮忙点赞,点一下下方的“推荐”小火箭!感谢阅读,祝大家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