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找到正确的位置,家长也找到正确的位置,我们的教育改革才能够成功。”

——李明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明新

北京市特级校长

北京小学校长

当下,基础教育的生态环境在一定程度上被破坏了。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孩子被各种培训班包围,甚至出现人人上培训班、天天上培训班、排队上培训班的怪现象。

客观讲,家长虽然认同全面发展、尊重差异等理念,心里还是望子成龙、盼女成凤,一些家长的思维逻辑是:抢跑、抢学就能抢占优质资源,校内学加培训班就能提高学习成绩。政府及相关部门为了给学生营造健康的育人环境,在治理教育乱象上出台了许多办法,但问题仍然比较严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广大家长还没有积极支持并行动起来。

因此,要恢复良好教育生态,家长的协同行动是非常关键的。家长怎么“协同”行动呢?

首先,增信任、增定力、增耐心。这些年,党和政府一直在想尽各种办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各种改革密集出台。学校和教师也在进一步深入研究学生的成长,摸索教学的规律,提高教学的质量。增强对他们的信任感,家长就会使自己的育子行动更加理性。同时,增强了信任度,也会增加自己的定力。不管别人怎么说,家长能够冷静、客观地分析自己的孩子。回归了正常、理智的家庭教育,家长就要耐心扶植孩子的成长,不急躁,不急于求成,这是对家长的考验。考验不住,家长很难协同育人。但是,如果咬牙挺住了,将来回过头来,家长会认识到自己这样做是正确的。

其次,抓兴趣、抓自主、抓课内。不盲目上培训班,家长并不是没的可抓。抓什么?一是抓学习的兴趣,鼓励孩子克服学习困难。要发现孩子感兴趣的学科,发现孩子的特长,激励他,发展他,让孩子有成长的自信。无论是小学生还是中学生,激发兴趣,点燃求知欲,才是学习的关键,才是减负的关键。二是要抓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把从抓成绩变为抓良好的习惯、自律的品质、认真的态度上来。去年防疫期间的居家学习,考验的就是孩子自主学习能力、自我管理的程度。三是要抓学习重心的视角转换,教育孩子重视提高课内学习的质量。千万不要让孩子形成依赖课外培训班的思想。在提高课堂质量方面,近几年学校和老师都在做积极努力,课程是经过专家深入研制的,课堂是经过老师精心设计的。因此,家长应该适时给孩子提出要求,提高四十分钟课堂学习的效率。否则,课内不积极,课外更消极。

最后,重身心、重品德、重劳动。家长要重视孩子身体素质的提高、积极心态的形成、道德品质的培养。这本来是家庭教育的“长项”,千万不要丢掉。为什么有的孩子越来越不听话,越来越不爱学,越来越散漫和逆反?其实跟家长忽视身心健康成长有很大关系。家长还要重视让孩子参加必要的家务劳动和社会劳动。千万不要认为劳动耽误了学习。它会使孩子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让孩子在劳动中获得快乐。劳动使孩子更加懂事,提高生活的能力,增进亲人之间的感情,并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如果这些家长都能做到,就是在与当前的教育改革“协同”一致,我们的教育生态一定回归常态。学校找到正确的位置,家长也找到正确的位置,我们的教育改革才能够成功。到那时家长会发现孩子不但没有落后,反而学得更生动、更积极、更自主、更有效。

策划:王小艾

编辑:苏珊

编审:郝彬

终审:王宇 苏金柱 鲍丹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