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已平安归来,开启工作模式。

荣誉属于过去,美好需要开创。

2月26日早上8点59分,

刚回到肇庆家中的刘晓林

在朋友圈更新着他最新的动态。

在这前一天,

他参加了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

并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的荣誉称号。

更多阅读☞

在朋友圈更新日记是刘晓林的习惯。2013年,微信兴起,刘晓林也跟上用朋友圈记录生活的热潮,开始定期发布自己的扶贫日记。他事无巨细、质朴情真的文字,让不少好友都常常“求更新”。

他的朋友圈日记到底有多好看?

今天,

我们就一起翻看一下,

收获平凡中的感动吧~

四年,骑行20000公里

2005年12月,

刘晓林便走上了驻村扶贫路,

一做就是十几年。

那时的他还不太会骑摩托车。

2016年5月,

他成为德庆县凤村镇新生、禄村、

棠下等三个村委会的驻村工作组组长。

四年多来,

他经常骑着摩托车穿梭于三个村中,

里程已达20000公里,

摩托车驾驶技巧越发熟练。

扶贫,没有上下班

“扶贫工作是没有上下班的”,

刘晓林经常要从一大清早忙活到晚上。

虽然会被好友催更,

但发布日记的时间只能一次次延后,

有时到了凌晨时分,他才有空更新。

即便这样,他每天依旧精神满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精准“造血”,助力稳定脱贫

如何让贫困群众稳定脱贫?

刘晓林深知“输血”治标不治本,

“造血”才是长久之策。

他深入走访,了解每一个贫困户的情况,

结合他们的家庭情况、

性格、技能和意愿等,

精准制定个性化的帮扶措施:

对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

65户落实兜底政策;

对有一技之长的贫困户,

60多人推荐到珠三角务工就业;

对有种养技能的贫困户,发展种养业。

生日:依旧奔波在路上

即使是自己的生日,

刘晓林也奔波在脱贫攻坚的路上。

简单答谢亲友的祝福后,

他又马上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脱贫:人人喜笑颜开

在刘晓林的带领下,

受到帮扶的210户贫困户

全部达到脱贫标准。

现在,他参与帮扶的棠下、

新生、禄村三个行政村有劳动力贫困户

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865元,

比省脱贫标准8951元高出一倍。

眼看日子越过越红火,

村里人人都喜笑颜开。

14年来,

刘晓林前往四地,五度下乡驻村。

时至今日,

他90%的朋友圈信息都与扶贫工作有关。

他的扶贫日记,

也获得了众多好友的支持和称赞。

他的精神也深刻地影响着身边的人,

不少人还主动提出要助他一臂之力,

加入到扶贫工作中来。

在刘晓林的朋友圈扶贫日记里,

我们仿佛看到了

肇庆两千多名扶贫干部忙碌的身影。

哪里需要,就往哪里跑,

他们从不妥协,从不言弃,

用青春和汗水浇筑美好的明天,

以坚守彰显平凡中的伟大。

让我们一起为他们点赞、致敬!

所有图片均截取自 刘晓林微信朋友圈

部分资料来源 市扶贫办

编辑 廖文奕 梁璟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