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舆讯 据东方新报报道 中国官方电视台央视2月份开始播放日本动画作品《工作细胞》第一季。央视前一次播出日本动画片要追溯到2007年的《名侦探柯南》,时隔14年后再次播出日本动画片,引起了日中两国动漫迷和媒体的关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自动画截图)

《工作细胞》在日本和中国都人气颇高。2018年,中国视频网站哔哩哔哩独家正版引进《工作细胞》后,这部动画片很快就冲上了新番榜第一,并获得了超过9分的评分,在社区类网站豆瓣上也得到了8.9分的高分。2019年,《工作细胞》获得了中国影视界颇权威的“白玉兰奖”最佳剧本奖。《工作细胞》深受观众喜爱,老幼皆宜,又是以介绍生理健康知识为主要内容,在疫情期间,可以帮助人们更好了解健康防疫常识。

日本是动漫大国,动漫作品中有很多是以科普为主要内容的,广为人们熟知的有《铁臂阿童木》《哆啦A梦》《超时空要塞》系列等,还有很多以青少年为主要受众群的特摄片也是科普型,比如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曾登上过中国电视荧幕的《恐龙特急克塞号》。中国也有不少科普类动画,最具代表性的是上世纪90年代播出的《海尔兄弟》,讲述了海尔兄弟在世界各地游历的故事,向观众介绍各地风土人情和大量科学文化知识,从1995年开播,到2001年完结,共212集,这部动画也是中国最长的动画片。除《海尔兄弟》这样专门的科普动画外,很多中国动画作品也会穿插一些科普内容,比如《黑猫警长》就有一集介绍雌性螳螂为哺育后代要吃掉雄性螳螂的知识。

与中国同类作品相比,日本的科普类动画技法更为成熟,也更能吸引观众。日本有很多科普动画获得成功,原因有三方面。一是角色“萌化”。这部作品人设讨喜,通过将人体细胞“萌化”成儿童或少年形象,抓住了观众的眼球,也让这些角色更容易被观众接受。科普和科幻背景的动画作品往往被认为过于“硬核”,为了“软化”影片内容,这类动画作品中不少都将科普对象设定为儿童形象,《铁臂阿童木》也是如此。《哆啦A梦》可谓日本动画中最成功的“萌化”案例,主角“哆啦A梦”被设定为一个体态浑圆、四肢短粗的“蓝胖子”,这个形象一出就获得各国动漫迷的认可和喜爱。现在,“哆啦A梦”已成为日本动漫代表人物,在日本申办东京奥运会期间,以“哆啦A梦”作为东京奥运形象大使的呼声也很高。

二是科普和科幻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限,很多科普作品都借用科幻手段。《超时空要塞》《宇宙战舰大和号》《机动战士高达》等动画片都是讲述了星际战争故事,这类动画片都有着宏大又缜密的背景设定,片中也会介绍大量的航天和天文知识,较之刻板的知识讲授,将各类知识穿插在剧情之中,能帮助观众更好理解并引发他们的思考。《恐龙特急克塞号》用“穿越”的手法,把主人公“送回”白垩纪,与恐龙和外星敌人直接发生互动,能让观众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激发他们的研究兴趣。

三是剧情结构紧凑,不少动画片中都有激烈的战斗场面或引人入胜的情感戏,简言之就是“好看”。在一次访谈活动中,被誉为“御宅王”的著名动画导演冈田斗司夫被提问,如何评价被认为“划时代”动画的《新世纪福音战士》(EVA)。冈田没有从背景设定、人物关系安排、特效和技法等角度进行分析,而是认为EVA之所以成功,最主要的原因是“好看”。他还列举了片中几个极具张力的战斗场面,并说这些场面在首播20多年后,还能让观众看得热血沸腾。日本的科普动漫也都全力追求“好看”,《超时空要塞》等星战背景的动画都有着激烈的战争场面、新奇的“变型战斗机”和作战机甲,主人公之间也有着复杂的关系和深刻的羁绊,《哆啦A梦》的内容则充满了奇思妙想,以“萌化”取胜的《工作细胞》中也有不少引人入胜的“打戏”。正因这些动画足够“好看”,才能更加吸引观众,让观众有了更强烈的求知热情,进而实现“寓教于乐”。

与日本动画相反,中国动漫作品在人物设定上经常对人物进行“成人化”处理,结果让剧情走向和人物形象都显得比较死板。比如《海尔兄弟》的主角原本是两名少年,却因要刻意塑造他们知识丰富、遇事沉着的形象,使主人公变成了“小大人”。这种形象不止不易吸引观众,还让大部分观众特别是青少年很难产生共鸣。在内容和结构设定方面,中国科幻作品经常囿于孤立的讲授,而没有将科学人文知识嵌入剧情之中,知识介绍像导游一样“走到哪讲到哪”,科普内容和剧情之间缺乏关联性,每一集讲述的知识也互不联系,这不但让动画很“难看”,也削弱了其知识普及和激发学习兴趣的作用。

中国动漫创造者可借鉴日本同行的手法,利用“萌化”来让人物更易获得观众认同。在背景设定上,也可借用科幻手段,来增强作品内容的代入感。要让科普动画不再呆板、单薄,还需在人物互动、剧情和战斗场面等方面的处理上下更大的功夫,让作品变得更具层次感,更加“好看”。(原标题:日本动画片《工作细胞》在华人气飙高,除了“好看”还有这些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