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草动物就是被食肉动物吃的,这是我们的固有印象。

在食草动物被食肉动物捕食过程中,除了逃跑,似乎没有其他任何办法,如果跑得不够快,结果只能被吃。

还有,我们的惯性思维里,食草动物普遍缺乏战斗力,看上去好像生下来就是要被食肉动物吃掉。

那么,既然食草动物每天面对那么多天敌,每天面对食肉动物的追击,它们为何没有进化出反抗能力,比如说攻击性武器,来攻击食肉动物呢?

这里有两方面的误解,咱们一个一个慢慢解释。

第一个误解,食草动物真的没有攻击性武器吗?未必吧!

看看下面这位,一般的食肉动物谁敢惹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有如今地球大陆上体型最庞大的动物,大象,恐怕任何食肉动物都会对它敬而远之。

但是你知道吗?大象并不是一开始就拥有如此庞大的身躯,以前可不是这样的。大象的祖先是始乳齿象或古乳齿象,与我们熟知的始祖象体型差不多,而下图中第一个动物就是始祖象,与现在大象体型差很多,甚至还没有我们人体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面对食肉动物的追击,大象的反抗手段就是让自己不断变得强大,吨位更大,獠牙更长更坚硬。以大象的吨位,一鼻子甩过去,估计捕食者就歇菜了。而如果被大象的一只脚踩上去,直接上西天了。不到万不得已,哪个捕食者敢惹大象?

而大象在进化过程中并没有放弃吃草这种本职工作,原因很简单,获取草这种事是再简单不过的事了,几乎遍地都是。

所以说,变大变强壮是很多食草动物的“攻击和反抗武器”。

但是变大变强壮也有致命的缺陷。大象等大型动物很快就会发现,食物变得不那么充足了,因为变大意味着需要更多的食物维持生存,毕竟草不像肉,草蕴藏的能量并不是很多。大象需要拼命吃餐才能获取足够能量。

于是大象进化出又一个生存法宝,让繁衍变得缓慢下来,减少种群数量。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大型动物的繁殖能力都很差。

繁衍变得缓慢,一个更加致命的问题出现了,大象等大型动物很难适应周围不断变化的环境,意味着它们很容易灭绝。或许只是一点点的环境变化,就可能导致大象等大型动物走向灭绝。

但是或许你也发现了,下面这位“大爷”就活得很滋润。

兔子几乎没有任何攻击性,它活下来的法宝就是“变态”的繁殖能力,澳大利亚就深受其害,兔子成灾,就算是我们人类也基本上无能为力,繁殖能力强大就是兔子的“反抗能力”!

还有下面这位奔跑高手。

羚羊不但跑得快,对周围环境感知也很敏锐。跑得快就是羚羊的“反抗能力”。

其实不仅仅是兔子和羚羊,很多位于食物链底端的动物都会拥有这样的能力:繁殖能力强,跑得快。

大象拥有长达两年的妊娠期,而与其相比,兔子就是“繁殖机器”。兔子拥有两个子宫,两个子宫轮流妊娠,速度很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繁殖能力这么强,加上兔子的奔跑能力也不弱,自然生存能力就很强。

自然界就是这样,所有动物都拥有生存下来的本能,不断地适应周围环境,不可能没有任何反抗能力。动物们总是在不断权衡躲避捕食者和打赢捕食者,并选择一个更适合的进化方向。

当然这需要漫长时间的积累,同时也是在无数次试错后才会最终选择,选择的结果就是如今动物存活下来的模样。

事实上,当人类这种拥有“变态”优势的物种出现之前,自然界基本上没有动物会因为捕食者的原因而灭绝,它们会不断调整自己,进化出更适应环境的本领。

下面说说第二个误区。

对于进化论,不少人都有一个误解,认为进化是有方向可以遵循的,一定是从低级逐渐演化到高级。实际上,进化从来是没有方向的,是非常随机的行为。

计划其实就是繁衍过程中的基因突变,而基因突变本身就是没有方向的,大自然只会选择更加适应环境的基因突变。

食草动物进化出攻击性武器,确实能够很大程度上提升它们的生存率,但理论上进化的方向有无数个,进化出攻击性武器的几率实在太低了!

适应环境的方法有很多,进攻性武器只是其中之一而已。某种意义上来讲,更好的防守也算是“攻击性武器”。比如说羚羊快速的奔跑能力能把豹子等食肉动物累趴下,让豹子主动停止捕食。

同时大自然会不断地进行全方位平衡。假如食草动物能够完全对抗食肉动物,结果并不是食草动物胜利,反而会更快地走向灭绝,因为食草动物太多,就没有足够多的草养活它们,整个食物链也会彻底坍塌,这是一种灾难性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