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文梅 北京报道

2016年7月18日, 由用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用友”)发起并出资1000万人民币的北京用友公益基金会(以下简称“用友基金会”)正式成立,该基金会是目前国内首家专注中国商业文化遗产整理与保护工程的慈善组织。基金会创始人是用友网络董事长兼CEO王文京,他于2020年10月入选全国工商联发布的《改革开放40年百名杰出民营企业家名单》。

作为一家致力于现代网络科技发展的知名互联网企业,用友成立自己的基金会并不算稀奇,不过该基金会成立后关注的公益领域重点放在“商业文化遗产”却让不少人觉得有些费解---为什么不去做熟门熟路的互联网公益,偏偏选了这么一个颇显“冷门”的项目?

“的确,用友基金会公益项目聚焦中国商业遗产整理与保护,是一个冷得不能再冷的冷门,但我始终认为这件事情很有意义。至今我还记得第一次与王文京董事长交流时的情景,他跟我说起对这个项目的设想,诠释他对公益的理解和认知,让我茅塞顿开,有醍醐灌顶之感。”2021年3月3日,用友基金会秘书长李振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说起来,李振是个“老公益人”了。加入用友基金会之前的十余年,他曾在救灾、助学等公益领域深耕多年,熟悉国内公益机构的基本工作流程。但他还是说,加入用友基金会,对他来说是全新的挑战。

“虽然同属公益,但在运作方式等方面还是存在着不小的差异,而且任何可参考的经验和样本。从牵头成立用友基金会开始,我常常如履薄冰,怕不能把基金会带好,辜负了王总的信任。”李振感慨地说。

天道酬勤。从陌生到熟悉,从懵懂到亲近,李振和基金会的同事们花了5年的时间走完这段必经之路。2016年基金会正式成立,2017年启动首届“商的长城”公益项目,截至2020年底已完成四届,共资助全国70余家高校及研究单位的80多个课题,资助金额近2000万。目前基金会资助项目逐渐丰富,涉及科研项目支持、行业学术交流支持、商业文化遗产保护政策推动、实体/数字博物馆建设等多种类型。2020年,用友公益基金会斩获业界多个公益奖项,这也是对李振和伙伴们5年奋斗的最好褒奖和肯定。

采访中,李振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冷门公益’托起商业文化遗产传承,不容易,但事实证明,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没路也能趟条路。”他坚信,只要找到正确的发展路径,“商的长城”这个冷门的公益项目,终会找到适合自己的伊甸园。

“商的长城”旨在推动商业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华夏时报》:用友基金会的主打公益项目“商的长城”已经推进到第四届。可否讲讲项目开展的背景、初衷以及目前的进展?

李振:我们必须看到一个很严肃的现实问题---在商业进步与社会发展过程中,过往的历史沿革中,一些重要的商业思想、制度、习俗等文化遗产没有被很好地记录下来,一些当时领先并对人类文明发展有重要意义的商业技术和工具也没有被很好地保存、研究。正是因为我们关注到这个领域的缺失,也觉得有责任和担当去挑起这个担子,用友基金会的发起人用友集团以“用创想和技术推动商业和社会的进步”为初衷,推出了“商的长城”公益项目。

用友集团王文京董事长最初跟我表达希望关注商业文化遗产这个领域的时候,我基本是懵的,因为那时侯这个概念对我来说确实比较抽象。王总就拿算盘为例---算盘在中国商业史上曾经是一个重要的商业工具,但随着历史的推进,由于会计、电算化等技术的的普及,这个工具现在基本已经被淘汰了。尽管如此,仍然需要有人去记录、梳理和研究算盘在中国商业史上曾经发挥的作用和意义,而且要将其在当代生活中予以保留和展示。若非如此,很多珍贵的商业文化就会随着时间被湮没,进而彻底消失。王总的阐述让我大概有了些具像化的认识,但是商业遗产具体包括什么、从哪下手、研究者在哪里,我仍然感到困惑。

不懂,就从头学起。我带领团队从论文检索开始,查询所有与“商业遗产”有关的资料,了解相关研究内容和专业人士,不断地积累与此相关的案头文献。我们发现,“商业遗产”属于分布在商业史、经济史、经济思想史、历史等多领域的交叉学科,其涉及元素极为多元和跨界。我们决定先从资助学术研究入手,于2017年启动了“商的长城”公益项目,每年资助20个课题,通过该项目,发现和吸纳该学科领域内的优秀学者,推进中国商业遗产的发掘与保护,以史为鉴,为未来更好的弘扬与传承商业文化遗产打下坚实的基础。

截至2020年底,“商的长城”已完成四届,共资助全国70余家高校及研究单位的80多个课题,资助金额近2000万。这意味着,学界里有80多位专业资深的学者带领着自己的团队在商业史的某一领域进行深耕,这相当于把整个中国的经济史学界超过半数的力量都动员起来,开展商业史研究,这是一种非常强大的、积极的力量,对相关领域的研究拓展具有很强的导向和引领。下一步,用友基金会将持续开展“商的长城”资助项目,在现有基础上拟增加对商业文化遗产标准定义的资助;针对不同成果进行项目分类;加大对项目成果的整合、转化及社会化普及等。也就是说,未来我们在夯实专业研究的基础上,将尝试探索与现实需求相契合的发力点,把这个看上去阳春白雪的项目做的更接地气,让更多社会公众了解和认识。

《华夏时报》:听上去你们的公益项目已经做得顺风顺水了,这当中有什么觉得挠头的困难吗?

李振:困难肯定是少不了。比如刚才说到的“商业文化遗产”这个领域对我和基金会的同事们都相对陌生,专业知识的及时补充和不断提高是我们目前必须攻克的基础难题。好在大家都有足够的热情和信心做好这件事,假以时日,相信我们在专业方面可以做得更好。

其实,目前社会组织主管部门的评价体系对我们基金会发展的影响还是很大的。比如基金会等级评估,分值比较重的指标包括直接项目受益人数量和项目产出。同样是1500万的资助,其他救助型公益项目直接受益人可能有成千上万人,而我们的项目受益人集中在30-50家研究机构。在项目产出层面,研究类项目周期长,很多研究至少需要3年才会有成果......这种情况下,我们基金会在参与等级评估时就肯定不占利好,因为短时期内可能还没有太多可展示的公益成果。很显然,这些指标对我们这种基金会的发展来说是“不太友好”的。

企业创立基金会须理性严谨务实

《华夏时报》:我注意到,大多数公益基金会理事会成员的构成都比较多元和跨界,但用友基金会理事会成员清一色是用友内部成员,并没有外围人士介入。这是出于什么考虑?这样会不会造成公益项目决策的单一和狭隘?

李振:用友基金会从成立起创始人就明确资助领域,跳出传统慈善,致力于中国商业文化遗产的整理与保护。可以说基金会方向明确,虽冷却专;另外作为非公募基金会,善款一直由发起人用友集团捐赠,理事会交给秘书处的主要任务是围绕基金会宗旨把项目做好、把钱花好。我们设置企业内部5位人士担任理事,可以更高效地进行决策。当然,为了实现科学高效资助,我们也组建了外部专家委员会,主要职责就是在基金会项目规划、实施过程中提供咨询与指导。所以,我们的理事会成员安排还是以专业、严谨和高效为基础组建的。

《华夏时报》:企业基金会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受到企业的影响。有些影响可能是正面的,有些也许会对基金会本身的发展造成掣肘。作为秘书长,你的直观感受和体会如何?

李振:不管在任何领域,要想持续做事,首先要有持续的资金保障,其次要定位清楚、方向明确。就我个人理解,要想做好一个公益项目,明确资助领域为第一要务。近些年来,公益行业里面有些基金会做事就像过山车一样,今天号称要招一百个人,明天放言要投一百个亿,可能后天这个基金会就不见了。那么,在基金会成立前,创始人到底有没有搞明白基金会是怎么回事?有没有做好长期投入的准备?有没有做好制度安排?有没有规划好未来打算做成什么样?如果这些问题都没有捋清楚,绝不能只靠着冲动和情怀扎进公益圈,因为做公益远远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

企业和企业基金会本来就是性质完全不同的法人单位,前者是营利组织,后者是慈善组织;企业作为发起人和捐赠方负责提供资金支持,企业基金会则负责把发起人的意愿变成公益项目落地实施,做好项目、用好资金。双方各司其职,平等合作。

其他的企业基金会和企业之间互动如何我不了解,但仅就用友基金会和用友集团的沟通互动来说,我觉得还是非常积极正面的。我们基金会创始人、集团董事长王文京先生对基金会发展高度关注,给予了方方面面的帮助,不遗余力的推动基金会向前,对我这个秘书长的工作也给予很大的支持,反过来,用友基金会公益品牌的不断提升,对用友集团本身的社会影响力也是一种温暖助力和加持。

《华夏时报》:如何看待企业基金会未来在中国的发展?你认为他们对于社会公益事业的价值何在?

李振: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国内公益机构主要聚焦于解决发展不均衡、收入再分配的议题,而国外的公益项目则更多分布在科技、艺术、气候与可持续发展等领域。当然,这主要与我国目前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有很大关系,但也与我们的主观选择密不可分。

现代公益不同于传统慈善,需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多元化。目前能够设立企业基金会的企业,都属于综合能力和发展水平较高的优秀企业,他们对于现代公益理念的认知和实践的探索都很有创新和引领意识,能够大胆尝试将商业与公益进行有机融合,这也势必会使其相应的公益项目形成独有的特质和风格,而且具有一定的普惠性。

另外,从资金来源看,企业基金会多为非公募基金会,因而,无论是在资助领域还是资助方式的选择方面,要比公墓基金会有更大的自由度。企业基金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可以对公募基金会尚未涉及或投入不多的公共领域进行补充完善,中国社会公益的整体生态也会因此更加丰富和充满活力。

责任编辑:方凤娇 主编:文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