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来到五哥读书。今天我为大家解读的这本书叫《枢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书的作者是施展,他是中国杰出的青年历史学者,工科出身,后转文科,北京大学史学博士,目前任教于外交学院,教授西方思想史和文明史等方面的课程。作者在构思本书时用了八年的时间,之后又撰写了一年才得以成书,过程相对艰辛,其中包含着作者,对中国历史的思考,和对中国未来的探索。作者虽是工科出身,但却是一个极其关心中国未来的人,可是,想更好地预判中国的未来,就不得不以历史做参考。于是,作者就果断从工科转向了文科,开始研究世界的文明史。作者在对国内外历史进行研究时,发现了中国的超大规模性对中国产生的影响,因此才有了《枢纽》这本书。

单说枢纽一词,我们很容易理解,就是指一个很关键的位置,那么作者为什么把中国看做是世界的枢纽呢?那就要先了解一下世界秩序。具体的,让我们看看作者怎么说。

有关世界秩序,大体分为海洋秩序和大陆秩序两大块,在全球化的过程中,海洋秩序起到积极的作用,而大陆秩序却起着反作用,这都是由海洋秩序和大陆秩序固有的特性所决定的。但是,比较有利的一点是,海洋秩序和大陆秩序之间还存在一种中间力量,能够让海洋秩序和大陆秩序有机地联合在一起,为全球化的发展起到助推的作用。从这个角度说,这个中间力量可以说占着很关键的位置,因此就可以称做是枢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是,这个枢纽在哪里呢?作者的观点是,中国就是世界全球化的枢纽。在中国,我们有属于自己的海洋,也有整块的大陆,这种多元化结构,本身就能让中国同时连接世界的海洋秩序和大陆秩序。当然,中国之所以能够同时拥有海洋和大陆,这与我们的历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通过历代中央政权的努力,才把海洋、草原、中原、西域和高原等多种区域联合到一起,最终形成了大一统国家。但这样以也会出现一定的问题,因为在没被统一前,由于自然环境的独特性,各地的文化也都具有各自不同的特性,但在统一后,由于贸易的往来日渐频繁,各地人们的交往就不断地深入了,随着人们交往的深入,各地独特的文化必然受到不同程度地冲击。

比如说,长期生活在草原的人们,他们习惯了游牧生活,不太可能按照中原地区的人们那样,选择定居的生活,但在统一后,游牧民族看到了中原地区生活方式的优越性,其中就有一部分人选择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甚至还有人选择迁往中原地区去。这样一来,游牧民族的生活节奏和信仰等方面,就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这就势必造成一定的矛盾冲突。另外,中原地区的人们由于受到游牧民族的影响,也会产生类似的问题。

诸如此类的问题,这是形成大一统之后,不可避免会遇到的问题。那怎么解决呢?光靠政府的干预是远远不够的,最终还得依靠中国独有的超大规模性。而超大规模性的优势主要体现在超强的包容能力上。当然,我们这里所说的包容并不是人们态度的包容,而是现实情况的包容。由于中国地理条件的优越性,人们在自给自足的情况下,还能有所盈余,这就给了他们自由选择的空间,也就是说,在本地居民受到外部民族的影响后,他们还能照常地生活。所以,他们就有能力容纳和接受来自不同地域的新事物。

正因如此,中国的超大规模性不仅发挥了作用,而且还得到进一步发展。延伸到近代,中国的超大规模性主要体现在人口的数量和领土面积。

以上内容是关于本书及其作者的简单介绍,还有就是关于超级模规模的解读,这也是了解本书的基础。从以上内容,我们可以看到我国超大规模性的优势,但在本书中,作者并不是一味地夸赞中国伟大,而是用客观冷静的眼光去分析超大规模性对中国的影响,同时也对中国的未来进行了探讨。

下面,我们将通过以下三个部分来解读作者在本书中想要表达的观点:

第一,中国大一统是如何做到长期不变的?

第二,中国为什么会在近代落后于世界?外部力量入侵给中国清政府带来哪些好处?

第三,超大规模性在我国近代的转型过程中发挥了什么作用?

首先, 我们先来说第一部分:中国大一统是如何做到长期不变的?

我们都知道,在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几千年时间里,在这个古老的星球上,人类创造了众多辉煌的历史,甚至在世界各地也涌现出不少文明帝国,比如说玛雅古国,比如说罗马帝国,其中最具影响力的当属古印度、古巴比伦、古埃及和我们伟大的祖国——中国。但是,在这些众多的文明古国里,并没有一个能够像中国一样,能够长期持久的存在,且还会永久的存在下去。

有人会说,中国能够跨越历史的长河且一直存在,大概是因为巧合,而其他文明古国的覆灭或者分裂,主要是因为历史中,有一些不可抗拒的力量在作祟。能够得出这一结论的人,说明他对历史也有过一定的思考,但这种说法并不完全对,主要问题出在前半句。纵观上下五千年,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发展的过程中,虽然也曾停滞,也曾中断,但在经历短暂的停滞和中断后,它又能很快的恢复,并快速地向前发展。比如说,春秋战国时期,中华民族四分五裂,七雄争霸,但到秦朝时,又成为统一的国家;再比如,三国鼎立时期,中国人口大幅度减少,中华民族一度徘徊在亡国灭种的边缘,但又在晋朝时得到统一,并且迅速发展壮大。

在中国的历史上,类似的情况并不少见,在一定程度上,那些导致国家分裂的力量也可以称得上是不可抗力,但中国却从没有彻底的倒下。因此,那种把中华文明的持续,归因于巧合或者运气的理论,是完全不成立的。那中国真正屹立不倒的原因是什么?在本书中,作者道出了真正的原因,那就是,中国是个拥有超大规模性的国家,中央政权也能够拥有足够规模的军事力量。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只有中央政权的军事力量够强大,才能够压制住地方上的反动力量。就拿我国目前的现状来说,如果党中央没有强有力的军事力量,那么对于香港的暴乱,西藏反动分子的恶行,岂不是束手无策?如果那样的话,祖国必定面临四分五裂的局面,这就对应像毛主席说的话:“枪杆子出政权”,这是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

那么,中央政权如何才能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呢?这个很容易想得到,那就是强大的财政能力。但怎样才能拥有强大的财政能力呢?靠侵略?靠剥削?还是靠抢夺呢?事实上都不是,或者说,那些只是取得财政收入的手段,但并不是根本。也就说,想要获得强大的财政能力,采取一些手段是必不可少的,但最重要的还是得有基础的保障,而且这个基础还得有超大规模性。说白了,你就算抢,那也得人家有才行,如果人家什么都没有,你又能抢到什么呢?当然,这里并不是说中国历代的中央政权都是靠抢夺而获得财政收入的,只是想直观一点,便于大家去理解。

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就再来了解下,获得强大财政能力的基础究竟是什么?简单来说,就是中央政权的财政结构,主要分两点:第一,中央政权管辖范围内,要有足够多的财富可利用;第二,获得财政收入时成本比较低。第一点我们已经说过了,至于第二点,其实也并不难理解。举例:如果你每收十块钱就要付出九块的成本,甚至有时候还要倒贴钱,这怎么能够聚集起强大的财政呢?

明白这个道理后,我们再来看看具体的情况。

先看国外的情况,拿比较有代表性的欧洲来举例,文明发展的起始阶段,在文明的核心区域里,不论是军事上、经济上,还是人们的思维方式上,都要远远优于周边的区域。处在文明核心的政权,很容易征服周边的区域,因此也很容易形成庞大的大一统帝国,比如说罗马帝国,它就是这样形成的。但是,当周边区域被征服之后,由于中央政权的干预,他们的文明就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也就有能力组织力量进行反抗。中央政权是否还能够压倒这些反抗的势力,那就得看他们是否拥有,有利的财政结构。但是很可惜,他们并没有。先从后面的结果看,凯撒大帝努力创建的罗马帝国,在短暂的统一之后就土崩瓦解,虽说后来有不少能人志士尝试统一全欧洲,但是他们最终都是以失败告终,比如拿破仑。究其原因,并不是他们能力欠缺,而是客观条件的制约。

我们都知道,欧洲的地块结构非常凌乱,很少有整块的大面积土地,再加上人口稀少,这就造成了高成本的税收系统。为什么这样说?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说:一段时期内,要在一个总面积为一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征收一万美元的税收,如果这一平方公里的土地是一个,连在一起的整体,那么工作人员就很容易完成这项工作。但如果这一平方公里的土地分散在不同的区域,并且中间隔着山或者隔着海,这就势必给工作人员带去很多的麻烦,甚至有可能还需多派些人手帮忙。这样一来,不仅增加了时间成本,也增加了人工成本。因此,在欧洲这个区域内,这是个先天不足的客观现实。

反观中国,虽然大汉帝国的形成过程,和其他帝国并没有实质的分别,但其他情况却是完全不一样的。我们都知道,我国中原地区地势平坦,幅员辽阔,而且人口密度也比欧洲要大的多。事实上,在古代,人口的多少决定着财富的多少,因为生产力决定着创造财富的能力,而古代的生产力就等于人力。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中国与欧洲和其他一些地区相比较,不仅财富总量大,地理条件也十分优越,因此,中央政权财政收入的成本也更低。当然,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长期持续地存在,除了上述这个原因外,还有一个有利的因素是,中国社会结构的扁平化。

一个拥有超大规模性的帝国,想要长久地维持,必须要求中央政权要比地方势力具有压倒性优势。中央政权统治下的区域内,如果出现了名门世族等一些有强大号召力的地方势力,势必会给中央政权带来一定的威胁,也必将增加中央政权的统治成本。但是在我国,虽然在唐朝之前的历史中,社会上存在一些势力范围很大的名门世族,但在安史之乱后,这些名门世族就逐渐被瓦解。宋朝之后,社会结构就变得更加简单,中国也再没有经历过长期地分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综上所述,中国之所以能够长期保持大一统状态,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历代的大部分中央政权都能够保持强有力的军事力量,而保持强有力的军事力量,就要有强大的财政支持。中国的超大规模性恰恰为他们聚集强大的财力提供了便利。

既然如此,中国为什么还会在近代落后于世界?外部力量的入侵给清政府又带来了什么好处呢?我们接着解读第二部分。

中国的近代史有着极其不堪的一面,却也有着一段奋斗的历程。但不管怎样,中国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就已经落后于世界,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中国在近代以前的历史上,一直都处在世界最优秀的位置,可为什么会在近代时期变成落后国?

前面我们讲,中国之所以能一枝独秀地持续保持大一统状态,原因是中国的超大规模性。那么,我们是否能靠着这个得天独厚的优势,永久性占领世界的至高点?显然是不能的,历史铁一般的事实,已经给予了我们很好的证明。我们常常说,每件事都有利弊,超大规模性给我国带来了极大的好处,但也带来了弊端。在本书中,作者的观点是,超大规模性让我们陷入到一种叫做内卷化的困境中。

什么是内卷化呢?这是美国人类学家吉尔茨提出来的词,大概含义是,一种社会模式或文化模式发展到某一确定的形式后,就会停滞不前,或者无法往更高的模式发展。内卷化只是一种现象,那么超大规模性为什么会让我国出现这种现象呢?让我们看看本书作者的分析。

19世纪,中国人口已经突破了四亿,这是一个可怕的数字,因为在这之前,中国人口只要超过一亿人,就会造成人口的过剩。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中国古代靠的是农业,而土地就那么多,长出的庄稼也就那么多,能够养活的人口是一个既定的数,如果超过了这个数,必然会有人饿肚子。那么,饿着肚子的人心里肯定会产生怨言。这样一来,社会矛盾就会被激化,然后就会发生不同规模的暴乱,甚至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但,中国到了清朝时期,情况发生了变化,人口过剩的临界点提高了。至于为什么?原因有两点:

第一,清军入关后,减轻了老百姓身上的压力。这是因为,在清军入关前,中原地区的老百姓不仅要养着抵抗清军的大明军队,还时常受到清军的抢夺,等于一方的百姓养着两方的军队。但清军入关后,明军投降了,战事少了,军队的开支也少了,百姓的负担自然也就减轻了。

第二,雍正当朝时,推行摊丁入亩制,也就是说,废除了按人头征税,改为按土地面积来征税,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老百姓的负担。

因为上面的两条原因,老百姓生活压力大大获得缓解,加之那时的人们都是多子多福的观念,因此就会生养更多的孩子,人口也就随之增加。

根据这样的逻辑,陷入到这种局面中,似乎也没什么大问题,但是,虽然老百姓可以养活更多的人,但也造就了很多闲人。闲人也是人,人人都在往前看,往多处看,他们虽然吃饱了饭,但只要有赚钱的机会,就还是不会放过。说起来,这倒是个好事情,但问题的关键是,当时的那些闲人,对自己劳动力的价值,并没有量化的标准,反正因为自己是闲人,也没有什么后顾之忧。因此,不管谋到什么活,价格再低他们也愿意干。这就造成了一个结果,不缺劳动力。因此他们也就不会去考虑改进技术以节省劳动力的事。与此同时,在国外发展的热火朝天的工业革命,它的意义在于提高效率和减少劳动力,这对于中国而言却是没有意义的事。因此,中国也就不会主动去发展工业革命。从某方面来讲,只有工业革命的发展,国内经济的转型,才能消耗掉多余的劳动力。但问题在于,当时的中国就算没有工业革命,一直保持着低水平,照样能够持续地维持,所以,中国因此陷入了一个死循环。

如果说全世界就中国一个国家,那也没什么大不了。清政府想要闭关锁国,但又没能力抵抗外部势力的入侵,于是,中国陷入的这个死循环就被打破了。我们都知道,在列强入侵时,清政府受尽了屈辱,但也并不是一点好处也没捞到。在这里,我们暂且不说,外敌的入侵对中国的发展起到了多大的推动作用,我们只说清政府从中得到的好处。

根据历史的一般规律,在一个朝代里,但凡发生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尽管建立新王朝的往往并不是起义军,但前朝几乎都是土崩瓦解的结局,比如说大泽乡起义,比如说黄巾起义,再比如李自成起义,这几乎成了一个难以逃脱的魔咒。但是,清政府却打破了这个魔咒。

来看看太平天国运动,洪秀全不仅建立了都城,而且还创立了相当规范的法治体系,手下的石达开等人也非等闲之辈,以当时的势头,覆灭清政府已经是指日可待了。研究历史的史学家们,往往把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归结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和战略上的失误等。

这种说法并没有错,但这只说出了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却并没有指出清政府依然坚挺存活的原因。我们都知道,生产力决定着生产关系,尽管前面我们说,清朝时期提高了人口过剩的门槛,但到洪秀全起义时,人口已经突破了四亿,清政府统治下的高门槛已经被踢破了,而太平天国如此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也已经说明了清政府生产力的落后。

说到这里,肯定会有人产生这样的疑问,在那个时候,太平天国代表着更先进的生产力,到最后却被清政府打败了,这不就是历史的倒流吗?并不是,其实是清政府往前发展了。事实上,在太平天国运动前期,清政府的确很落后,因此,清政府还遭到了外部势力的入侵。外部势力打开中国的大门后,中国虽然遭到了破坏,但也学到了新科技。列强国家的洋枪大炮让我们吃尽了苦头,但也让我们看到了科技力量的强大,于是就开始了一系列以“师夷长技以自强”为目标的运动,李鸿章领导的洋务运动就让清政府占到了便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再者,国门打开后,中国对外贸易大幅度增加,外贸势必拉动国内贸易的发展,这样一来,清政府就有利可图了。比如说曾国藩,他在扩充军队时,是必须要有大量的金钱做后盾,但国库并没有钱,只能伸手向百姓要,但当时的农民已经被榨干了血。那么钱由谁来出呢?朝廷给他支了招,收厘金,也就是各省之间贸易往来的过境税。最后,曾国藩确实用这个办法解决了问题。

到了太平天国后期,不论是在武器的先进程度上还是军队的规模上,都要高于太平军。而那时,政府实际上又代表了更加先进的生产力。因此,清政府不仅成功镇压了太平天国,而且还搞出一个同治中兴来。

以上就是第二部分的内容,超大规模性让中国在清朝晚期时,陷入到内卷化的死循环,因此才导致了中国近代的落后。在外敌入侵后,尽管中国丧权辱国割地赔款,但清政府在此期间也得到了好处,成功镇压了太平天国运动,从而得到短暂的喘息。那么接下来,超大规模性在我国近代的转型中究竟发挥了什么作用呢?我们一起看第三部分。

我国发展到现在,用事实证明了我国从来都不是一个能够被打垮的国家。目前,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统一的超级大国,无论在经济上,科技上,还是军事力量上,都站到了世界的前列。由此可见,超大规模性虽然让中国的发展在近代有过短暂的停滞,但并没有永久性阻碍我国的发展。不仅如此,本书作者还认为:超大规模性让中国在世界竞争中占据了一定的优势,比如说廉价劳动力。但是,中国想要完全发挥出这种优势,并不是简单的事。我们来分析下具体的原因。

中国要想完全发挥出廉价劳动力的优势,最重要的前提就是要做自我的政治整合。说白了,就是要让中国社会上大部分人都动起来,让曾经的闲人投入到生产活动中。这个问题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有难度。因为在当时的中国,人们的传统观念比较重,不论是生活在上层社会的人,还是辗转在社会底层的人,他们最在意的还是统治阶级,他们并非是能够轻易被动员起来的人。

所以,想要彻底地改变这种僵持的局面,要么依靠外部力量的带动,要么就要靠国内新的强有力的政权干预。但我们都知道,在我国近代,虽然遭到了列强的入侵,但统治阶级仍然是清政府。另外,由于我国的超大规模性,导致任何外部势力,都不可能把中国,整体拉进世界的经济体系中去。这就是问题的关键,中国似乎又进入了另一个困境。

但是,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自强不息的国度,想要打破这种僵局,还得靠自身的主动性,因此,随之而来的就是大革命。中国共产党通过艰苦卓绝的奋斗,最终成功推翻了清政府,也改变了统治方式。在邓小平主导的改革开放后,中国就彻底进入了世界的经济体系中。在改革开放的初期,我国的超大规模性就体现出它的优势,比如说,由于劳动力的低价格,吸引了众多低端制造业向中国转移,让中国迅速完成了最初的积累。

那么,在新一轮的竞争过程中,中国的超大规模性又发挥了哪些优势呢?在本书中,作者将这一轮的经济竞争,称为是创新经济的竞争,既然是创新经济,自然就跟其它任何一个时代不一样。新一轮的创新经济是由西方发达国家带动起来的。那时,新技术、新科技已经达到相应的高度,换种方式来说,就是科技已经发展到了瓶颈,谁都无法很快突破,于是就开始在创新上比拼。就拿苹果公司来举例,他们所应用的技术全都是已经成熟的科技,想要用已有的科技创造出更多的利润,那就必须在外观和其它一些非关键的技术上下功夫,这样才能做出全新的,与众不同的产品。但是,由于这些变更并不涉及先进的科技,说到底也只是一个新创意,因此就很容易被模仿。所以,如果他们想要一直保持最新的创意,就必须不断研究和应用新创意。那么问题来了,在这个过程中就要不断地转型和变更生产流程,其中的成本和风险都是不可预测的。于是,他们就把这项工作外包给第三方,也就是寻找代工厂,而他们只需要研究新创意。那承包方呢?因为承担了苹果公司的风险,因此就必须有能力去应对和消化这种外来的风险,否则就给自己的企业带来了灾难。

那么,承包方怎么才能应对呢?必然是要有一个庞大的供应链网络。苹果公司选择第三方承包,其初衷绝不会是要搞死对方,而是想要达到一个长期合作,稳定发展的局面。于是,他们就把目光投向了中国。为什么?因为中国已经拥有现成的庞大供应链网络。

改革开放后,我国用涌现出不计其数的,有专业化分工的小企业。因为专业化,所以就保证了高效率生产,而这些众多的小企业之间又互为配套关系,并且能够动态重组,这就保证了生产流程的弹性。因此,中国的代加工企业是完全有能力应对来自第三方的外包风险。也正因如此,中国成为了世界级的工厂。

说到这里有人会问,其他国家为什么就不能做这项工作呢?难道那些发达地区的国家就没有成熟的供应链吗?事实上,并不是他们没有完善的供应链系统,问题还出在规模上,他们只是没有如此大规模的供应链。整个供应链网络的规模越大,内部小企业就越容易获得利润,免去了后顾之忧,那些小企业就能更加专心地发展自己的专业化,也就更加提升了效率。另外,供应链网络的规模越大,内部专业化的小企业就越多,他们彼此之间就更容易找到配套的组合,也就提高转型生产的弹性。

因此,到了这个阶段,我国超大规模性的优势,就不仅仅只是劳动力的廉价了,而是酝酿出一个超大规模的供应链网络。

与此同时,中国在近几十年当中,全力发展着基础设施的建设,比如:铁路、高速公路等强大交通运输网络的形成,无疑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也大大降低了他们的物流成本。

中国的超大规模性让中国形成了一个超大规模的供应链网络,再加上交通的便利,让全球中低端的制造业不断向我国涌进,这也让我国在改革开放后的短短几十年,迅速发展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这个过程中,超大规模性起着关键性作用。

当然,在这里还要说一说中国制造业向东南亚转移的问题。目前,中国的制造业确实有一部分转向了东南亚,但这实际上还是一个供应链网络内部的事。为什么这样说?因为中国与东南亚各国之间的贸易,主要以半成品和零部件为主,这就证明了东南亚和中国共用着同一个供应链网络。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实际上进一步扩大了自己的供应链网络,不仅如此,中国供应链规模的进一步扩大也带动了东南亚地区的发展。与此同时,中国也逐渐发展成全球海洋与大陆秩序之间的枢纽。中国枢纽的地位,不仅代表着中国经济在世界上的地位,更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因为说到底,在科技同步的情况下,经济决定着政治。

以上就是本期第三部分的内容,总体来说,在相对封闭的经济和社会环境中,我国的超大规模性会导致内卷化,阻碍社会的发展,但在融入到世界经济体系当中后,我国的超大规模性又给我们带来了优势,一方面让我们成为了世界级的工厂,另一方面也让我们站在了世界枢纽的位置,这对我国在世界经济和政治地位上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以上内容就是关于《枢纽》这本书的全部解读,下面让我们做一个简单的回顾:

作者给出了超大规模性的概念,分析了超大规模性在维持通过大一统中所发挥的作用,也分析了超大规模性,在中国近代,造成内卷化困境的原因,更为我们指出了,超大规模性,在我国近代转型过程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作者认为:正是超大规模性,中国才有机会成为世界的枢纽,并在世界多个领域中,占领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在书中,作者还指出,对于中国枢纽地位的理解,不仅能够很好地洞察中国和世界的关系,更能很好地规划自己的未来。

五哥读书,每天一本好书精读。和我一起,精进学习,自我迭代。

本文由董浩读书app创始人、《粉丝经济学》作者吴高远先生(网名五哥)原创撰稿。感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