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年轻人第一次感觉自己错付,是在毕业前,第二次,往往是在购买基金后。

那些文质彬彬的金丝眼镜、强行抱胸的自信和嘴角的邪魅,曾经有着致命吸引力,智商情商不如二两财商,大家信奉他们的活好不贵,但购买明星基金后不多久,就夜不能寐,在床上辗转反侧越想越气,怎么看都觉得这些西装骇客不怎么像人。

手机屏幕中的一道道绿光,让人在暖气房里的被窝中手脚冰凉,比明星经理人设更早崩塌的,是生活费。

大家的怨气很快埋葬掉了明星基金经理的社交账号,一些狡黠的金领还跳出来嘴硬,说这不是自己技术问题,是结构性调仓的问题。但当被质问以前为何花式向人们荐股荐基时,这些享受饭圈式膜拜的人上人们顿时又哑口无言。

当代年轻人最大的口头禅是穷,最大的年度目标是摆脱贫困。每人都希望能成为扶贫对象,换句话说,谁能帮助自己赚钱,自己就帮他赚钱。

得益于牛市时的口口相传,第一波下海的年轻人在网络炫耀着收益,加上各路金融天才逐梦演艺圈,使得基金在很大程度上成了年轻人的金银岛,大家笃信:财务自由,从买基开始。

工作中属于年轻人的晋升机会像领导画的饼一样稀薄,假装奋斗的小伙和真正内卷的佳丽对你前后夹击,来之不易的年终奖成为了理财的第一桶金,但很快,大家就得上闲鱼来找到下一桶金。

在闲鱼上搜索“基金亏了”,你能看到年轻人哀鸿遍野的世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汉服、JK、球鞋、盲盒、手办和模型曾是一个个隐秘的财富密码,年轻人用它们来管理财富,这是Z时代特有的理财方式,这些高附加值的收藏品有三个特点:易保存、稀缺和高流通性

它们的作用如今显而易见,即使跑不赢通胀,也肯定会跑得赢大盘,再不济也能跑赢银行1年期定期利率。

图片来自微博@向小田

曾经费尽心思搞到了这些限量款,每晚端详一遍,心水,满足,如今却以这样的方式和自己离别。

“基金亏了”,同样的一个关键词,人们在社交网络和闲鱼有着截然不同的见解。

大家在微博上自嘲,又在闲鱼上自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笔记本、微单,诸多几乎全新的生产力工具被打包出售,以低于市场价几百甚至几千的价格。

这样的商品上得快,卖得更快,明眼人都知道,这是急售,买到就是赚到,这无时无刻不显示出卖家的焦虑。

年轻人的破产,早于今春的暖风,而另一批紧盯大盘的数码发烧友,总是能打捞到寒流过后洄游的大鱼,可见人类的悲喜并不相通。

有经验的买家会在股市进入短期熊市后,在闲鱼买货,根据卖家的文案,决定刀的力度。

“基金亏了”就是可小刀,邮费自理;“基金暴跌”就是可大刀,还包邮;而“哭得没劲了”或“懒得跳楼”就是物价可对折 ,这是属于闲鱼特有的市场语法,这样的交易无法提前锚定好货物,只能看运气。

基金经理们的每一次调仓,都是闲鱼上的购物狂欢,两者毫无关联,却又莫名羁绊。

而对于手头上并无保值品的人们来说,也没关系,周围一切未被标明价格的宝贝,都可以拿来试试水。

这位杭州朋友利用课余时间自己孵化的柯尔鸭,对人超级信任,却被主人捉去卖掉加仓,它救得了不争气的主人一时,却救不了一世,下次再加仓呢?再自己孵化一只吗?

如果在闲鱼上继续探索,你会发现事情开始朝着魔幻现实发展。

新婚夫妇,因基反目,老公可能不是因为亏钱生气,很可能是难以忍受另一半衣不蔽体。

这样悲情的卖货理由可贯穿所有品类,根据基金亏损额度,上到包机下至坟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0后的理财观与70后、80后有着明显不同:兜里只有2000元,也会买基金,觉得稳、省心、持续升值。

但这些都是主动型基金拥趸们的美好愿景,一支重仓标的都是同一领域的基金,涨跌都很刺激,随着政策起伏,又在调仓中血洗。

没人会逃过酱香科技的愚弄,即使是机构主力。

所有的明星基金都几乎是股票型基金,经理们今天的手法决定了基民们未来一周乃至一月的伙食,选基金,就是选基金经理,选经理,就像是玩自走棋,所有基民都只是他刷履历的筹码。

牛市时,谁都是股神,亲戚朋友对你说的牛年大吉,切勿当真,毕竟大家都没有什么闲钱。

纪念版手办、爱豆的应援周边、包包、鼠标甚至是电炖锅,我们给家徒四壁起了个“断舍离”的雅称,这些低价值的商品只能满足自己的几日温饱,但凡物流慢了,自己都危在旦夕。

我们对目前的处境迟疑,就像世界上有很多未解之谜,过来人从不说原因,只告诉我们结果。

比如不要和第一次上麻将桌的人打牌,他们总会莫名上庄,庄上自摸,杠上开花,你打什么牌,人家就胡什么牌。

再比如,我们购买的第一支基金,总是会让自己产生和巴菲特吃了顿烧烤的刺激感,基金测不准定理告诉我们,只要不看自己的基金,它就有涨的可能,但往往,打开手机之后,“落差”会成为另一个关键词。

A股共有227个行业,4000多只股票型基金,偏股类基金经理有1617人,这里面能实现年化15%、从业5年以上的只有232人,从业10年以上仅有21人,他们管理的基金只有134支。

而这些,大多不是明星基金,这是认知落差的B面,我们总是被长得像基金经理的人吸引。

事实上,我们在社会中遇到的竞争,都是基于规则内的竞争,而基金机构间的博弈,往往都是在规则之外。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试图用股票或基金这种金融工具来实现财务自由,本身就是一个迷思。真正对于金钱谨慎,可能要学习一些资深玩家在闲鱼上的状态,讨价还价、锱铢必较、公平交易才是真实生活的常态,每个年轻人都在一次次卖货买货中进行财商提升,越长大,我们就越明白挣钱的不易和花钱的快乐。

有些快乐,你都想象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