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等外语课程不再设为与语文和数学同等的主课,增加素质教育课程占比;不再将英语(或外语)设为高考必考的科目;禁止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参加非官方的各种外语考试。”今年两会,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委员许进建议改革义务教育阶段英语的必修课地位。此建议一公布即引来了大众的热议,同时也引起了英语教育领域专家的关注。

许进在建议中指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智能科技产品的普及,“英语教学课时约占学生总课时的10%,但英语只对不到10%的大学毕业生有用。成果应用率低,课程设置不普惠。” “为了学英语,学生和家长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英语并没有那么重要”。

针对许进提出的建议,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蔡基刚却有不同的看法。蔡基刚曾担任2002-2013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秘书,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副主任委员,现为中国学术英语研究会会长和上海市教委大学英语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长期从事高校大学英语教学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蔡基刚

蔡基刚认为,建议有一定道理,但是,触发的不是中小外语教学或高考制度的改变,而是引发了整个高等教育培养体系,乃至整个改革开放政策的改变。

最直接的问题是:高考如没有英语等外语项目,如何保证大学里的学生用英语从事他们的专业学习,如有效汲取专业领域的知识并进行交流?如何能够有效实施高等教育国际化,即能听懂全英语课程和参加国际专家在高校举行的讲座和讨论会?如何能够使我国高中生和大学生到西方高校有效从事他们的本科或研究生学习?再远一点,毕业后他们作为涉外企业的员工如何能够和国际同行进行高效的业务交流;作为科技人员又如何参加他们专业领域内的国际会议和在国际专业期刊上撰写论文与国际同行交流科研成果?

“这样的建议无异于:与高等教育国际化脱钩,与西方科技经济脱钩,重新回到闭关自守的年代。”蔡基刚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机器翻译越来越普遍,尤其是特定领域的机器翻译,如机器医学翻译,机器工程翻译,机器法律翻译等,其效率和准确率远远超过今天的英语专业毕业生。

但蔡基刚依然认为,有两个问题是智能机器无法解决的。一是可行性,无论机器翻译如何发展,目前都不能满足各个领域各种情景下的即时迅速的翻译需要。

其二,素质性。英语是一种语言,但不能简单用所谓“有用无用”来衡量。学习一种外语是一种通识教育,是完善个人素养的重要一环。通过外语学习,不仅能够加深对汉语的理解,也能帮助一个人了解世界各国人民的生活、文化,社会乃至政治,培养一个人独立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信息在当今世界变得越来越重要。英语是国际学术、科技,经济、媒体,乃至政治的通用语,不懂英语就是给自己蒙上了眼睛,剥夺了解世界发现真相的机会。“许多误解,隔阂,夜郎自大都和信息不通畅有关。真相是来自不同信息的比较。”

“不信谣不传谣”的前提是公民必须能够判断和确定某个信息是否谣言。蔡基刚说,如果只有一种信息渠道,只可以通过一种语言了解信息,就很难有一个比较接近真相的认知。

蔡基刚在肯定了外语尤其是英语教育的重要性的同时,也对应试教育中的外语教育提出了积极的建议:外语尤其是英语必须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主课,作为通识教育的必修课,这一点决不能动摇。但是这种外语课程只设课程考试,而应取消高考的统考地位。高考中是否要求外语项目,考什么语种,由学生报考的高校和专业决定。如报考复旦大学中文系,学生要看这个系是否要求有外语成绩,如要的话,是英语还是日语等。同时适时取消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统考。同样道理,不问专业,不问需求的统考不仅耗费了大学生的专业学习时间,而且这种追求通过的英语对专业学习并不起到作用。

编辑:王海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