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去年夏天,杭州市妇女联合中心来了一位女士,陪这位女士一同前来的是某栏目的工作人员。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呢?就让我们慢慢来看。

这位女士我们称她为郑女士,她身着黑衣戴着墨镜和口罩,一副不想被人认出的样子。

一进门坐下,郑女士就直接进入主题,诉说男方一分钱的抚养费也不出,就在大家都认为这是一桩家庭纠纷事件时,郑女士将自己的遭遇全盘而出。

原来,郑女士在出差的飞机上邂逅了一名年长她16岁的“成功人士”杨先生,他们在飞机上聊得非常投缘,于是就互相留下了联系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经过几个月的联系,二人的关系从暧昧期过渡为恋爱期,就在郑女士以为自己获得爱情的时候,杨先生却告知她自己有妻有女。

郑女士在崩溃之后选择了分手,但却在杨先生的连哄带骗下选择顺从,因为她相信杨先生总有一天会娶自己的。

和杨先生发生这段地下情后,郑女士的工作生活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她辞去了在北京的高薪工作,并从北京搬到了杭州,只为离杨先生更近一点。

“他好像变了一个人一样”郑女士说道,当她满怀欣喜地对杨先生说自己怀孕了,对方却突然冷漠地让她把孩子打掉,并说自己还是更爱妻女,无法割舍对她们的感情,决定回归家庭,不再继续这份地下情。

但郑女士却表示,自己一定要将孩子生下来。令她感到寒心的是,杨先生再也没有管过她,甚至都不给孩子打抚养费。

即使郑女士多次恳求杨先生去看看自己,都没有结果,于是她不得已选择舍命跳西湖,只为引得杨先生的关注,可是到最后,杨先生还是不离婚,也不认孩子。

于是,郑女士只好找到了栏目组,希望栏目组能够帮忙。

听到郑女士的诉说后,栏目组准备帮助孩子争取到应有的权利,于是,他们找到了杨先生的住所,当工作人员到达杨先生的小区时都惊呆了。

郑女士租的房子竟然和杨先生的家是一个小区,两人竟然敢在妻子的眼皮子底下偷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孩子是她扎破避孕套怀的!”杨先生咆哮道,工作人员刚刚提到郑女士和孩子,杨先生就已经控制不住情绪,可想而知他有多么恨郑女士,这让大家都懵了。

按照郑女士的说法,杨先生是一个世纪渣男,但此时的杨先生却是一脸委屈。

接下来,工作人员继续了解情况,在杨先生的诉说中,郑女士是一个充满心机的绝世恶人,虽然只有二十多岁却心机满满,时刻布下陷阱等着杨先生跳进来。

据工作人员的核查,最终发现郑女士一直打着抚养孩子的幌子,想要更高的抚养费。

之前,法院判杨先生每月支付抚养费2000元,可郑女士嫌少,便不停地闹,希望能一次性付清100万元,诸如此类的事情还很多,每次的说辞都不同。

就连杨先生的妻子都知道他们的事情,也不以为然。

郑女士第一次遇见杨先生时,以为杨先生如他所说那样是个有钱人,就一门心思想要嫁进豪门,才有了接下来的事情。却不曾想杨先生是个普通人,算盘落空了,只好出此下策。

这就是郑女士的下场,为钓富豪扎破安全套,最后只能做个单亲妈妈,不仅害了自己,还害了孩子。

为什么有的人明明很优秀还愿意做别人的情人?

1、追求自我满足感

世上没有完美的人,有些人明明自身很优秀,却愿意做别人的情人,这种行为就连她们自己也说不明白。

但在心理学上,她们的这种行为可能是为了追求自我满足,同时也是为了精神世界的充实,和肉体上的欢欲。

她们在事业上已经获得了成功,所以想要感受被爱的感觉,但在生活中又找不到和自己契合的单身者,所以才会选择做别人的情人。

并且她们非常看重爱情,认为爱情至上,当已婚男士对她们示爱并表示她们是唯一时,她们就会选择相信并快速坠入爱河。

2、认为自己能够上位

还有一部分愿意做情人的女人,是因为她们觉得做情人只是暂时的,总有一天对方会离婚,让自己上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她们天真地幻想着对方将自己视作唯一,自己在对方心中是不可替代的,但殊不知自己只是“情人”身份,对方只会用甜言蜜语拖住她,并不会真心为她考虑。

试想一下,真正爱你的人会让你当有妇之夫的情人吗?有多少人愿意放弃自己多年付出的家庭?如果非要逼他们做出决定,最大的可能就是放弃情人。

3、为达目的,各取所需

不乏有人做情人是为了物质,贪图对方能带给自己梦寐以求的奢侈生活。

虽然自己也很优秀,但要想尽快“更上一层楼”,只能通过这种捷径。她们很好地诠释了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只考虑能否满足自己的需求,不在乎是不是打扰了别人的家庭。

只要做了有妇之夫的情人,破坏了别人的家庭,就会永远被人唾弃。

这样的人无论多么优秀都是自私的,因为她们只顾满足自己的私欲,完全不顾别人的生活,就算是真爱也不会得到祝福。

不要妄想用孩子当筹码上位,不管这种方式能否成功,孩子都是无辜的,他不是因为爱被带来这个世界,而是因为能牵制住对方。

孩子对你而言不是爱的结晶而是工具人,这对孩子而言太不公平了。最后,我想呼吁大家,好好做人,学会承担责任,为自己的行为买单。

- The End -
作者 | 翩鸿
参考资料:
Wilkins, R. and Gareis, E. (2006). Emotion expression and the locution “I love you”: A cross-cultural stud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 30(1), pp.5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