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出过2个“屠人”过万、满手鲜血的和尚,分别奠定洪武、永乐两朝盛世。

一个被尊为“太祖”,谥号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就是大名鼎鼎的朱元璋。

另一个,却被骂是嗜血“黑袍妖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人就是儒、释、道、法、兵、医、纵横无一不通的姚广孝。

14岁遁入空门,63岁屠尸百万,66岁位极人臣。

明朝前期唯一一个配享太庙的文臣,朱棣对他言听计从,因此没当过宰相,却有“黑衣宰相”的称谓。

有人评价他是“一怒而诸侯惧,安居则天下息”的大能,真正做到以天地做棋盘,以众生做棋子。却为何在身后,被骂为嗜血妖僧?

姚广孝出生在一个土郎中世家,爷爷、父亲都是走街串巷,给人看病的土郎中,家境还算殷实,也有家产可继承。

但姚广孝自小“古怪”,14岁主动出家为僧,游历天下名寺。在嵩山寺,遇相术奇人袁珙。

网图,侵删

袁珙,《柳庄相法》的作者,《柳庄相法》是奠定后世相术基础,最重要的著作之一。

曾游海外洛伽山时,遇异僧别古崖,授以相人术。据说,其相人之法,以夜中燃两炬视人形状气色,而参以所生年月,百无一谬。

袁珙一见姚广孝脸庞,急切切前行2步,凑近观摩,口中啧啧称奇。点评姚广孝,

虽是号称“慈悲为怀”的僧人,却“形如病虎,性好杀伐。”

普通人听到这种评价,不说拂袖而去,多少心中郁郁,姚广孝却拍掌、大喜,认为这说明,他未来必能一展抱负,成就伟业。

姚广孝14岁入空门,遍阅佛家经典之后,觉得不足以穷尽天下学问,居然跑去跟随道士,学习阴阳术数。他的老师叫席应珍,也是当代名人,号称

真籙丹法,无不洞晓。兼涉儒典,尤精于《易》。释典方术,皆能旁通。

后游历天下,求学于多位名师,儒、释、道、法、兵、医、纵横

可说诸子百家,无一不悉心钻研,学得一身左右天下的阴阳谋略。

学成之时,却正值洪武盛世,没有施展谋略的机会。

姚广孝等啊等,等到48岁,另一位雄才伟略、满手鲜血的和尚——只比他大7岁的朱元璋,已当了足足15年的皇帝,都没等到属于他的机遇,只能隐忍、苦待。

直至公元1382年(洪武15年),和朱元璋一起打天下的马皇后病逝。朱元璋下令挑选高僧,随侍诸位王爷祈福,姚广孝才被举荐给燕王朱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之后十几年里,这个和尚随侍朱棣左右,主要工作,不是广施佛法,而是日日怂恿朱棣造反。

姚广孝跟随朱棣前往北平,任庆寿寺住持,朱棣对他青眼有加,得以经常出入燕王府,与朱棣密谈,旁人都要退避。但,仍没能说服朱棣造反。

当时国势蒸蒸日上,国主既雄才伟略,还是朱棣父亲,这,给3个胆子也不敢造反。

直至明太祖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朱元璋死,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朱棣也同样不愿造反,叔侄相残,名不正言不顺,分分钟翻车,留下千古骂名。

可不造反不行了。

建文帝亲政,为强化权力,磨刀霍霍向叔王。为削弱朱棣权力,建文帝先是在北平周围及城内部署兵力;又以防边为名,把朱棣的护卫精兵调出塞外戍守。

此举无异于,脱掉朱棣衣服,把刀架到他脖子上。

朱棣走投无路了,要不,任之宰割,要求活路,就只能造反。

在姚广孝鼓动下,燕王朱棣于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打着“诛齐黄,清君侧,靖国难”的口号,发动“靖难之役”。

此时,姚广孝63岁。

靖难之役中,朱棣屡攻不下济南,险些打道回府。

网图,侵删

姚广孝提出一个险招,绕过济南,采取大迂回大纵深大包围战略,直取南京。最终以弱胜强,攻下南京。

类似的战略战术,中国历史上共出现过三次,每次都颠覆了天下格局。第一次就是蒙元灭宋,而第三次,是解放战争。

建文四年(1402年),朱棣在此计帮助下,伏尸百万,攻克南京;建文帝失踪,朱棣即位,成为大明王朝的君主,姚广孝66岁,受封为太子少师,实现了纵横天下、一代帝师的抱负。

古往今来,多少开国功臣成怨鬼。远有汉高祖夫妇,计杀韩信,近有明太祖两兴大狱,诛连万人,开国功臣屠戮殆尽。

但姚广孝以84高龄善终,死后配享太庙,追封谥号。

66岁前挑动战争,屠尸百万,66岁后位极人臣,享尽荣华,却不受反噬。

他怎么做到的?

装和尚!

上朝时候穿官服,一下朝回家便立刻换上僧衣。衣食住行,都以僧人的苛求自己。

朱棣曾下令要他蓄发还俗,还赠送了2位美人给他。姚广孝叩头谢恩,乖乖把2个美人领回家中。

几个月后,朱棣悄悄把美人叫过来一问,姚广孝连小手都不肯摸一下。

朱棣赐予他万两黄金,姚广孝就趁到湖州赈灾时,将黄金全都分发给宗族同乡。

不近女色、不留财帛、一心求佛,这样的人,可能造反吗?朱棣遂放下心来。

姚广孝帮助朱棣成就帝业后,在文化风水建筑多方面,都有所建树。

参与编写《永乐大典》,

为了驳斥程朱理学中的反佛言论,还写了一本《道余录》,是佛教史上重要的著作,

以及参与了明朝迁都工程,协助北京城的格局设计等…

据说朱棣知道姚广孝精通风水之术,曾问姚广孝,皇家园陵选址如何,能埋葬朕几代子孙。姚广孝当时回答:“此地山间明亮广大,藏风聚气,可以埋葬皇上的万紫重孙。”

朱棣听了非常高兴。

明亡之后,有人想起这句话,才明白是句“话中话”,万紫重孙”是在告诉明成祖朱棣,到了重孙子崇祯皇帝,明朝就灭亡了。

结语

姚广孝谋术无双,目光高远,低谷时能坐上数十年冷板凳而不气泄,机遇出现时,能敏锐攀劳朱棣,苦熬16年仍咬定不放;功成后,又能舍下钱权色三欲,退而保身。

其才能智慧,可与诸葛孔明、刘伯温比肩,死后却被骂为“妖僧”。

因为他的首要功绩,是挑动叔侄相互征伐、伏尸百万、百姓流离,大义有亏,故此承受骂名。

难道没有姚广孝,就没有靖难之役,流血千里?

1901年9月7日,李鸿章代表清廷与11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给中国人民带来空前灾难的不平等条约——《辛丑条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签约60日后,李鸿章呕血而亡,死亡时“目犹瞠视不暝”。

由于赔款数目庞大,民不聊生,李鸿章背上“卖国贼”之名,受无数犬儒之口诛笔伐。

难道没有李鸿章,便不会有辱国条约?

观其时之国势,八国饿狼压境,签约势在必行,没有李鸿章,也有张鸿章。就如靖难之役,朱棣的求生之战,没有姚广孝,也会有其他谋士大力促成。

为此背负骂名,不可说不冤枉。

但背负骂名又如何?

在亿万人如尘埃的历史长河中,有几人的名字,能被记忆,能受后世议论,被后世屡屡提起?!李鸿章、姚广孝生时位极人臣,成就伟业,死后,亦是史书之上的璀璨华章。

好儿郎自当逐鹿四方,自尘埃中脱颖而出,成就一番伟业,何惧闲杂人等,张口就来的疏狂之语。

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举天下人而恶之,斯可谓非常之奸雄矣乎。举天下人而誉之,斯可谓非常之豪杰矣乎。

虽然,天下人云者,常人居其千百,而非常人不得其一,以常人而论非常人,乌见其可?故

誉满天下,未必不为乡愿;谤满天下,未必不为伟人。

——梁启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