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国大大小小的军阀中,大多数都被蒋光头收拾得服服帖帖没了脾气,唯一有实力敢和蒋光头叫板的,也就是桂系的“李白”了。蒋中正一生三次下野,其中两次是“李白”二人的杰作。难怪他曾说:其它军队是皮肤病,痒起来擦点药就好了,只有桂系是心脏病,发作起来要人命。

不说大家也知道,蒋公眼中的“李白”,正是桂系军阀中的李宗仁和白崇禧,这两人一个精于政治,一个擅长军事。特别是白崇禧,不仅被人誉为“小诸葛”,抗战时连日军都称其为战神,可谓名噪一时。

人们不禁好奇,白崇禧的“小诸葛”和“战神”的称号,究竟是怎么得来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白崇禧)

一、少年倔强露锋芒。

1893年,白崇禧出生于广西临桂县南乡会仙圩山尾村,在五岁那年他进入私塾,师从名儒白莲洲学习。当时这个班里有一个姓毛的大龄学生,常仗着身高力大欺负人,还勒令同学每月定期向他进贡食物、金钱。如若不从便拳脚相加,白崇禧欲惩恶扬善。但苦于自己年小体弱,只能考虑智取。

一天放学时,白崇禧趁毛氏下台阶时,在后面用力将其推倒,致使对方全身多处摔伤,此后这个不良少年,再也不敢欺负同学了。

1908年,白崇禧考入广西陆军小学,和李宗仁成为同班同学,建立了很深的友情。在此后漫长的军旅岁月里,两人团结协作,开创了桂系军阀的辉煌。

辛亥革命后,所有的英雄狗熊都跳了出来,想要浑水摸鱼捞取好处,白崇禧和另一儿时朋友黄绍竑也拉起了一支队伍。但白认为二人资历尚浅,于是推举二人的学长李宗仁做大哥,李欣然应允。

等到势力壮大地盘稳定后,黄绍竑认为李宗仁已经没有利用价值,于是想把他踢出局,由才干谋略更为突出的白崇禧取而代之。

但白崇禧却看出了黄绍竑鹤蚌相争渔翁得利的心思,于是推托道:洪秀全和杨秀清是广西人中,事业做得最大,但由于内讧导致失败,我们事业远不如洪杨,为何要学他们自相残杀呢。

李宗仁听到这话后感动不已,从此两人关系日深情同手足,而和白崇禧一起揭竿创业的黄绍竑,慢慢就靠边站了。

(李宗仁)

二、一统广西小诸葛。

1924年,以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为代表的新桂系组成“定桂讨逆军”,向陆荣廷、沈鸿英的老桂系开战,力图统一广西,31岁的白崇禧担任前敌总指挥。

虽然陆荣廷和沈鸿英的兵力,要远多于讨逆军,但二人却水火不容互不买账,这就给了对手各个击破的机会。

陆荣廷下野后,他的军队大多投奔沈鸿英,白崇禧的兵力只有对方的一半,沈鸿英决定先发制人,分三路向李、黄、白同时进攻。白崇禧以一营兵力对抗对手一个师,在坚守两昼夜后,和李宗仁的援兵里应外合,击溃敌军。并乘胜连克柳州、桂林,输得口服心服的沈鸿英称他为“小诸葛”,此后这一美誉迅速传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台儿庄战役)

三、抗日封神美名扬。

北伐战争开始后,白崇禧两次击败孙传芳,赢得出师大捷。龙潭战役更是使他威名远扬。谭延闿对其推崇备至,称他“指挥能事回天地,学语小儿知姓名”。此后他又轻松击败奉系军阀,成为完成北伐第一人。

白崇禧北伐中的所向披靡,让盘踞东北伺机灭亡中国的日本军界大惊失色,部分日军以战神称之。卢沟桥事件发生后,白崇禧响应国家召唤,从广西奔赴南京。次日的日本报纸标题写道:中国战神莅临南京,两国大战不可避免。

淞沪会战爆发后,国民政府不顾白崇禧持久战之建议,尽遣精锐倾巢而出,致使主力伤亡惨重,大有全军覆没之势。生死存亡之际,白崇禧临危受命,前往一线亲自指挥。在延缓日军进攻的同时,成功保住了国军的有生力量,粉碎了日本“三个月消灭中国”的狂妄计划。此战之后,白崇禧的战神名号传遍日军上下,还被日军列为头号战争罪犯。

徐州会战打响后,“李白”再度联手,在台儿庄创造了对日战争的首场胜利。1939年,白崇禧亲率15万国军,与素有钢军之称的日本坂垣师团于昆仑关激战。10万日军被两次击败,被日本军界誉为“军中之花”的精锐21旅团遭到全歼,旅团长中村正雄被击毙。

此后,日军伤亡最大的武汉保卫战,以及令日方胆寒的桂林保卫战,都有白崇禧的身影,他因此成为令日军最为害怕和仇恨的国军指挥官。

但是由于政治原因,部分媒体长期以来,对白崇禧多有抹黑,淡化他的北伐和抗日功绩。甚至拿一些以讹传讹的杜撰刻意嘲设,还把“小诸葛”和“战神”的美誉,说成白崇禧自吹自擂。

根本原因,是他在解放战争时期,站在了历史对立面,不仅令人民军队吃了不少苦头,还拒绝劝降追随蒋中正撤逃台湾。

评价一个人,最为中肯的,是要看他的对手怎么说。抗日战争中,白崇禧被日军称为中国战神。解放战争中,他曾两次战胜我军战功第一的林彪。所以1949年在接受苏联作家西蒙柯夫采访时,林彪说:我认为白崇禧是国民党军将领中,最有才干的一个。

由此可见白崇禧“小诸葛”和“战神”的称号,绝非浪得虚名。

(参考资料:《白崇禧传》《八桂骁将——白崇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