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军号一响,热血青年来自五湖四海。军营里,结下深厚情谊。年轮转动,军旗仍在飘扬,老兵却已分散大江南北。只因山河阻隔,通讯不便,住址迁移,战友失联,成为遗憾。

3月1日,退伍老兵陆金明(现名陆锦明)希望帮助寻找他的战友李伟民。相关信息整理如下,希望您能帮忙转发,通过爱心接力,帮助他们团聚。

姓名:李伟民

籍贯地:江苏省高邮市(扬州市代管)

入伍时间:1976年春季

退伍时间:不详

出生日期:1948年左右

部队信息:南京市中央门外安怀村83487部队二连

2021年3月1日,退伍老兵陆锦明在电话中表示,自己和战友已经失联五十三年,已到古稀之年的他,并不甘心就此与战友李伟民失联,想要借助网络的力量,将战友寻得,与他共同叙旧,回忆往昔的峥嵘岁月。

陆锦明入伍之前本是一个农村的放牛娃。他平常的生活就是放牛,躺在树荫下看着牛吃草、喝水,然后等到日暮西沉,便将牛赶回牛栏。这样悠闲的田园生活对于一个年轻的热血青年来说太过于沉闷无聊。陆锦明心中清楚,这并不是他向往的生活。因为他一直怀揣着一个梦想,那就是当兵入伍。

当时关于军队和军人的宣传更是坚定了他的信念。无论是《董存瑞》、《红日》这样的影视剧,还是随处可见的大红色的宣传标语,都让他这颗年轻的心躁动不已。据他说,他从小是看着雷锋的英雄事迹长大的。他一直将这位为人民服务的军人当作自己的榜样。“我到现在接孙女放学的路上,看到学习雷锋的标语,还是会停下来看一看。”

为国家冲锋陷阵是当时热血青年的共同追求,从小对军旅生活的向往以及报效祖国的志向,让这个青年人认为,自己理应履行身为公民的义务。当时的陆锦明每天都能听到广播中号召参军的口号,张贴的征兵宣传标语更是随处可见。陆锦明告诉我们,当兵入伍是那时候每一个年轻人的梦想,对全家来说都是一件光荣的事情。

其实早在1968年,16岁的陆锦明就向当时的村领导提出了自己参军入伍的申请,但却因为年龄太小,不符合规定被驳回。他心心念念着这件事,终于到了1972年,陆锦明成年,他怀揣着保卫祖国的信念,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报名参军入伍,成为了一名新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年轻的陆锦明)

经过四年的训练后,他已经成为了一名对部队十分熟悉的“老兵”,按照组织的安排,他自然要承担起训练、带领新兵的职责。“当时部队领导调我去任新兵连班长,就是这一年,1976年,李伟民新兵入伍,我是带他训练的班长。”

经过三个月后,陆锦明带领班级顺利完成新兵训练任务。最后一天早上,各部队的领导和分部主管首长到达新兵连队。朝夕相处了三个月的战友即将面临分离。分兵点名开始,所有人都怀着忐忑的心情,不知道自己前路在何方,也舍不得已经建立深厚友谊的战友。“我班的李伟民和李成芳分在我们的83487部队,幸运的是他们俩位又被分在机关驾驶班学开汽车。”就这样,陆锦明和李伟民又被分在了一起。

之后陆锦明回到了二连修理班,他和李伟民的营区近在百米之内。他们早晚相见,一起吃饭聊天,可以说是无话不谈。很快这一年的老兵退伍后,李伟民被调三连雷达库开大货车。百米的距离变成了两公里。“当时也没有代步的工具,部队生活又很紧张,我们的见面就少了起来。”

到了1978年4月初,李伟民面临着退伍转业。临走的那天,李伟民奉命开解放牌大卡车送退伍老兵到南京西站搭乘火车。昔日情谊深重的两位战友,在站台上紧紧握手,泪流话别,回家后常联系的话不知说了多少遍。陆锦明忘不了当时的情景,他的火车已经缓慢地行驶了起来,他探出车窗,朝着对方站立的方向招手,而李伟民也在站台下用力地向他挥着手。一直到陆锦明再也看不到他的身影,李伟民才转身离开。

由于当时的经济条件有限,也不能经常写信联系。陆锦明告诉我们,这一别四十多年过去了,回忆起来却好像就在眼前。他向李伟民战友喊话:“李伟民战友你还好吗?我们现在都退休了,也有时间来添加微信,回忆部队的美好生活和往事,共祝祖国万岁!”

如您有相关线索,欢迎联系我们!

来源:头条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