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文图源:《知否》《锦心似玉》,侵权请联系删除

很多人都说,《锦心似玉》和《知否》的设定很相似,一样的宅斗背景,一样的男主事业有成但家里有一堆事,一样的女主通透清醒拎得清。

但很有意思的是,在看《锦心似玉》的时候,我意外地发现了徐令宜和《知否》原著中的盛老夫人很像。

虽然身份背景甚至性别都各不相同,但他们在性情和性格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

01

忌“贪”

《知否》原著中,最初盛老夫人是在经历了岁月的蹉跎之后,以很清冷孤傲的面貌来面对世界的。

但不可否认的是,盛老夫人是个面冷心热的。

她曾经受故人(只在闺中见过几次面的)所托,照顾故人之女林姨娘。

盛老夫人尽心尽力,却不知道养在身边的姑娘心思极多——林姨娘因为经历了家道中落的逃亡日子,不愿意再重蹈覆辙,嫁个穷困书生,于是选择暗中和盛纮有了首尾,甚至在怀了长枫之后,哭求着要进门。

这时候,盛老夫人才看透林姨娘的真面目,才看透了林姨娘内心深处的贪婪。

她冷了心,不接受林姨娘的任何示好,也对林姨娘的子女有了防备心。此后,不管林姨娘如何哭求,甚至想尽办法想把墨兰送到盛老夫人身边教养,盛老夫人都不再理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相比于林姨娘和墨兰,明兰是最不贪图什么,反而最愿意站在盛老夫人的角度,替盛老夫人的未来着想的人。

就像和盛老夫人回老家探亲的时候,盛老夫人开了自己的箱子,给了明兰很多玉饰首饰,还在明兰真心的推拒之后说:

你心明眼亮,能不贪图银钱,祖母很高兴,这些物件给了你,也不枉了。

很有意思吧,你要太多我不理你,你不要我偏给你。

究其原因,是因为盛老夫人深知,贪婪会生妄念,而生妄念之人常常会铤而走险,做出好多不可控的事情。所以,这样的人不可交。

因此,无论林姨娘和墨兰再怎么示好,她都冷眼瞧着,不愿给她们接近自己的机会。

《锦心似玉》中的徐令宜也和盛老夫人抱着差不多的想法。

他自己立身正,不贪婪,也厌恶身边人贪婪。

因此,徐令宜会在看到乔姨娘穿了不属于自己品级的蜀锦做的衣服时,直接质问:“你可知五毒心。”还让乔姨娘别再穿不属于她的东西。

而在得知十一娘拒绝了文家的示好和送礼之后,他也欣喜异常,不仅从账房支取银两送给十一娘,还抓心挠肺想着怎么和十一娘实现先婚后爱,尽快“体面”。

而十一娘,只是因为自己“不贪”,就得到了乔姨娘谋算期许了很多年,都未曾得到的东西。

02

期待被理解

知乎上有个问题:被理解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有人答:

这也不过就是——
你说,我没睡。
他说,我醒着。
接着你们开始谈天说地,你对他倾诉衷肠,他时而严肃地说几句大道理,时而玩笑地打几句诨。他总能让话题不沉重,总能让你安心倾诉一切,也总能听着你渐渐缓而沉的呼吸,笑骂一句,总算折腾完了。

徐令宜一直就很渴望这样的感情。

可遗憾的是原配元娘和他没有情,只有分,句句不离儿子,话里话外都是利益。

其他妾室更是话不投机半句多。

他心忧难民,她给他送一碗价值连城的汤;他想谈画放松一下,她一脸茫然,不知所云;他想听听琴,她却非要拉着他聊感情。

徐令宜只能找了理由逃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诚然,他是个事业咖。但他好歹也有正常的情感需求。只是家里没有人看到他的情感需求,自然也没有人能理解他的情感需求。

好在十一娘出现了,她对他说信任,说相信以他的人品,不会把孩子放在外面这么多年。

而也就是这样一句简单的理解,早已胜过千言万语,直击徐令宜的内心。

有些人白首如新,有些人倾盖如故。大概就是这样吧。

而盛老夫人也是如此。她高傲且寂寞。在明兰养在她膝下之前,她冷清地生活了很多年,吃素念佛,心如止水。

可就是这样一个人,却因为明兰的一句话,开始吃肉,改变自己的生活状态。

对此,原著是这样描述的:

盛老夫人:你又为什么愿意来?我吃素,这里可没肉吃。
明兰:不吃肉打什么紧,能安心吃饭就好。
童音稚稚,余意怅然,老太太看着小女孩一会儿,然后也摇起头来,搂着明兰叹气道:“只剩一把骨头了,还是吃肉吧。”其实老太太心里的话是,她们都一样。

人有的时候很固执,因为心里的一点纠结,会自己把自己锁住,不愿意去靠近别人,也不接受别人的靠近。

但更多的时候,人是充满期待的。如果有一个可以理解自己的人出现,人也会愿意快速收起浑身的刺,把最柔软的部分放出来。

真心相对,温柔以待。

那如何才能做到理解呢?

自然是以真心换真心,不带私心,不带利益的方式,用“同理心”去理解,用诚心去相交。

03

心正

《知否》原著中,我对一段话非常喜欢:

遇事要把心放正,不可先把事情想偏了。心正,则心胸开阔,目朗心清。遇事要把心放正,不可先把事情想偏了。心正,则心胸开阔,目朗心清。

盛老夫人的心正。

她不是不知道那些算计人的方法和手段,她的心太正,想要在明处说理,却不料被人暗算,还失去了儿子。

她很痛,却不会忘记刻在自己灵魂深处的真善美,她不失本心,继续生活。

虽然痛苦,但心中安宁。

徐令宜也是差不多的情况。

从自身出发,他心正,所以眼里揉不得沙子,即使自身危机重重,也要为百姓着想,推进废除“海禁”。

而在对待他人方面,他不似盛纮那样宠妾灭妻,但后院依然很乱的原因,不在于他不懂那些算计,反而是他太懂算计。

毕竟,他可是在风云诡谲的朝堂之上,都能稳稳守住一席之地的侯爷。

可后宅之事繁琐,加上对母亲的孝顺,徐令宜无法拒绝母亲往自己身边塞人,而出于对元娘的愧疚和亏欠,让他对不触及底线之事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可面上不说,不代表可以改变心中不喜的情况。

他的心把所有“心不正”的人打上了记号。他希望自己能看到她们的改变,可却在一次次失望中,和她们越来越疏远。

说到这里,相信你也能够看出来,很多时候,一个人在表面呈现的状态,只是内心无数次纠结,甚至是经历了无数次希望和失望后的结果。

看似偶然,实则藏着必然。

很现实,很无奈。

但祝愿看到这里的你,不经历像盛老夫人和徐令宜之前那样的纠结,就可以收获他们之后在遇到明兰和十一娘后的幸福。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