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月5日是24节气中的惊蛰,春雷始鸣,春耕开始。在这孕育希望的时节,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今天正式拉开帷幕,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万建民在会前的“委员通道”上自豪地说,这几年,我们的大米品质越来越好。我们选育的粳稻品种,可以媲美日本越光稻,部分籼稻品种跟泰国香米相当。科学家还选育出功能稻米,比如适合糖尿病人食用的低降糖大米等,这些都是种质科技的力量。

粮食安全和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主播给大家算笔账:我国粮食产量连续6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14亿中国人人均粮食占有量已超过470公斤,高于国际公认的400公斤粮食安全线,特别是作为口粮的稻谷和小麦,多年产量大于消费量。咱们大家伙可能也有感受,任何时候都能比较自由和方便地买到大米和白面,说明我国的粮食是绝对够吃的。

保障粮食安全,种子是关键。老百姓要“吃得饱”“吃得好”要靠好地好种产好粮。经过五年来的育种科技攻关,良种对我国粮食增产的贡献率在口粮上已经达到54.85%,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6%以上,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过95%。毫不夸张的讲,“中国粮”主要用上了“中国种”。

当然,我国种业在一些品种、环节和领域还存在短板和弱项,比如大豆和玉米的产量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然有比较大的差距,部分畜禽种源仍然依赖进口。中央及时部署打好种业翻身仗,我们正在进行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引导种业科研创新,培育优势种业企业,建设制种基地等,相信通过一系列措施的实施,我国种业一定能够打个翻身仗。最后,主播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目前,国家作物种质资源库正在加紧建设,新的种质库今年建成后可保存150万份种质资源,保存能力位居世界第一。

三农快评——从三农角度看问题

聚焦“三农”领域大事、要事、急事、难事,权威跟踪“三农”领域热点、焦点、难点、重点话题,独家解析“三农”新闻事件,认真寻找新闻第二落点,用有速度的关注、有高度的站位、有态度的表达、有温度的关爱、有深度的见解回应社会关切。

作者丨中国三农发布评论员

编辑、责编 | 康轩山

主编 | 蒋琳 监审 | 钟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