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05年9月,贾平凹与母亲在书房

先说观点:不管你们怎样认知,我喜欢贾平凹散文远胜过他的小说。他2000年之后的小说可能是因为探索,充满着神秘主义,没了《浮躁》的清新自然。

贾平凹的散文,语言平实,娓娓道来,不经意间就把你带入进感人的情绪中,尤其是他祭奠父母的文字,读来眼睛湿润。

今天想说说他关于母亲的文字。

贾平凹已届古稀,作品很多,名作不少,而引起共鸣的文字,大都是他的散文,尤其是写母亲的散文。关于母亲,他写过《我不是好儿子》、《写给母亲》、《贺母寿》《父母在,故乡在》等,贾平凹用平实的语言,描写生活中琐碎小事儿,却把那种对母亲浓浓的感恩与深深眷恋写出来,穿透了纸面,冲击着每位读者的心灵

贾平凹母亲周小娥,是那个时代千千万万个农村妇女中的一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贾平凹母亲周小娥,是那个时代千千万万个农村妇女中的一个。

是的,周小娥大概生于1927年,一生大部分都生活在乡下,没啥文化;如果去西安儿子家不算出远门的话,那么她一辈子基本上没出过远门,也没坐过飞机。生性善良质朴的她,待人诚恳,不善于说话。

一个没有文化的农村妇女怎么看待儿子的写作呢?自然看的是儿子写作时的样子,譬如,坐在那里不动,思考时长时间望着一个地方,或者眼睛不停地眨动。

对于儿子一直一直在那里写呀写,她很不理解,说:“世上的字能写完?!”

唐代“诗鬼”李贺曾经有一个习惯:天亮时骑着马出门,马屁股后头搭着一个书袋,李贺每每有奇思妙想,赶紧写下来,放入身后的书袋中;晚上回家,整理书袋里面写下来的绝妙好句。李贺母亲看到那么多的纸张,心疼地说:“我儿这是要把心都呕出来吗?!”

贾平凹母亲不懂诗,也看不到儿子写的散文和诗歌,但她和李贺母亲一样,心疼自家的儿子。

另外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节俭:不管是在城市还是农村,炒菜不能放油太多,灯不能太亮,东西用旧了也不能扔……有钱了,总是一卷一卷藏起来,塞在墙缝里,或是床下的破棉鞋里,末了,可能被老鼠拉去了,或是糟蹋了,自然免不了一场哭。

再一个就是勤劳,闲不住,白天去生产队出工,晚上还要做家里的活儿。家里永远有做不完的活儿,吃的喝的之外,还有针线活儿,譬如,全家人的新衣服,都是有空闲就缝制;过冬衣服,棉花还要垫得极厚。干不动针线活了,就帮着儿女带孩子;对孩子又特别溺爱,自己从来不打孩子,也不让儿女打骂孩子。

说这么多,总结起来其实就一句话:她是中国千千万农村劳动妇女中的一员,有着她们都有的特点。

贾平凹父亲走得早,1989年就去世了;他父亲去世后,作为长子的他又很忙,对母亲的照顾不是很周到细致,面对母亲,他说:我不是个好儿子!

贾平凹父亲去世后,他的母亲先是跟着他妹妹生活,他离婚后搬到西北大学住,就把母亲接到身边,和他一起生活了14年。你可能想象不到,在老母亲生日时候,贾平凹率领一帮晚辈,给老母亲磕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贾平凹给老娘磕头

2010年,贾平凹母亲因病去世,三周年之际,贾平凹写了《写给母亲》,一次来怀念他逝去的老母亲。语言至平至淡,感情至真至诚,读来让人心弦触动涕泪沾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贾平凹在母亲的葬礼上

自从贾平凹父母都去世后,他便很少回丹凤棣花镇了。曾经有一个纪录片《文学的故乡》讲述贾平凹和故乡的情节,后来据此成了一篇文章《父母在,故乡在》。在纪录片里,贾平凹说:我母亲这人没有文化,就是一个农村妇女,但是她记忆力特别好。《秦腔》、《古炉》的好多细节、人物关系都是和我妈说话的时候知道的。因为我妈对我们整个村子特别熟悉,农村人平常就是关注到这么多人,谁家干了什么东西她都知道,《古炉》里面给我提供的东西特别多。

纪录片《文学的故乡1》,讲述贾平凹故乡的故事

贾平凹父母之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