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国足球终于走到了一地鸡毛的地步和局面,在职业足球领域最近发生的最大的事件,就要数有着二十多年历史的天津泰达(津门虎)俱乐部解散,和去年的中超冠军江苏苏宁停止运营了,一支联赛冠军球队在夺冠第二年竟然停止运营了,这是何其魔幻和讽刺的奇景!归根结底这一切都跟足协近几年各种朝令夕改的政策,尤其是“中性名”政策有着直接的关系!这时候,在相关足球报道下面就有很多看热闹的人,轻飘飘地站着说话不腰疼的评论说:“不破不立,早破早立!中国足球,推倒重新洗牌,亡羊补牢,犹未为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我看来,这是无知又恶毒的风凉话!我国足球以目前情况来看,“破”是肯定“破”了,但是“破”了之后怎么“立”?谁出钱“立”?靠“信仰”去“立”吗?还是那些说这种风凉话的人出钱去“立”?此时此刻我想起了一个颇为讽刺的笑话:

记者:你愿意为灾区捐献1亿元钱吗?

某人:我愿意捐献1亿元!

记者:那你愿意为灾区捐献一头牛吗?

某人:我不愿意!

记者:为什么?

某人:因为我真有一头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足球上世纪九十年代职业化之前是所谓的体工大队的模式,然而这种模式是那个年代的特殊产物而已,在如今高度市场化、物质化、资本化的时代,想要再重启体工大队模式是不可能的了,因为这需要投入比过去十年金元中超时代更多的钱!那个年代的体工大队模式由国家来买单,现在重启体工大队模式,谁来买单?那些嘴上喊着“不破不立”的人来买单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有人说,应该学习欧洲足球先进国家的做法和经验,靠俱乐部周边,和球迷会员制等方法来解决俱乐部收入问题,以此来抛弃赞助商,实现真正的“中性名”目标,建立百年俱乐部体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说这种话的人,我只能认为其脑子进水了!拜托,那啥不一样好不好!我国球迷有多少有条件坚持大部分比赛都去现场看球的?又有多少球迷愿意掏钱买球队套票意愿的?又有多少球迷愿意花几百块钱买一件正版球衣的?又有多少球迷愿意花几百上千元买球队正版周边的?又有多少球迷愿意每年花数千元加入俱乐部会员的?大环境不一样好不好,欧洲那一套在我们这里行不通的好不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破不立”?不是说我国足球现在不该“破”,而是“破”了之后很长时间内根本不可能“立”得起来!本世纪头十年是我国足球的“黑暗十年”,但那十年最起码球员的能力水平还是有的,如今因为那十年导致的青训断代,造成了现在我们的球员能力水平远低于那个“黑暗十年”的水平。所以,可预见的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足球的境况将会比本世纪头十年更加糟糕!假球、黑哨的时代将会卷土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