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代妃子如何上厕所的问题,伺候过慈禧的一位宫女的回忆给我们呈现了许多细节,由此种种,人们所能看到的只是封建特权阶层的穷奢极欲,若要往前追溯,我国使用马桶的时间恐怕要早到上千年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古代妃子是如何上厕所的?

曾有人专门听这位慈禧身边的宫女讲述过她在宫里见闻的点点滴滴,由于紫禁城建筑主要为砖木结构,历朝历代一直严禁烟火,就算是到了冬天也不许烧煤和劈柴,但北方的冬天太冷,总不能靠一身正气取暖吧,所以,工匠们充分发挥出劳动人民无穷的智慧,将皇家居住的宫殿变成一个大暖炕,也就是将皇宫建筑悬空,在大殿下面修建一层类似于当今地下室的结构,每逢降温时,就将烧好的炭推入加热区域,进行供暖。

为了皇宫卫生,里面根本没有修建厕所,但宫里皇族、宫女、太监等好歹也得有上万人,这么多人的吃喝拉撒,卫生问题得解决啊,不然真就是垃圾堆了。于是,取暖用的碳灰就派上用场了,每次取暖用的碳灰存起来,宫女、太监上厕所的时候,解大手用便盆装炭灰,完事盖好,解小手则用便盆,粪便用恭桶统一搜集起来,再由专人定时运送到宫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权贵阶层上厕所则有些与众不同,以慈禧为例,一旦她令下“传宫房”,各部门就要开始忙碌了。先有宫女去传侍候慈禧叫起的太监(负责慈禧上早朝,起床、梳洗、早膳的太监),宫女回来,太监也跟随而来,太监将用黄云龙套住的宫房(马桶)恭敬地顶在头顶,送到寝宫门外,请跪安,再由宫女将请出来的宫房(便携旱厕)捧进更衣室。

与此同时,第二个宫女,马上从更衣室取出一块油布,垫在这个被捧进来的旱厕下面,旱厕放置平稳,放置完毕手纸就静待慈禧入座,由于她所使用的马桶是壁虎造型的,人直接坐在壁虎背上就可以方便。如何避免这所谓的一国之尊如厕时散发出不良味道的尴尬呢?

早有人在这个旱厕上极尽奉承之能事,他们在木质壁虎肚中铺有一层香木碎屑,见过猫砂吧,跟那个是一回事,粪便下去完全被香木包裹住。所以整个过程,在旁边伺候的宫女基本不会闻到什么异味,就算闻到也不会说出去,因为多嘴的,早就人头落地了。

等待整个放松身心的程序结束,又由宫女将这个旱厕捧出寝宫,太监再次用旱厕保护衣将旱厕包裹起来,捧到清洁处,取出粪便,清洗干净,再填充香木,准备下次使用。

这里不得不提一下,慈禧所使用的手纸,要按照今天的标准来说,算是湿纸巾,只不过用的不是无纺布。特权阶层的享受观总是令人咋舌,就连一张小小的手纸都动用了多道工序。起初宫女们将专用的大白棉纸裁开,往纸上喷上比雾气还细的水,纸张微湿、起皱,用铜熨斗(铜质容器里面装上炭火)轻轻过几遍,光是这样纸张柔软度还不够,还需要在熨过的纸张下面垫一层湿布,再用熨斗走个来回,方才做好,这样做的手纸,既平整又柔软,棱角分明,就算是当一次性用品,也被注入了灵魂。

而光绪帝用的就降了多个档次了,就是用常见的硬纸,揉揉就用(去硝之裱心纸),估计会有点刺挠。

在历史上关于如何正确上厕所可还真就闹出过笑话西晋大将军王敦当了武阳公主的驸马,新婚之夜去上厕所,刚进厕所,就惊呆了:这公主家的东西就是精致,连厕所都修得像宫殿一样,外观虽是好看,味道还是有点辣眼睛。大将军准备蹲坑的时候发现厕所里面有个漆箱,里面竟然装着些枣干,王敦心想,皇亲国戚果然讲究,做事简直不要太周到,还担心我上厕所费力气,特意放些大枣给我补充体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将军上吃下排,在厕所的臭味萦绕中愉快地吃完了那盒干枣,事情完毕,丫鬟端着一盘水,和一碗澡豆过来了,王敦更是惊奇,公主家礼仪果然别出心裁,上完厕所还送饮品,今后不知还要享多少福,当即端起澡豆就着水一饮而尽。丫鬟一看,笑得腰肢乱颤,原来那些枣干是用来塞住鼻子,抵挡茅厕中的臭气的,而澡豆就是豆粉加其他成分,功效跟现在的肥皂差不多,用来洗手的,想不到这驸马爷竟然将这些东西都吃了,丫鬟不笑才怪呢。

人类粪便的商业奇才

虽说在我国宋朝就出现了公厕,但一直没有什么太大的发展,直至清明两代依然没有形成标准化管理,就连京都也没有过多的公厕资源,要命的是还要收费,要是遇到真急的,根本来不及找厕所,当街就操练起来了。那时候的百姓,不光是人在街上拉,还把牛羊马粪全都弄出来了,公共场所成了垃圾站,且不说疾病,光那味道谁受得了啊。一直到清末,卫生情况才得以改观。

在公厕领域,明末清初的民间出了个生意经,一位老者有天进城,发现城里面的厕所居然要收费,忍痛出钱去体验了一把,见钱花得不甘心,就有点舍不得走,他在这个收费厕所附近蹲守了好几天,一番观察后才发现,来上厕所的人络绎不绝。就这样,一个新奇的创业项目在他脑海中缓缓升腾,蓄势待发。

说干就干,刚到家他就找人来挖坑,建起厕所来,又花了一笔钱给厕所来了个硬装,大白墙刷好,再挂点文艺作品啥的,甚至还托人给厕所取了个文雅的名字“齿爵堂”。当然,硬件都做好了,没有客源咋办,老人家找村里的秀才写了些厕所开业宣传海报——请大家来拉屎,大伙寻思着,我凭啥来你家拉屎啊?厕所光是免费还不够,他又搞了个,上门拉屎送厕纸。

就这样,让方圆几里的乡亲告别土坷垃、砖头、瓦块擦屁屁,改用柔软厕纸的公益事业旗帜悄然拉起。

厕所周围青山绿水,壁画有山有水,关键是还免费,大伙再也不用被土坷垃刺挠了……来拉屎的人多了起来,甚至有些妇女也慕名而来。当然,厕所男女共用不成体统,老者又建了几个女厕。

可能大伙就奇怪了,他厕所免费还送厕纸,用啥赚钱?

原来人家早就计划明白了,大粪可以卖钱啊,中国最不缺的就是农民,将大粪卖给他们,稳赚不赔。天长日久,细水长流,这得赚多少钱啊。

古人上厕所如何擦屁屁?

上厕所就涉及到用什么擦屁股,古代不像今天有手纸和智能马桶,然而,这些在劳动人民的智慧面前都不算事,我国常见的是木片或竹片,放锚完毕,用来剐蹭即可。

直到某一天看过古人用的屎橛子之后,幡然醒悟,原来他们在数千年前就已经施行环保主义了,我等实在惭愧。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用竹片,有些人选择了更亲近自然的方式,就地取材,鹅卵石、瓦片、土坷垃甚至是树叶都被纳入到拉屎大业中来,有些地方也用玉米棒子……

其实,拉屎的文化,不光在中国蓬勃发展,在国外也意外诞生出了截然不同的“艺术形式”。

在古罗马,公共厕所成了人们最重要的的社交场合之一,如果你看到过他们的厕所遗迹,一定会惊叹,原来他们已经走在了历史的前列,多么复古的聊天室,多么有气氛的社交场所,一大群人在多达数百个坑位的大厕所里面,谈着家长里短,讲着人间情长,说着人生抱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这样气质出尘的公共厕所里面还有更刺激的事——搅屎棍公用!你能想象得到吗?在一根木棍上面裹上海绵,一个人擦过S之后,再将海绵放在一个陶罐里面,下一个人继续再用。公厕出资方为了杀菌,特意在陶罐里面盛装盐水或食醋,人一旦多起来,就很容易制造出许多问题,比如上一位使用者没有洗干净,下一个就拿起来用……或者这个罐子里面的液体好长时间不会更换,人们用海绵蘸着一罐S汤周而复始地擦着屁屁。

到古希腊这边,擦屁屁的工具就跟我们有些类似了,他们用的是鹅卵石或者碎陶片。考古学家曾经在古希腊遗迹中发现过一些边缘光滑、质感跟石头类似的玩意,他们起初还以为是古人用来下棋的棋子,后来通经化学检测,有人顿时干呕起来,原来这些石头上面有些矿化的人类粪便。不久之后,又有许多类似的石头在地中海沿岸的公厕遗迹里面被发现。按照这种生活习惯,估计会有人专门去采集扁平光滑的鹅卵石,甚至有些贵族搞些定制版也不一定。

在诸多奇奇怪怪的卫生处理方式背后,你总能找出那么一两个不忍直视的操作方式,就地取材,为自己提供方便就是人类的天性,历史上出现过脱下裤子就拉,薅一把羊毛擦干净就走的维京人。如果恰好在海上航行,方便完再用海水洗一洗,基本不会有菊花承受得住海洋的侵蚀,于是,有些海盗欣然接受了大自然的馈赠——柔嫩多汁的蛤……

如果有一天,你突然闹了肚子,又发现附近除了水之外,再无他物,或许你可以尝试学习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