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年春晚上的小品节目《开往春天的列车》让郑州东站火遍了全国,这座2012年建成投入运营的火车站究竟有什么魔力,能在2021年的春晚上脱颖而出,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这背后其实暗含的是郑州这座城市综合实力的提升。

九十年代后郑州为何发展停滞

郑州作为人口大省,河南省的省会,存在着巨大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需求,但是在1998年,人口九千三百万的河南省仍然以农业为经济支柱。

当时全国的粮食产量持续下降,但是河南省却始终完成了年产四千万吨粮食的目标,确保了国家的粮食安全。漂亮的答卷背后,需要河南牺牲掉自己的一部分发展机会,以城镇化率为例,1998年河南的城镇化率是20.8%,在全国排倒数第二位,大量人口被锁在了农村地区。

河南农业大省的特点也可以在股市上看出,河南省最大的两家上市公司是牧原股份和双汇发展,都是农业相关的企业。尽管农业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化,但是农业所带来的经济提升同工业相比完全不可同日而语。河南也就逐渐成为了劳务人员的输出大省。

外出务工人员的数量众多导致了部分河南人的不文明行为被放大,以“井盖”为例,这两个字已经成为了河南人挥之不去的梦魇,时至今日也没有完全摆脱。

与此同时,北方的其他地区也纷纷根据自身特点,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2001年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全球化的浪潮彻底将中国卷入其中,基建狂魔也正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发力,煤炭产业和重工业重回了黄金时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个年代的经济神话和明星城市是神木,是鄂尔多斯。来自山西的煤老板们享受着和今天互联网巨头们一样的待遇,一时间风光无二。山东也依靠着油田和重工业基础,将GDP冲上了全国第二。

眼看着北方大地上一片如火如荼的发展景象,郑州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似乎时代并没有选择郑州,既无丰富的矿产资源,又没有重工业的传统,郑州该何去何从。

让河南人建设河南是郑州能否后发制人的关键,郑州的老城区被铁路分割成块,缺少大片的可利用区域,只有建设新区,才能够进一步提升郑州对河南人乃至其他各省份人员的吸引力。

郑州最初的计划十分谨慎,在规划中将东郊燕庄机场旧址改建为2平方公里的“港澳新城”,希望能够用这种方式吸引港澳地区的投资人,搭上发展的快车。

这个方案很快就被驳回了,全国一片热火朝天的建设中在,2平方公里的新城规划太过小气,不仅毫无竞争力,甚至可以说毫无想象力。

受此打击之后,时任河南一把手干脆彻底放开手脚,把“高起点、大手笔”作为了新区建设的标准。在经过众多专家领导的精挑洗选之后,郑州东北方一片150平方公里的土体被圈了出来,郑东新区由此诞生。

日后证明,正是这150平方公里的郑东新区,给郑州带来了生机与活力。

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促进郑州发展

当前,以中心城市为引领的城市群发展格局逐步显现,华东、华南、华北、西南以及中部的长江流域都已形成了强大中心城市带动的城市群。

然而中部地区的黄河流域和西北地区的中心城市带动作用仍有待进一步提升,南北差距持续扩大,区域发展均衡协调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郑州地处承东启西、联南接北的枢纽地带,史谓“天地之中”,是解决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与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的关键节点城市。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郑州“米字型”高铁的逐步成型,郑州城市正由单中心向多中心,普通铁路促进了二七商圈的发展,而高速铁路则有力推动了郑东新区的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形成了中原经济区“1小时经济圈”和覆盖中部地区的“3小时经济圈”。产业联动,交通便捷,逐渐成为区域中心的郑州,自身对年轻人的吸引力越来越强。

郑州的地铁线路网正在修建并且逐步完善。

郑欧班列“新丝绸之路”的运营良好,每周“去九回八”,已开通中亚、东盟线路,全年运行752班,从而加强了区域经济合作、提高了对外开放的程度。

历史上郑州就是货运枢纽,目前,与其他中心城市比较,郑州的货物运输总量虽然相对偏少,但是货物周转量相对较高,比起北上广这种终端型的枢纽,郑州更符合通过性枢纽的定位。

除了铁路之外,随着航空业的发展,郑州作为中原地区重要航空港优势进一步凸显,2018年,郑州机场共完成货邮吞吐量51.5万吨,完成旅客吞吐量2733万人次,客货运规模保持中部地区双料第一。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是我国航空经济先行区,郑州是国家“空中丝绸之路”战略重要节点城市郑州—卢森堡货物航运获得国家支持,郑州机场已开通航线236条,国际及地区客运航线达30个城市以上,横跨欧美亚三大经济区,实现航空、铁路、轨道交通、高速公路一体化换乘。

郑州机场已是国家一类航空口岸。在海运方面,郑州至连云港、青岛、天津等港口海铁联运班列累计开行206班,基于关检互认、信息共享、海关一体化,为郑州大力发展内陆港,早日建设成能同国际大交通接轨的枢纽城市奠定了基础。

人口和土地资源优势明显

郑州城市化加速,人口吸纳能力持续增强,人口承载力远未饱和,人口红利持续,土地面积还有很大拓展空间。未来,郑州需要增加对就业人口的培训,提高劳动力素质,吸引更多企业入驻,推动产业升级,协调发展人口增长和和土地扩张,优化土地利用空间。

除去四个直辖市,对比12个万亿俱乐部城市,2018年郑州市常住人口占全省人口的比重较低,为10.6%,仅高于青岛和无锡。

参照排名较高的成都、武汉,若郑州能够吸纳全省人口的18%,将达到1800万人左右,这表明郑州还有很大的人口增长空间,人口众多将为经济发展提供充足劳动力,为产业转型提供更多可能,也为政府带来更多税收。

一般省会城市的占地面积是该省土地面积的5%至10%,郑州仅占河南省土地面积的5%,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郑州和开封、许昌、新乡、焦作距离100公里以内的城市形成了郑州大都市圈,和300公里内的洛阳、南阳、信阳等城市形成了以郑州为核心的城市群。和武汉、长沙等周边省会城市形成了覆盖中部地区的城市体系,郑州地理位置优越。

产业布局合理并具有前瞻性

郑州信息通信优势突出。2014年河南省政府与阿里巴巴集团签署了云计算和大数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搭建了“中原云”平台,建成并开通运行了郑州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大幅提升了郑州通信枢纽和信息集散中心地位,使郑州成为全国互联网核心节点、重要支点和新的数据交换口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5年至2017年,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国铁塔公司四家联手,在河南投资1150亿,建设以郑州为中心的米字型网络通信枢纽,布局大数据和云计算项目,建设郑州国家级大数据中心。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智慧城市联合实验室对外发布的《2019城市数字发展指数报告》显示,郑州综合排名全国第六,在数字生活指标上郑州排名全国第二,说明郑州正在迈进全国数字化城市的先进行列。

而早在2010年,河南省就将富士康引入郑州,富士康的入驻给郑州航空港带来了生命力,它就像一面旗帜,随之而来的是创维、中兴、OPPO等一系列手机厂商,航空港形成了以手机制造为核心产业的工业园区,年产值超过千亿。

到今天为止,在全球每8台手机中,就有一台是从郑州航空港的产业园制造出来的。也正是依靠这些从南方搬来的加工制造业,郑州乃至河南,才能够在中国北方经济普遍增速放缓的形势下,GDP逆流而上,成为一匹黑马。

在隐忍中成为黑马

同郑州相比,那些北方曾经的明星城市都已经风光不再,依靠能源产业辉煌一时的神木与鄂尔多斯受到产能过剩的影响,已经停滞不前。鄂尔多斯更是成为了全国著名的“鬼城”。

抛掉这些规模较小的城市来看,一直以来作为北方经济双核之一的天津,在今年甚至已经掉出了GDP前十的位置。

究其原因是天津作为一个传统的依靠港口与制造业的城市,没有及时布局电子、互联网等新兴产业,虽然目前其经济总量仍然高于郑州,但如果将滨海新区与郑东新区的产业结构相对比,两个城市谁的未来更加光明就不言而喻了。

2015年天津港的一声巨响将天津送到了风口浪尖之上,六年过去了,这座城市看起来仍旧同六年前一样,不慌不忙。

相比之下,郑州正在悄悄发力,在不知不觉之间,已经稳稳紧随在青岛之后,成为北方第四城,不仅如此,按照现在的发展趋势来看,在不久的将来,郑州还将更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