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被家长骂,还被孩子嫌,是怎样的一种体验?

目光必须给到当下的游戏商。

有家长说了,孩子就是被游戏带坏的。游戏一棒子被家长直接打死,而实际上,因为防沉迷措施,小孩子也嫌弃游戏怎么越来越难玩!

两头不落好,游戏商也是要哭了。

家长和孩子因为成绩不好的矛盾亘古不变,只不过背锅的理由从过去的早恋、港剧、看小说、追星,逐渐演变成现在的打游戏。

如今我们经常能发现有好多关于游戏的负面新闻,到最后基本差不多都是游戏背了大部分的锅,游戏似乎就是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在中国,很多家长几乎到了谈游戏色变的地步,生怕自己的孩子被游戏毁了,在他们的眼中,游戏就是洪水猛兽,毁人不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游戏自古作为背锅侠而存在至今,但是不得不说判断游戏的好坏还是取决于人。就连人民日报都刊文表示,防的不应是游戏,而是防沉迷,企业、家长都应该做好监管。

近几年,在行业政策的努力推动下,我国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不断深化,游戏商不断推出防沉迷举措。以腾讯为例,从2017年便开始建立未成年人成长守护平台,通过禁宵、禁时长、禁充值等一系列禁令,严禁小孩玩游戏。

但总有熊孩子偷拿大人账户玩游戏的,于是,腾讯还启用了行业最严的“人脸识别”,未成年人想玩游戏?抱歉,刷脸不成功!

另外还有网易、盛大、游族、米哈游等游戏商,也都纷纷推行未成年人防沉迷系统,各家从实名登记、时间限制、消费管理、家长监管、主动服务等层面,加大投入守护未成年人。

一系列举措,让未成年防沉迷得到显著遏制。根据最新数据,近一个月,每天有1784万未成年账号因登录时长超1.5小时被系统强制“踢”下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中,最严的腾讯人脸识别更是触及到成年人的游戏体验,不少网友都表示,腾讯能不能别这么谨慎,一会弹出一个人脸识别让人怎么玩,有钱也不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波操作,妥妥的是宁可错杀一千,也不放过一个。可以看到,腾讯是铁了心不让未成年沉迷游戏。

因此,腾讯还被冠上了个“小学生公敌”的绰号。真不知是该哭还是该笑。

别管怎么说,企业监管是实打实做起来了。但就是这样吧,家长还是不领情,认为孩子沉迷游戏,就是游戏商的错。

好在随着企业限制措施日益完善,大众也逐渐意识到,技术不是解决未成年防沉迷问题的核心所在,父母教育难道就没有一点问题吗?这些年来,苦了游戏了,一直扮演着一个万能背锅侠的角色。

因此,近些年“管管孩子,救救游戏”的声音越发响亮,在网络上“家长应该在源头上把好关”的声音络绎不绝。

有个网友就举了个他堂哥的例子:因为他父母忙着在各地做生意,所以他经常转学,没有朋友,父母也没时间陪他,慢慢地,他在游戏中交到朋友,并沉迷其中。而他父母只见他玩游戏,也不管什么原因,就是一顿打,因此,他既没了朋友,和家长的隔阂也更大了。最后,他选择自杀结束孤单的一生。后来虽然被救了,却也疯了。

这样的事情不是个例。因为沉迷游戏的,一般都是家长没时间陪孩子,而孩子又需要陪伴,于是家长把平板手机给了孩子让他们自己打发时间,那孩子肯定是选择轻松娱乐的方式啊。

当抱怨孩子,抱怨游戏的时候,大家可曾想过,这背后却是父母教育、陪伴的缺失啊。

所以,也别怪小孩玩游戏,更别怪游戏商做游戏,如果陪伴到位,家庭教育跟上了,孩子也不会过于沉迷游戏的。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港湾,也是影响孩子行为习惯的主要因素,如果父母引导得当,寓教于乐,游戏反而会成为开发孩子能力的好帮手。

也只有在行业、企业、和家长三方合作下,才能从根本上防止未成年沉迷游戏,社会的游戏氛围才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