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几乎不聊亲子话题。

但这期《奇葩说》,扎心到忍不住跳出来说两句。

你是哥哥/姐姐,就不能让着点弟弟/妹妹吗?

这句话出现在日益增多的二胎家庭,出现在逢年过节亲戚的问候里,出现在几乎每一个孩子耳边,堪称快乐童年的一颗绊脚石。

上周的《奇葩说》把“父母该不该教哥哥姐姐让着弟弟妹妹”这个话题抛给辩手。刚看到这道辩题,我也下意识地站在反方立场。

毕竟同样受“让”的苦,有事没事割舍自己心爱的东西,现在到了选择教育自己孩子的时候,当然要大喊一句“不让”。

可仔细一琢磨,果然发现了这道辩题的小bug。

01.

辩题小品以哥哥孔融把大梨让给弟弟,受到父亲赞扬为切入口引出话题。孔融让梨作为中国千百年来的德育故事,每个人都不会陌生。

近几年,有关二胎和兄弟姐妹间关系的争议并不罕见。前有“孔融让梨我不让”后有“生二胎需不需要征求哥哥/姐姐的同意”,是非对错如何解决始终没有定论。

我们常说,私人问题应该在私人领域解决,不然就是无效讨论。

在这道辩题,黄执中一句话就破解了节目组的小心机——“该不该教大的让小的,但没说小的不该让大的”。

在孩子年幼时期,教育谦让有礼、照顾弱者,并没有错。

可是在大多数家庭中,有关谦让的话题总是伴随着争吵。试想一下,你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看到两个孩子为一块蛋糕争吵不休,轻飘飘的一句“大的就要让小的”,相比辛苦理顺吵闹源头,努力成为公平的裁判,引导孩子和平相处可要容易太多了。

类似“懒政”的下场,极有可能是感情的生疏,大人省心了,孩子糟心了。

一味谦让是对孩子的伤害,一谈谦让就道德绑架更显得病态。

02.

不仅在辩题所说的二胎家庭,独身子女家庭中这种现象也常见。

多少父母以谦让之名,无视或者扭曲了子女的意愿。

前几年有关熊孩子打碎手办、撕毁心爱书本的话题。家长们常常将谦让和不计较视作有家教的表现,可孩子心里却深深刻下了“不被重视”的印记,甚至由此错误地将一味包容他人当作正确的事。

节目《少年说》里有一段,女孩抱怨妹妹每次做错事先去告状,爸爸不管什么原因都直接教训姐姐。可爸爸却用孔融让梨的故事反驳回去,指责姐姐不够懂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铭安慰女孩:“孔融让梨的前提是,梨先递到了女生手中。”

教育谦让没有错,女孩也身体力行在做,但不难发现,她强调的“每次”“总是”,将问题根源直指父母的态度。

把“一直让”当作大孩子的义务,贴上懂事的标签——这是父母的逼迫和绑架,而不是教育。

当矛盾发生时,不管是弟弟妹妹抢了玩具,还是邻居家的小孩打碎了高中生的手办,似乎总要有一方向另一方让步,而且往往是强者向弱者妥协。

乍看粗浅的道理,真的那么简单吗?

未必。太多家长在教育中把孩子像提线木偶一样对立起来,自以为可以掌控全局,可恰恰是这种居高临下的懒惰,造成了更多教育上的难题。

刘擎说:孩子需要引导和启发,也就是宽泛意义上的教育。

对待三观正在形成的孩子来说,家长可以指引他学会分享,但前提必须建立在理解和自愿的前提下。要告诉他,这不是剥夺而是共享,你是被尊重的,你也可以去尊重别人。

有商有量,全面温柔,这才是教育的基本姿态。

03.

与其说这期《奇葩说》在聊谦让,不如说它指出了长期以来的教育盲区:父母自以为是,罔顾孩子的心思和意愿。

我们这一代从小听着孔融让梨的故事,不情不愿地长大。如果不能及时反躬自省,再毫不更改地把这一套填鸭给下一代,显然会造成同样的困境。

谦让如此,别的问题也一样。早恋该不该支持?孩子一直想买名牌要不要拒绝?不肯学钢琴是不是得放弃?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可以是,可以否。

关键是,家长是不是在其中依然扮演全知全能拥有一票否决权的上帝,孩子的心声有没有被看见被听见。

谦让这件事,对成年人和孩子的意义是不同的。孩子的世界很单纯,对归属感和占有欲的理解感性且直观,我们成年人有什么理由认定这样就是错的,而我们在工作在社会中习得的迁就和隐忍就是正确的?

谦让是美德,尊重同样是。不尊重孩子,以美德的名义强迫孩子做不愿意的事,是用败德的方式去传播道德。

父母可以教大孩子让着比自己年纪小的孩子,更要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声音,并且把他们的心思放在心上。教育不只是让,更是爱,爱自己才能爱他人。

我很喜欢谢楠结辩时说的那句话:“把爱的种子,放到孩子心里,然后春风化雨,静待花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把种子放进孩子心里,这是教育,美好且彼此受益。

区别于《奇葩说》往期那些脑洞题,这期更像成年人自己的思想斗争。看起来,我们在教育孩子。其实,这本身也是成年人的自我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