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藏象生理学》、《蒲辅周医案》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诗曰:

身未升腾思退步,

功成应忆去时言。

只因先主丁宁后,

星落秋风五丈原。

这首诗,是《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中,用于歌咏诸葛亮的。意思是说,诸葛亮本打算在功成名就之后归隐山林,未曾想却在刘备死后,为了未尽的事业,耗光了最后一滴心血,病死在五丈原。

诸葛亮怎么死的?与其说是病死,倒不如说是累死。

他日夜操劳,常常夜半秉烛,事无巨细,亲自过问,以至于饮食日少,精神衰惫。

对面的司马懿闻言,大喜,断言诸葛亮命不久矣。

果然,在过度操劳之下,诸葛亮的羽扇,掉落在五丈原的晚风里。

古人如此,今人亦如此。思多,则寿短。这是千古定律。

来,我给你讲一个近代的医案故事吧。

故事的主人公,是蒲辅周。这位老先生,我不必多介绍了。他是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医事业的奠基人之一,是中医研究院的建院鼻祖之一,也是当时的中央保健医。

一次,蒲师接待一个患者。

这个人姓李,57岁,是一个干部。就诊时间,为1961年的 4月17日。

他从五年前开始,就阵发眩晕症状,伴随低血压,耳鸣。到医院去,诊断为梅尼埃综合征。经过治疗,效果不明显。

就诊前的两个月,他就发现,自己只要一看书,用脑时间一长,就会有眩晕之感。这时候如果站起身来,坏了,周围的一切似乎都在旋转。在平时,则胃部不适,似乎是有恶心的感觉。整个人的食欲降低、体重降低,还伴随失气和嗳气。

白天不舒服,晚上也不舒服。躺在床上,他皮肤瘙痒,夜寐不安,多梦。

更离谱的是,大便的时候,还偶尔脱肛。

在所有这些问题中,无法长时间用脑、集中注意力,是最让他头痛的。因为他是一个干部,工作中必须批阅材料、读书看报,还要负责召集会议,做总结发言。如果不用脑,不思考,这些工作无法完成。

怎么办?几经辗转,就找上了蒲辅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刻诊,见脉弦细无力,舌淡无苔。

这时候,蒲辅周开了一张方子,但见——

炙黄芪12克,党参6克,柴胡24克,升麻24克,白术6克,当归4.5克,陈皮4.5克,炙甘草3克,茯神6克,炒远志3克,法半夏6克,生姜3片,大枣3枚,一共是服用5剂,隔天一剂。

结果,用药之后,患者许多症状都有所改善。但是不久以后,他因为看书读报时间长了,再次发病。这此发病,主要问题是失眠。再诊,见舌中心苔薄黄腻,脉象迟滑,于是原方中黄芪改为6克,加入枣仁6克,焦山楂3克,服用3剂。

从那以后,患者诸证大有改善,可以在两小时之内用脑工作。蒲师后来用丸药善后调养。

这就是医案的大致经过。

我说这个,什么意思呢?

我告诉你啊,医案中这个患者,和诸葛亮一样,都是用脑过度,累的。所谓思多,则寿短。我甚至觉得,诸葛亮生命的最后阶段,可能和上头这个医案里的情形,差不多。

从头分析吧——此人由于工作关系,需要长期用脑思考。思考,是耗心血的。他用脑久了以后就头晕,这是心气心血不足,无法供养头面所致。心属火,脾属土。心气心血不足,心火不生脾土,所以脾气亏虚。脾胃失和,胃气不降,脾湿内生,所以食欲不振、恶心、嗳气、放屁。脾虚无法生化气血,四肢得不到濡养,于是周身乏力。中气不足,清阳不升,加上痰浊阻滞,这就使得头面失养加剧,于是眩晕频繁,耳鸣,低血压。患者周身皮肤得不到血液滋养,于是发为瘙痒,在清阳之气最弱的夜间显得严重。中气不足,固摄失常,于是偶发肛脱。至于说舌淡无苔、脉细无力,更是一派虚弱之象。

因此,这个人的问题,虽然纷纭复杂,但是总体看,无外乎因用脑过度,导致心脾两虚、痰浊内扰。

我这样分析,你能看懂吧?

这个时候,要想调治,肯定离不开健脾养心、化痰除湿。好了,现在我们回过头,再看蒲师的配伍——

炙黄芪12克,党参6克,柴胡24克,升麻24克,白术6克,当归4.5克,陈皮4.5克,炙甘草3克,茯神6克,炒远志3克,法半夏6克,生姜3片,大枣3枚。

这个配伍,很显然是补中益气汤加味。其中,黄芪、党参、白术健脾益气,柴胡和升麻提升中气。陈皮健脾行气,令补而不滞。当归养血,令气有所依。生姜和大枣,用于固护脾胃,增进气血生化之源。茯神和远志,可以宁心安神。总体看,这就是在通过补脾、益气、养血,来改善心脾之虚。

在这个基础上,加一个半夏,用于燥湿化痰、降逆止呕。

等到后来,蒲师酌情加入枣仁和山楂,用于改善睡眠、促进消化。因为在二诊的时候,患者脉迟滑,舌苔略黄腻。这就有点食积阻滞的倾向了。所以,用山楂在这里消食积。

我这么一分析,你应该看懂了,这就是蒲师利用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心脾两虚夹痰所致眩晕的案例。

而患者的核心问题,或者说发病的源头,就在于过度思虑,耗伤心脾。

其实,过度思虑对心脾的耗伤,我以前早就在文章中说过多次。过度思考,一来耗伤心血,二来令脾气郁结。脾气失常,不但令痰湿内生,还会让气血生化乏源,于是心血也进一步亏虚。心脾为母子之脏。这般折损之下,它们会陷入恶性循环,火不生土,子盗母气。到最后,心脾两虚,痰湿内积,这个人就容易出现头晕、心慌、心悸、便溏、乏力等等一系列的问题。毕竟,五脏之中,你伤了两个,那还能好吗?

所以我才说,思多,人不寿。纵然我们不是诸葛亮,更不是学问家,但是对这个问题,也要给予重视。

如何避免?我劝此刻正在阅读这篇文字的你,务必减少压力,避免焦虑。有的时候,过度思虑,源于焦虑,源于你自己给自己的压力和目标。重压之下,你不可能不牵肠挂肚。

其次,要忙里偷闲。工作一小时,休息10分钟。人体不是机器,连轴转是对肉身的戕害。至于说熬夜苦读、秉烛不休的事儿,我劝你坚决别做。那样的人,不是争分夺秒,而是在慢性自杀。

当然,在自觉已经出现心脾两虚症候的时候,不妨及时就医,通过四诊合参,辨证施治。上文蒲师的医案里,到最后,蒲师就是用补中益气丸和归脾丸来善后调养的。这些成药,可以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它们都是常用之品。

好了,关于这个事儿,我就说这么多吧。最后,我祝愿你,活得轻松自在,省下一滴心血,体会多彩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