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汶上工作人员强化对当地文物检查保护

记者3月3日从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文化和旅游局获悉,今年汶上县文化和旅游局将继续完善文物基础工作。严格落实“四个一”巡查制度和《文物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十项规定》等要求,提升人防、物防、技防水平。增加文物看管员数量,继续强化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全覆盖。积极协调公安部门,将市级及以下文物保护单位纳入文物安全天网工程。对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点现状进行摸底调查,推进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提档升级,对文物保护标志碑进行查缺补漏,及时制作安置。

加大对文物保护的宣传力度。围绕文物保护重点项目等亮点工作,做好文物信息的宣传与发布工作。特别是通过南旺考古遗址公园的展览、展示、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保护文物的重要性,激发群众爱护文物的热情。

实施重点保护项目带动。积极争取上级文物保护资金,按照方案,推进保护维修保护工程,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继续做好大运河南旺枢纽保护和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继续完善公园环境整治、标识设置、导览服务等配套设施建设,大力提升公园对外开放和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继续发挥南旺枢纽博物馆的教育、科普作用,做好大运河遗产研究、南旺枢纽政德教育基地建设和各类接待工作,推进工作常态化发展。

2020年,汶上县文化和旅游局实施重点保护项目带动战略,加大文物保护传承力度,取得阶段性成效。

扎实做好文物基础工作。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山东文物保护条例》《文物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十项规定》等文物法律法规,深入县域内不可移动文物点开展文物安全巡查,特别是对古建筑类文物保护点在消防设施建设维护、保护现状和损害情况等方面进行了调查摸底和问题梳理,认真填写安全检查记录,全面掌握古建筑安全状况。坚持文物安全属地管理主体责任,本着“谁管理、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与各乡镇(街道)、文博单位等相关单位分别签订《文物安全目标责任书》,明确文物保护职责,推进文物安全保护体系不断完善。不断完善文物“四有”工作,充实文物保护的记录档案,完善文物保护单位保护标识,增加文物保护员数量,实现了市级及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员全覆盖。

全力推进文物保护修缮工作。在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贾柏遗址进行前期田野调查和考古勘探的基础上,继续搜集和完善贾柏遗址相关资料,相继召开了贾柏遗址保护规划编制的初稿成果汇报会和专家视频座谈会,编制完成《贾柏遗址保护规划(2020-2035)》通过了省文物局组织的专家论证,进一步明确重点保护文化内涵、对象及范围,为解决遗址保护和城市建设矛盾提供了科学依据;完成《刘韵珂故居后寝楼及西耳房修缮保护和大运河刘氏祠堂过厅修缮保护。编制完成《济宁市汶上县水牛山摩崖石刻保护展示和环境政治方案》,为下一步做好保护提供科学依据;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推进了市保单位冯令颜民居的保护维修,并做好修缮过程中的技术指导;推动国有公司投入资金,编制了市保单位李街石刻群的保护规划;积极争取文物保护资金用于市保单位郭氏家祠维修,整合项目结余资金用于张楼张氏庄园抗风雨维护。积极做好2021年度国家文物保护专项资金申报,将团结渠、冯广顺民居、思圣堂等六处文物保护单位列入申报项目。同时,积极申请市县财政资金用于市县级及未定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维修。完成《中都博物馆馆藏文物修复保护方案》编制工作,并提报省市文物部门。

推动大运河南旺枢纽保护和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启动并完成大运河南旺枢纽博物馆科技提升工程。全力推进《大运河遗产南旺枢纽分水遗址展示深化设计》报批,按照《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山东省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规划》,积极推动大运河南旺枢纽博物馆规划设计。启动南旺枢纽国家大运河文化公园概念规划及示范段方案设计工程招投标,为更好地保护大运河遗址提供基础。加强运河保护监测,按时传送各类数据;充分利用博物馆,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教育、科普活动,做好大运河遗产研究、南旺枢纽政德教育基地建设和各类接待工作,推进工作常态化发展。

(图片由汶上县文化和旅游局提供)

责编:杨晓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