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墩前村是威海第一个建立妇救会的,这就是威海市妇联的前身;是威海机关工委第一个设立点,也是现威海市委的前身;北墩前村仅有220户,烈士人数却高达23人。大家请看,这是咱村的《烈士谱》。”在“三八”妇女节来临之际,环翠区桥头镇北墩前村组织妇女参观红色记忆馆,缅怀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村妇女主任李华动情地给大家讲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李华的娓娓道来,那一段峥嵘岁月逐渐浮现在大家眼前。北墩前村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抗日战争爆发后,威海第八区——桥头区一度被称为胶东“小苏区”“红地盘”,而北墩前村则成为我党活动的“大本营”之一。正因为如此,北墩前村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涌现出了一批批革命志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北墩前村作为抗战时期妇女运动的重要基地之一,许多巾帼英雄挺身而出,这面墙主要展示了女烈士徐杰、董淑卿、于森的革命事迹。”李华说,“接下来为大家介绍的就是这位墩前村的巾帼英雄徐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时任威海八区妇救会会长的徐杰,被敌人抓走后受尽酷刑,但她始终坚贞不屈,英勇就义时年仅27岁。村民们仔细聆听着,看着那一张张革命先辈英勇无畏的面庞,肃然起敬。“今天听了这些巾帼英雄的事迹,特别震撼,特别感动。”村民丁秀玲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参观中,村民们认真看着墙上的图片、文字,仿佛穿越时光隧道,回到了那个斗志昂扬的年代。“你看这张照片,这个遗址现在还在咱村呢。再看这张照片,他就是咱村梁国恩的父亲。”村民梁善荣指着墙上的照片向身边的人感慨道,“看他们牺牲的时候多年轻啊,现在的好生活真是来之不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参观结束后,大家沉浸在深深的怀念中,久久不愿离去。世事沧桑,物换星移,曾经的岁月已融进时光的年轮,但北墩前英烈的光辉形象永远屹立在历史的长廊中,他们的革命精神永远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奋力前行。

监制:段晓明

统筹:曲 唐

编辑:韩 潇

审读:张薷心

来源:中国威海环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