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部分人都出现过那种情况,和别人聊天时提到了一些东西,等之后再打开手机中的某些购物软件APP的时候,之前说过但没搜索过的东西赫然出现在“猜你喜欢”“为你推荐”的列表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关了麦克风的App,还可能暗搓搓地盯着手机的输入法,上次跟人打字聊天提到了XX团队,扭头再打开某些视频app的时候,这个XX团队的推荐直接上了首页,吓得我反复检查搜索记录,确认了一下之前从来没搜过,从来没看过相关的东西,好一个灵异事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或者是有些APP,一定要用户确认它可以读取手机上的内存、位置、相机、照片、麦克风、蓝牙、甚至通讯录,而且这软件的功能跟这些权限看起来根本没什么关系,但是不给读取就不让用。

比如说一个拍照软件,它非要读取通讯录干嘛?这种种不正常的权限要求很难不让人怀疑这些软件的用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有的APP,弹广告占了整个屏幕,但是“x”键小得根本看不见,手指头稍微粗点儿的人能被来回来去点不中的广告弹窗关闭键气死,只能多戳几次屏幕泄愤,被迫看了好多遍不想看的广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智能手机时代来得太快,数据收集分析对于用户的精准画像,仿佛在暗处的跟踪狂。

很多信息还没有被大家意识到价值,就被无良商家收集起来利用上了,“大数据杀熟”的报道越来越频繁,韭菜的收割方式也越来越精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手机App比情人更懂你,可惜它不是因为爱,而是为了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去年国家针对这类情况倒是也没闲着,截止到2020年12月已经对52万款App进行了技术检测工作,责令1571款违规App进行整改,公开通报了500款App,下架120款整改不到位及拒不整改的App。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市场上App数量实在太多,检测也需要时间,如果实在怕隐私泄露,可以主动出招,先一步保护好自己个人信息。

一是选择正规、可靠的渠道下载App,在使用要求权限、提交个人信息之前稍微过一下脑子,实在不给用那就算了。现在大部分APP都有同类可以替代的产品,要隐私的就不给,下个其他的换掉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是发现在用App存在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行为,可以向“App个人信息举报”微信公众号、12321等官方渠道投诉,不惯它这个臭毛病,随手转发,能解决一个是一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你一砖我一瓦,争取能在未来建立起一个更加舒适的手机App使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