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文图片31

全文1933

阅读约6分钟

牧羊博士

有一种酒店的美

在夜晚才能体会

酒店如酒。

剥离“店”的商业气息之后,酒店便是酒。

而对于艾迪逊酒店而言,夜晚便是最好的醒酒器。

迈阿密艾迪逊,Le Labo产生的化学反应

几年前去迈阿密旅行,当时刚入万豪礼赏(当时万豪的常旅客计划名称,现已改称”万豪旅享家“)的坑。成为了一名所谓的白金卡,于是挑酒店自然在几家万豪酒店里选。

南沙滩的万豪系酒店里面:瑞吉太贵、W太跳脱、丽思卡尔顿太沉稳……犹豫之际,看到EDITION(以下称“艾迪逊”)的名字,有如时尚杂志一般,带着好奇一试的心理,订!

驱车来到海滨,转过街角,调头以后开上车道,一座通体白色的建筑豁然显现在眼前,门口的顶棚有如海浪,又有如女子的曼妙身姿,顿时热带的度假感呼之欲出。

一位身着全白制服的黑人礼宾过来帮忙停车,颜色的鲜明对比给我留下了深刻的第一眼印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迈阿密艾迪逊酒店给我最深的记忆点,是在夜晚。

那天,在外吃过晚饭回来,我步履匆匆的走进酒店大堂,准备回房间,但一进大堂,我便迈不开步子了。

白天的时候还觉得Le Labo为艾迪逊定制的香氛的味道太过招摇,此时方知这一切都是为了夜晚的狂欢做好铺垫。

不变的是气味,变化的是光影和场景。酒店大堂空间里绿植交错,高低有致的烛台点起星星灯火,落地灯的打照下纯白的天花板树影婆娑。

角落的台球桌旁,一男一女轮流挥杆。白人男子蓄着金色的络腮胡,一身正装的他此时已经松开了领带。个头更高的棕色卷发拉丁美裔女子,一身吊带长裙,裙口开到大腿根部,肆意展现着修长身姿。

这两人也许是从地下一楼的酒吧出来,在台球桌上挥发着酒精的余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推开酒店的侧门,走到了室外泳池的边上。没有儿童的嬉闹,没有网红的闪光灯,只有隐去了身份的客人或三三两两或独来独往。夜色下,泳池闪着粼粼波光。

从室内到室外,夜晚的迈阿密艾迪逊酒店,风情万种。

伦敦艾迪逊,领略地标剪影

我第二次住艾迪逊酒店是在伦敦。

与迈阿密一样,这是由当红设计组合Yabu+Pushelberg雕琢的艾迪逊系列中的又一件颇受欢迎的作品。

挑剔的伦敦客,从来不会盲目向北美刮起的潮流妥协,更何况这家酒店的客房面积毫无优势可言,即使是阁楼套房也就只有四十多平米。

黄昏转夜之际,当我站在房间自带的户外露台时,正好看见隔壁低矮的办公楼(这一片街区都是老建筑,没有高楼)里,年纪轻轻的工作者在收拾着工位,似乎是准备迎接下班。

一眼望去,目力所及范围内几乎没有遮拦,唯有露出半圆的伦敦眼,提示着我泰晤士河的边界。夜晚要来临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酒店虽然建筑看上去很弘大,实则推门进入以后有种精品酒店的感觉。

进门之后便是一些沙发座,旁侧走廊直接通往酒吧,此刻正宾客如流,推杯换盏,似乎是有一场“流动的盛宴”在此举行。

大家交头接耳的聊天声混杂在酒店动感的背景乐中,热闹却不显得嘈杂。

办理入住的前台则被安置到了通往客梯的过道一侧,背后的墙上是一幅取材自古希腊神话故事的挂毯,色彩浓郁,极为抓人眼球。走廊尽头的圆形艺术装置也起到了氛围灯的作用,几分钟一变颜色,将气氛渲染得刚刚好。

我走近艺术装置,发现正中间是一面镜子,我的身影就出现在其中,背后是刚才热闹的社交空间,似乎是在提示我赶紧走回去。

之前住酒店,到了晚上就只想宅在房间里不愿意出来,但这次,也许晚上待在房间里才是一种情绪的浪费吧。

三亚艾迪逊,看鱼儿戏水自得其乐

在三亚时,我又特意到访了在海棠湾颇受欢迎艾迪逊酒店。这次没有住店,而是与朋友约在酒店中餐厅“鲜海”晚餐。

酒店的主体建筑呈马蹄形,环绕着一片人造海洋。尽管客房体量超过500间,但优裕的空间设计和晚上暧昧的灯光,倒也不觉得人声喧闹。

“鲜海”有一处室外露台,客人可选择从对岸的客房建筑乘船前往餐厅,仪式感十足。

翡翠绿的湖水在湖中灯光映照下泛着一抹白色,湖中游鱼往来,潇洒自如,有种说不出的惬意。

上海艾迪逊,玩转极限空间

而国内的另一家艾迪逊酒店则开在了大牌酒店扎堆的上海,闲时也曾去住过一晚。

酒店依旧保持了典型的艾迪逊的格调,但设计师还是有不少自己的想法, 比如在一楼迎宾楼层的隔间里利用高挑高将柱状筒灯以绿植覆盖,形成了奇妙的悬浮森林的视觉效果。

而这一光影效果,一定要等到夜晚酒店的整体灯光调暗之后才能达到最佳观赏时刻。

与三亚艾迪逊酒店的辽阔地皮不同,这家艾迪逊只能在华东电力大厦的老楼里极限玩转空间利用率。

晚上去酒店最热门的餐厅之一——日矢吃饭,酒店为了突出环保理念,菜单只是轻薄的一摞纸,拿到手里都感觉有些皱了。

但翻开扉页,却是李白的诗句: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我知道,这是我要来的艾迪逊,没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