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科协推举茅台总工程师王莉竞选院士,引发轰动,网络一片口诛笔伐。但是你知道吗,她虽然在四方面“不够资格”,但却符合两项要求。
院士是最高学术称号,也是一项终身荣誉,所以很多人认为企业不应该拥有院士。但是你知道吗?中国工程院的院士中,有10%是企业院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篇文章,我会带大家看看成功当选的“烟草院士”,看看两院评院士要经过哪些流程,看看茅台总工符合哪两项推荐要求,看看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的企业院士有多少

一、一片哗然:“烟草院士”成功当选

谢剑平,为烟草行业做出了杰出贡献,他凭借着自己创立的“卷烟危害性评价与控制方法体系”和提出的“表征卷烟危害性评估模型”,在2011年成功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当年的他,还是郑州烟草研究院副院长,如今的他,已经是一把手正职了。

他的当选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当时的网络媒体没那么发达,他遭遇的不是来自于网络的巨大压力,但是威力丝毫不亚于茅台总工王莉今天所遭遇的压力,因为反对的声音来自众多院士。

当年,有100多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尤其是医学领域的院士,包括钟南山院士在内)联名表示,反对谢剑平当选院士。理由呢?一是他所在的行业有特殊性,二是他的研究成果不属于基础研究范畴。结果呢?谢剑平成功当选,众院士无可奈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难道100多位院士的联名抗议一点用也没有吗?也不是!中国工程院在2013年删除了《中国工程院专业划分标准》中的“烟草科学与工程”学科,表示不再接受烟草科技领域候选人的提名或推荐。一句话:谢剑平是我国第一位烟草院士,也有很大可能是我国最后一位烟草院士

二、耗时耗力——院士评选水有多深

中国的两院,一是中国科学院,二是中国工程院。科学院的院士大多是在基础学科有杰出成就的;工程院的院士大多是在应用领域有辉煌成果的。不管是科学院的院士,还是工程院的院士,都被我们亲切地称呼为院士,他们身上寄托着我们科技强国的朴素情感。

已经有院士头衔的人,可以提名推荐别人为院士;各地的学术团体,也可以提名院士(贵州科协提名的王莉就属于此列)。

院士推荐院士,需要对被推荐者的成果有所了解,用自己的名誉做信用背书;学术团体推荐院士,则相对“流程化”一些。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推荐院士的名额不是“自下而上”的,而是“自上而下”的。

什么是“自下而上”?我这里出现了人才,实力不凡,我认为它有资格,所以推举他。

什么是“自上而下”?今年分配到你这里的名额,总共多少个,你按照名额去找人选。

地方科协在向上推荐院士的时候,肯定有有多少名额就报多少个人,绝对不会浪费名额。一来想要参评院士的人很多,竞争激烈;二来不用足名额显得诚意不足,万一影响了今后的名额数量,那就得不偿失了。

院士评选耗时长、工作多,想要参评,候选者通常在院士增选工作正式开始之前(1月1日)就已经着手准备了,材料提交完毕还要经过层层审核,全体院士表决,结果盖棺定论的时候,已经是10月份了。在评选中,科研成果是核心指标,但不是唯一指标,必然要考虑一些社会影响因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摇头不已——茅台总工资历不够

上面的三张配图,是在疫情中作出重大贡献的钟南山、李兰娟和陈薇,他们三人都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为什么我说王莉入选院士不够资格呢?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一,论文质量不够

过去接近一年的时间内,王莉有50多篇论文发表,其中她担纲第一作者的只有10篇,通讯作者4篇。一句话:在绝大多数她参与发表的论文中,她的贡献都不大。

她的论文研究方向,绝大多数都是白酒的成分。分析白酒的成分,难度不高、创新不够,也可以归结为质量不足。从篇幅上看,她的部分论文只有几页纸,很难说是严谨的,是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成果。从发表刊物上看,她仅仅在《酿酒科技》上就发表了31篇论文,这个期刊的主办单位是贵州省轻工业科学研究院。仅有一篇发表在影响因子超过4.0的刊物(影响因子高,刊物影响力大,审核越严,论文越靠谱)。

第二,奖项含金量不够

王莉的奖项中,贵州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是地方奖项,国家酿造高级品酒师和国家白酒评委都可以看作是“头衔”,用来参评院士显然差了很远。唯一可以说重量级的奖项,是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这个奖项是怎么拿的呢?是因为一个“基于风味导向的固态发酵白酒生产新技术及应用”项目,这个项目当中,王莉只是共同完成者之一,主持这个项目的是江南大学的徐岩教授。一句话:在自己评选院士所倚仗的最重量级奖项中,王莉的贡献很有限

第三,投入精力不够

从茅台的公开信息中,我们可以看到王莉的工作安排占比。在他所有的工作中,行政管理占44.5%。党建扶贫占比20.2%。营销市场占比14.3%。技术生产占比14%。看看这个工作安排的分配,应该把她定位成一个技术型的行政领导,而不是一门心思搞科研的科研工作者。

以上可以看出,王莉的论文质量、奖项含金量和投入精力都不达标,可以说距离被推举为院士候选人很远。那么,为什么她会被推举呢?她符合哪两项要求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工程院发布的《2021年院士候选人通知》中有这么一句话:要特别注意对长期工作在西部边远地区,工程科技一线及民营企业专家的提名。王莉的确扎根在西部工作(虽然不能定义为偏远),王莉的确是企业中的专家(虽然不是民营企业),王莉的确是工程科技领域的人才(虽然不是一线)。

咬文嚼字,王莉可能依然不够格,但模棱两可间,还是有很多可以解释的空间,对吗?

四、出乎意料——企业院士十分之一

中国工程院的成立,远远比中国科学院要晚;后者成立于1949年,前者成立于1994年。在27年之间,总共有900人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其中90人来自于企业,占比为10%。过去的四届院士评选中,有两位来自企业的院士当选,他们是阿里巴巴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王坚和芯创智(北京)微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汉明当选。

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董事长曹建国,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柴洪峰,山西焦煤集团总经理金智新,中国铁道学会理事长、曾任中国铁路总公司副总经理卢春房,曾任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总经理陆佑楣等,他们都是来自于企业的院士。

谁对院士的评选和资格最有发言权?如果1994年入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的钱学森还健在,他会怎么说?1995年入选时备受争议的袁隆平,又会怎么说呢?

对于院士评选,对于院士资格,你有什么看法?来评论区聊聊吧。

微风不燥,阳光正好,你就像风一样经过这里,愿你停留的片刻温暖舒心。我是缪老师妙笔生花,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