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地处中国南太行山东麓的林县(1994年之后撤县设林州市),十万民众怀揣“誓把河山重安排”的雄心和“引漳入林”的梦想,靠着一双双布满老茧的手,在太行山上劈山修渠,一锤一钎,以战天斗地的豪情和舍生忘死的气概苦战十年,终于修成全长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红旗渠

从此,被誉为“中国水长城”的红旗渠流进千家万户,解决了林县人畜饮水的生存困境;滋润超过4600万亩庄稼,甩掉了林县粮食常年欠收大包袱;染绿太行大地,恩泽林县万千子孙后代。

林县人用不屈和坚韧,竖起一座历史丰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已成为民族精神的一个象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中这段渠位于山西境内,是红旗渠总干渠,全部修筑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之间,故有“中国水长城”之称

严重缺水问题,摆在年仅26岁的县委书记面前

8月的中原大地,风轻云淡。

在从河南省安阳市前往林州市的路上,沿途满眼翠绿,已进入抽雄期的玉米地,叶子随风轻摇,雄穗熠熠生辉,一派生机盎然。

然而,历史上的林州,却是个十年九旱、水贵如油之地。

据记载,红旗渠修建前,林县550个行政村中,有307个常年人畜饮水困难,有100多个村要跑5公里以上取水吃。

在红旗渠纪念馆展厅,一老汉跪在茅草屋前仰天长叹的塑像,令人感慨万千。这个《旱魃为虐》塑像前的文字这样写着:

民国初,桑耳庄村300多户人家,常年到4公里外的黄崖泉担水吃。1920年大旱,黄崖泉的泉水小得只有香火头那么粗。大年三十,桑林茂老汉起五更爬上黄崖泉,想趁早挑担水回家过年。挑水的人多,一直等到天黑他才接满一担水回村。新过门的儿媳妇王水娥惦念公爹去担水一天还未回来,就出村去接。天黑路滑,新媳妇又是小脚,接过担子刚走几步,被石头绊倒,一担水全洒了。媳妇又羞又愧,就在万家团圆的除夕上吊自尽了。大年初一,桑林茂老汉埋葬了新婚儿媳的尸体,带着全家踏上了逃荒路,从此,这一家人再无音信。

一担水的倾覆,足以剥夺一个人生命的尊严,足以给一个家庭带来难以承受的灾难,这就是千百年来旧林县缺水的写照。

在展厅里,大量的历史照片、文献资料、影像作品、磨成齿状的石头井口、开裂变形的钢钎、砸成花卷的铁锤、扭曲滑溜的铁镐、细长的勾缝匙,以及麻绳、箩筐、瓦刀等等修渠时的劳动工具,仿佛时光倒流回到那个火红的年代,再现惊心动魄的劳动场面——

当年的建设者们在悬崖上作业

1954年5月,杨贵被任命为中共林县县委第一书记。那时杨贵仅26岁。

初到林县,有一次,杨贵带着工作组到马家山下乡调研。由于一路风尘,到了农户家想洗个脸。主人端来一个碗大小的铁脸盆,还“叮嘱”他:“您洗完脸千万别把水泼了,俺还等着用洗脸水喂牲口。”

缺水,已经严重到这个地步,杨贵心情沉重!

1959年6月,林县旱情日益严重。杨贵和县长李贵、县委书记处书记李运宝,兵分三路,分别沿浊漳河、淇河、淅河溯流而上寻找新水。

半个月后,只有杨贵这一组带着可以从山西省浊漳河“引漳入林”的资料回来。

1959年10月10日,林县县委扩大会议确定兴建引漳入林工程。也正是在这次扩大会议上,引漳入林工程被赋予一个更催人奋进的名字——红旗渠。

林县人用双手,彻底改变了干旱缺水的命运

1960年2月11日,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引漳入林工程正式开工。

总干渠全线开工后,近4万名林县修渠大军,自带铁镢、铁锹、小推车等原始的劳动工具,从十几个公社向着浊漳河汇集,在太行山峦、浊漳河畔,一线摆开劈山引水阵地,这是林县盘古治世开天辟地头一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红旗渠流进千家万户,解决了林县人畜饮水的生存困境,图为红旗渠一干渠

红旗渠管理处副处长、红旗渠干部学院特聘老师周锐常告诉记者:“当年,林县人在一没资金,二没技术,三没设备这样一穷二白的情况下,修建红旗渠,困难可想而知。当时县里只有300万块钱,这些钱只能买钢钎、水泥和炸药。除了钢钎林县人不会生产,其他的都自己制造。没有住的,民工们睡窑洞,宿营在悬崖下;粮食不够吃,就派人到山上采野菜,炊事员还在工棚边上种蔬菜、南瓜。红旗渠修得非常艰苦,由于地势原因,渠道只能像盘山公路一样修建,要在太行山的半山腰上打出一个平台,然后再把它们砌出来,这是何等艰难!”

据介绍,工程建设之初,林县没有任何外来支援,也没有现代化的工具。陡峭的山体上,根本没有大型机械施展的空间——即便有,林县人也用不起。他们用的就是镐头和钢钎。为了节省资金,红旗渠工地从上到下开展了高工效运动。县里要求修渠人员无论钢钎炸药还是抬筐石灰,能节约都要尽量节约,要做到花小钱办大事。

全县50万人口,先后有30多万人上山参加过修渠。人们住石崖、宿山洞、吃粗粮,劈山凿渠不休不止。

开工8个月后,引漳入林第一期工程,即山西段工程竣工通水。仅仅这一段,林县人就斩断45座山崖,搬掉13座山头,填平85道山沟……

1960年11月,红旗渠主干渠二期工程刚展开,全国实行“百日休整”,红旗渠被要求停工。不得已,林县只好让绝大部分民工回生产队休整,却偷偷留下300多名青壮劳力,组成青年突击队,继续开凿二期工程的咽喉——青年洞。

青年洞是红旗渠的咽喉工程,洞口在金鸡岭下狼牙山悬崖绝壁上,狼牙山全部是绛紫色石英砂石,坚硬如钢,要凿通长616米、宽6.2米、高5米、纵坡1/1500的青年洞,没有大型施工机械。

横水公社300余名青年,担当起这个艰巨任务。

当时,干部民工口粮很低,为了填饱肚子,上山挖野菜,下漳河捞河草充饥,很多人得了浮肿病,仍坚持战斗在工地。

经过1年零5个月奋战,1961年7月15日,隧洞凿通。

当年的建设者们在悬崖上作业

记者前往青年洞参观,行走在不足两米宽的渠墙上,向前望不见头,向后看不见尾,抬头是陡立峭壁,俯首是百米峡谷,而脚底边清澈的渠水依然在红旗渠里欢快地流淌,偶见小鱼在畅游。俯仰之间,仿佛还能听见嘹亮的号角、震耳的炮声,看见腰捆粗绳悬挂半山崖不停抡起铁锤或钢钎凿石开洞的民工……

修建红旗渠,林县人付出的不仅是艰辛汗水,还有鲜血和生命。

纪念馆里,有排险队长任羊成在工地上的留影。纪念馆讲解员郭晶给我们讲了他的故事:

落石和塌方,是红旗渠工地上最大的危险。有一次,任羊成在除险过程中,一块石头正砸在嘴上。一排门牙被砸倒了,压在舌头上。任羊成张不开嘴,舌头也动弹不得。他从腰间拔出钎子,插进嘴里,生生把牙撬了起来。随后吐出一口血水,4颗门牙随着被吐了出去。他曾从半空中掉下来过,没有摔死,可是掉进了带刺的灌木丛里,工友们从他身上挑出了一捧圪针尖。

他长时间腰拴大绳悬空,身上被绳子勒出一条条血痕。血肉模糊,粘住衣服,脱衣服时要扯下一片血痂。磨得时间久了,腰上竟然结了老茧……

1964年12月1日,最艰险的71公里红旗渠总干渠全线竣工通水。水进了林县,那些干旱困苦的日子,随着红旗渠的滚滚水流而一去不返。这一年,林县粮食平均亩产达到423斤,成为河南省第一个亩产超过400斤的县。

红旗渠建设并没有就此结束。浊漳河的水到了坟头岭,林县又将其一分为三,修了3条干渠,坟头岭由此改称分水岭。

这之后,还有59条支渠,416条斗渠,林县人正在自己的家乡织一张水网,滋润每一个角落。

1969年7月6日,历经10年,总长1500公里的红旗渠工程全面竣工通水。林县人用自己的双手,战天斗地,彻底改变了干旱缺水的命运。

修建红旗渠时只有13岁,现已是70周岁的老人的张买江(前一)走在红旗渠感慨万千

红旗渠精神,感召林州谱写创业四部曲

红旗渠的建成,彻底改善了林县人民靠天等雨的恶劣生存环境,解决了56.7万人和37万头家畜吃水问题,54万亩耕地得到灌溉;有了水,生态环境得到根本改善,全市森林覆盖率达40%;有了水,大型养殖场和养殖基地建了起来,同时充分利用水库、池塘,养鱼、养鸭、养鹅,谱写了一曲“太行渔歌”。

在红旗渠精神的感召下,林州人民谱写了“战太行、出太行、富太行、美太行”的创业四部曲。

进入新世纪,林州坚持“工业强市”的战略,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形成了以高端设备制造、高新技术为主导的“双高”产业集群。中西部地区县域第一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红旗渠经济技术开发区,广泛集聚高端生产要素,高端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已成为快速发展的两个引擎,实现了优势叠加。

记者从《林州市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上看到,过去的一年,林州全年生产总值590.9亿元,增长6.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5.02亿元,增长25%,顺利实现“双25”目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118元,增长7.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9.4亿元,增长8.7%。跻身全国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

在今年实施的十项民生工程中,《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投资20.41亿元,建设红旗渠公共服务中心,年内完成投资5亿元,主体结构完工。

在红旗渠纪念馆,记者遇上一位带着两位老人前来参观的游客。他告诉记者,他是河北经贸大学的老师,姓张,这是他第三次来红旗渠,“林州人民开凿了人工天河红旗渠,特别了不起,由衷敬佩,也为人定胜天的这种精神深深折服。虽然我来了那么多次,但还没有真正领悟到林州人在当时那种恶劣环境下战天斗地的精神,每一次来,感受都更深。前两次是带着我们的老师来的,带着同事们一起来感受,然后回去之后把这种精神用到实际工作中。今天,我把家里老人带来看一看,一是想让他们怀念和重温,上世纪60年代他们那一代人身上的闪光精神,二是我想把一些当时体会不深的内容再看一下,让自己真正成为一名合格党员。”

“可以告诉我,您的名字吗?”记者问。

“就说我是河北经贸大学的一名中共党员。”张老师回答。

人物故事:

红旗渠特级劳模张买江:一家三代无私奉献与坚守

在红旗渠工程建设中,林县有81位优秀儿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也涌现了一批批劳动模范,谱写了一曲曲动人赞歌。其中,就有张买江父子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买江

得知记者要采访,张买江早早就在红旗渠干部学院等候,并执意要当向导,带记者去参观红旗渠纪念馆。

看着眼前这位当年修建红旗渠时只有13岁(年纪最小的建设者),现已是70周岁的老人,记者心里满是敬意。虽然岁月在他脸上刻下沧桑,但老人家的憨厚与慈祥同样写在脸上。

在红旗渠纪念馆的太行丰碑前,老人驻足凝视,这上面镌刻着在红旗渠建设过程中牺牲的81位烈士的姓名,其中包括他父亲张运仁。

张买江告诉记者,红旗渠工程开工时,父亲便积极报名参加修渠,后来担任3个村庄的技术员,还是本大队的施工排长。1960年5月13日,那天收工放炮,有一炮迟迟未响,父亲急忙跑出安全洞,招呼大家躲炮。工友刚疏散开,炮响了,一块飞石却击中父亲头部,不幸当场牺牲,年仅38岁。

1961年春节刚过,母亲把儿子送到修渠工地,从此,张买江成了红旗渠工地年龄最小的建设者。开始时,他帮大人背钢钎,把用秃的铁钻收集起来到铁匠炉上磨尖钻头,再背到工地让大家使用。每天要走七八十里路,在各工地之间穿梭奔波。后来,他在工地看护炸药,还管开山爆破。他学会了石匠、铁匠、木匠技术,成了民工中的技术骨干。红旗渠修建10年,张买江在工地干了9年。

张买江告诉记者,母亲给他做的布鞋不到一个月就穿破了,脚底磨出血泡。他把废旧的汽车轮胎制成鞋穿在脚上,时间长了脚板磨出又厚又硬的茧子。直到现在,脚板上的老茧每隔几天要用剪刀或刮须刀割。

“1965年4月5日,红旗渠总干渠通水了,成了红旗渠通水纪念日。第二年4月,红旗渠修到了我们南山村。4月17日,我和许多修渠人一起参加了红旗渠建设英模大会。”那一年,张买江光荣当选红旗渠特级劳模。

红旗渠通水那天,张买江的母亲对村里人说,丈夫牺牲在红旗渠上,儿子自13岁就去修渠,她要在这个池子里打第一桶水。

张买江回忆说:“我去挑的俺村第一担水,当时去挑水的老百姓,没有一个不哭的。”

红旗渠建成后,张买江于1976年到林州市第一实验小学工作,直到2009年退休。退休后,他还成了红旗渠干部学院的“编外教师”,依然保持着红旗渠劳模的本色,不管在哪里,他都热情似火,他讲述的红旗渠故事感动了无数人。

张买江还告诉记者,自己的儿子张学义接过他的班,在合涧渠管所工作,仍然守护着祖辈流血流汗修成的红旗渠。

【记者访谈】

红旗渠精神历久弥新

——访红旗渠干部学院特聘教师周锐常

林县儿女修建红旗渠的壮举,不仅改变了当地严重缺水的贫困面貌,更大的收获还在于孕育形成了红旗渠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

半个多世纪来,红旗渠水滋润着林州人民,而红旗渠精神则成为伟大民族精神的一部分,历久弥新。

在红旗渠干部学院,记者采访了红旗渠管理处副处长、红旗渠干部学院特聘教师周锐常。

红旗渠管理处副处长、红旗渠干部学院特聘老师周锐常接受专访

周锐常告诉记者,他父亲以前也在红旗渠工作,到退休后还编辑了《红旗渠志》。由于受父亲影响,他于1984年到红旗渠工作,“我是1965年出生的,与红旗渠是同一时期的,现在红旗渠干部学院专职进行红旗渠精神研究,同父亲一样,对红旗渠充满了感激之情。”周锐常说。

坐在红旗渠干部学院的办公室里,周锐常给记者讲述了红旗渠修建的艰辛历程和可歌可泣的开山凿渠事迹,以及令人振奋的红旗渠精神。

“红旗渠不是依赖国家、向上伸手的产物,而是坚持自力更生为主、国家扶持为辅原则,主要依靠自己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修建而成的。因此,红旗渠工程的兴建,就突出表现了自力更生的精神;红旗渠工程十分艰巨,又是在三年困难时期上马,在粮食紧张、物资短缺、设备技术条件落后的情况下,历经艰辛修建而成,这就使艰苦创业的精神表现得十分明显;红旗渠工程规模较大,参加施工人员众多,如果不是全县各个地方、各个单位都以大局为重,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如果不是全国有关部门及驻军部队的大力支持,特别是各级水利部门及工程技术人员和山西省干部群众的大力帮助,就难以保证工程的顺利进展。所以,修建红旗渠过程中,更是突出表现了团结协作精神;红旗渠修建过程中,无论受益地区和非受益地区都不计局部利益得失,为红旗渠建设贡献了力量,特别是80多位同志为红旗渠建设献出了宝贵生命,这就集中表现出了无私奉献的可贵品质。可以说,立足本地条件、依靠自身力量的自力更生精神,战天斗地、百折不挠的艰苦创业精神,顾全大局、齐心协力的团结协作精神,不计得失、不怕牺牲的无私奉献精神,最集中、最突出地体现了林州人民在红旗渠修建过程中展现出的优秀品质。因此,就构成了红旗渠精神的基本内容。”

周锐常表示,今天,我们对红旗渠精神的解读,其实就是在回答“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这一永恒的课题;就是在诠释“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根本动力”这一不变的真谛。(深圳特区报记者 周斌 刘秋伟 翁惠娟 林洲路)

(原载于2019年9月3日深圳特区报6版)

来源:学习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