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是唐宋八大家之ー,诗词也很有名。他倡导过诗文革新运动,对北宋文学的健康发展起过重要的作用。他的写景诗风格清丽、流畅自然,更有不少名篇流传。

北宋的很多才子都得到过他的大力提携,苏轼、曾巩等人也对他极其敬仰。不过诗人的经历也极其坎坷,有一次被贬他乡,心情就极其惆怅。下面介绍欧阳修的一首七律,流畅自然,颔联更是令人感怀不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戏答元珍

北宋:欧阳修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宋仁宗景祐三年,欧阳修被贬为峡州夷陵县令,元珍是丁宝臣的字,当时做峡州判官。此诗创作于作者被贬峡州后的第二年春天,作者描绘了荒远山城的凄凉春景,也抒发了被贬之后的孤寂情怀。

开篇就充满了一种浓浓的惆怅,“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诗人独自在异乡生活,本来就孑然一身,很希望在春天里看见百花齐放的秀丽景象,可是他左等右等,都无法发现鲜花盛开的场景到来。于是他开始怀疑,春姑娘是否已经忘记这个偏远的山区?

诗人由“未见花”,从而推测春风不到峡州,因果关系非常明确,也委婉地指出,自己早已被人遗忘,不知何时才能重新回到京城。“疑、未”二字,炼字精准,充分表达出诗人的疑惑和无奈的心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欧阳公虽然处于人生低谷,并没有一蹶不振,颔联就令人鼓舞,“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诗人以残雪、冻雷,比喻各种压力和挫折;以橘树、嫩芽,代表无限的生机,更暗喻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

欧阳修用了“压、惊”二字,炼字精准,也生动地抒写了残雪、冬雷的巨大威力,更反衬了诗人不畏艰难困苦,对未来充满期待的心境。

先生来到峡州贬所时,不过才30岁左右,不仅正值壮年,而且也应该是意气风发。可是诗人却忧心忡忡地说,“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仿佛一夜间,他就衰老了很多,而且还变得多愁善感。夜深人静时,作者辗转不眠,听见归雁的声音,就倍感思乡。由于水土不服、愁怨过度,身体也变得日益憔悴和多病。

“生乡思、感物化”,一方面岁月如梭、乡愁难耐,另一方面新年伊始、万物更迭,自己却漂泊他乡、归期不定,如何能不感慨万端?

不过短暂的悲伤过后,诗人依然显得旷达,“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诗人曾经在洛阳尽情欣赏过璀璨的牡丹,如今即使这里的花儿延迟开放,也不必在心中叹息不止。

诗人虽然未及时地看见野花,但在他的心中却可以想象到,漫山遍野的山花正烂漫地开放,五彩缤纷的阳光也照进了诗人的心房,再多的困苦都不会让他屈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欧阳修的这首七律寄托着内心的无限感慨,但又显得刚毅昂扬,并不显得低沉,特别是三、四两句充满哲理,令人感怀,能够给人以鼓舞和希望。虽然山城还是残雪压枝,娇花未见,但春天的脚步却无法阻挡。经过不断的历练,欧阳修终于成为一代文豪,也深受后人敬仰!

从这首诗中人们也得到很多启迪,艰险困苦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内心迷茫,失去希望。所以无论遇到多少挫折,只要坚定信心,踏实苦干,总会走出低谷,看见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