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7月初,在苏德战场上,德军中央集团军群的进展是最快的,并且战果颇丰,不仅围歼了苏军西方面军30多万人,而且推进其纵深600公里,直逼号称“莫斯科的门户”斯摩棱斯克。德军将领们跃跃欲试,希望尽快攻占苏联首府莫斯科。

然而,尽管德军依然保持着强劲的势头和高昂的士气,但疲于应付的苏军在苏联统帅的严令下,以及大量的增援部队源源不断地到达前线,德军的进攻也越来越不顺利,除了抽调本就不多的预备队外,他们甚至希望日本参战,这是怎么回事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苏军损失巨大,德军也遇到困难。

经过18天的边境保卫战,苏军西方面军基本被打残,后撤至斯摩棱斯克地区的各师级单位,其人员和装备只有满编时的10%-30%。方面军司令铁木辛哥,不得不从战略总预备队中抽调5个集团军弥补巨大的缺口,他手里的兵力只有近60万人。

而其对面的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尽管前期作战有所损失,但依然保持着120万人的绝对优势,尤其是第4装甲集群,在古德里安和霍特指挥第2、第3装甲集群的突击下,已经对斯摩棱斯克形成钳形攻势,但局势发展并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顺利。

首先,德军在广袤的白俄罗斯地区,围剿30多万苏军的战斗仍在继续,再加上占领区的治安维护,德军约有30个师被牵制在该地区,真正到达第聂伯河一线的部队只有29个师,尽管德军的实力更强,但苏军就像打不完似的,依然在不断地冲杀。

其次,一味强调进攻速度的古德里安和霍特,向前推进了200公里并对斯摩棱斯克的苏军形成包围之势,但对方并未打算放弃抵抗,各个方向的反冲锋一浪高过一浪。效果是明显的,德军推进的速度逐渐减缓,人员伤亡和装备损失也越来越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更麻烦的是,苏军开始有意识地针对德军装甲集群的阻击,对付坦克的手段也越来越多,他们设置路障,甚至用上还处于保密阶段的“喀秋莎”火箭炮,给德军集团式冲锋造成很大伤亡。虽然战争进程对德军有利,但其宝贵的坦克在不断地消耗。

而桀骜不驯的古德里安和霍特,并没有充分意识到自己的损耗,常甩开掩护其侧翼的步兵只顾冲杀,装备的消耗更大。在他们看来,当面的苏军就是一帮乌合之众。德国元首却越来越担心,再这么下去,德军将不得不转入休整,等待后援。

所以,他想让日本人参战。

1941年,随着斯摩棱斯克战役打响,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在古德里安等人的指挥下,快速向斯摩棱斯克推进,但在苏军顽强的抵抗下,他们也感到进攻有些吃力了。于是,德国元首在不断挖掘国内潜力的同时,也想到了曾经拒绝插手的日本人。

在他看来,一旦日本关东军在远东进攻苏联,“东西夹击”定会打乱苏军的阵脚,彻底瓦解其抵抗的意志,加速战争进程。为此,专门安排日本驻德大使大岛浩中将前往斯摩棱斯克观战,既炫耀德军实力,又能促其早日加入对苏联进攻的决心。

但日本人对此并不感兴趣。其实,他们也有自己的顾虑和想法。一方面,苏联作为两国共同的敌人,在德国怂恿下,日本挑起了张鼓峰和诺门坎战役,但德国不仅袖手旁观,反而突然与苏联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日本对其产生了严重的不信任。

另一方面,与苏军的两次交手,日军非但没有达成目的,反而损兵折将。并对苏军强大的装备优势心有余悸,面对部署在远东的近80万苏军,他们甚至认为没有300万军队很难对苏联构成威胁,眼下约70万关东军能镇守边境就已然不错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更关键的一点,此时的日本已经着手“南下”进攻东南亚,并为避免两线作战,早与苏联签订了中立条约。更何况,尽管德军深入苏联腹地800公里,但离彻底打垮对方为时尚早。也就是说,不管是出于信任还是利益,当下日军还是静观为好。

让德国人没有面子的是,大岛浩在参观德军装甲集群冲锋的时候,苏军并未像德军将领说的那样不堪一击,因为苏军一阵密集的炮火就在其身边爆炸,所幸安然无恙。这样的情形只能说明苏军的战斗意志没有被瓦解,甚至还具备反冲锋的实力。

总之,所谓的德、意、日三国轴心联盟并不是“铁板一块”,甚至相互算计、猜忌,谈不上支持和帮忙。从这个角度看,同盟国之间尽管为了各自利益也争得“脸红脖子粗”,但在反法西斯的问题上绝对一致,这也是轴心国必败的根本原因。

大家认为呢?欢迎留言并一起讨论。

参考文献:《第二次世界大战》《苏德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