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的一天,贾樟柯走进了一家卖盗版DVD的小店,想淘几部新片子看看,翻拣一番也没有中意的。正要推门而出,老板喊住了他:“有一个假科长的《站台》你要吗?明天到货。”

那一刻贾樟柯的心狂跳,既激动又痛苦。他在书里这样形容自己的感受:“像丢了孩子的家长,忽然在人贩子家里看到了自己孩子。”

因为他就是老板口中的“假科长”,《站台》是他拍的,三年前在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斩获大奖,但它上不了国内院线,以盗版光碟的形式存在着。

墙内开花墙外香,惨淡的票房灰暗的故事,两极分化毁誉参半的口碑,贾樟柯的电影,到底有多少人爱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那一缕缕乡愁

贾樟柯是山西人,山西是他电影的主背景,出现在镜头的各个角落。他的故事,从1970年的小城汾阳开始。

这是一个特殊的时代,强调出身成分,贾樟柯父亲高考时全山西第一名,但却没办法继续深造,只能回到汾阳,当了一名语文教师。

父亲显然不喜欢这里,他多少次带着幼小的贾樟柯爬上城墙,眺望远方公路上疾驶的长途汽车,眼中有泪光闪烁。生活缚住了父亲的翅膀,他希望贾樟柯能飞出去,离开汾阳去天津,因为当年贾樟柯的爷爷曾在天津行医,那是他渴望的归宿。

图源·《十三邀》视频截图

贾樟柯高考时,父亲把他所有的志愿都填了天津的院校,第一栏是南开大学,而贾樟柯显然是不可能考上的,他捧着数学试卷一片茫然,只用十五分钟就写完了,选择题全部画上了C。

高考失败后,为了避开数学,他去学了美术,准备复读再战。他的文笔也不错,时常在报刊上发文章,山西作协愿意收他为会员。

但因为偶然间看了电影《黄土地》,贾樟柯被震撼了,原来电影还可以这么拍,乡土的、真实的。当时他就改了人生目标,要做一名导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时候的贾樟柯,是一名长发及肩、爱跳霹雳舞的小镇青年,他和同学一起上街玩,灰扑扑的街道上,小贩们摆弄着并不新鲜的货物,扯着喉咙在卖力的兜售;行色匆匆的路人神色冷漠,为一天的口粮来回奔波。

也有无所事事的街油子,嘴里叼着香烟,倚着墙角吞云吐雾,收音机里放着流行歌曲,又给这个简陋破败的小镇带来浪漫的气息。

晩风拂动贾樟柯的鬓发,惆怅充溢胸间。他太熟悉这里,一草一木,一人一物,都化作他电影里缕缕乡愁。

2、墙内开花墙外香

贾樟柯考了三次,终于考上梦寐以求的北京电影学院,虽然录取的是文学系,但不妨碍他以旁听生的身份学习导演。

1994年,24岁的贾樟柯拍了个短片《小山回家》,低成本,自导自演。拍完后在男生宿舍公放,看着看着人跑完了,有同学奚落他:“别做梦了,不是什么人都能拍电影的!”

但在两年后,这部短片却获得香港国际影片展短片竞赛单元最佳故事片奖,还给贾樟柯带来一段姻缘,同校的学姐朱炯,后来成了他的第一任妻子。

1997年,贾樟柯27岁,他想正儿八经地拍一部长电影作为北影毕业的处女作。但贾樟柯囊中羞涩,更请不起专业演员,所有的积蓄都花在买胶片上了,没钱吃饭,贾樟柯四处找活干,去电视台一档儿童节目里演猴子维持生计。

图源·《十三邀》视频截图

《小武》这部片子,贾樟柯花了21天拍完,他的乡愁释放在了灰暗的屏幕上,主人公小武是最底层的人群,他是个小偷,却也渴望着友情、爱情、亲情,但这些美好的东西,一一离他而去。

小武曾有一个好朋友叫小勇,他承诺小勇结婚时要送6斤钱给他,但发达后的小勇不想要他这个朋友,遍发请柬却不请小武,小武还是要兑现自己的诺言,冒险去偷钱,但小勇拒绝他的礼金,显然以他为耻。

小武在歌舞厅认识了胡梅梅,两人互诉衷肠,小武以为自己遇到了爱情。在浴室里,他大声唱着流行歌《心雨》,这是小武最快乐的一刻,然而胡梅梅无情地甩掉了他。

回到家里,小武依然是个边缘人,父母不关心他,兄弟嫌弃他,他可有可无地活着,连空气都是孤独的。

影片结局,小武被警察拷在电线杆上,蜷缩着身体,他的眼神与路人交汇,他们彼此打量,又似彼此拷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国内影院上映的电影要求用32mm胶片,《小武》是16mm,够不上资格,贾樟柯不甘心,寄给了柏林电影节青年论坛单元,拿下了亚电影促进联盟奖和沃尔福冈·施多德奖。

墙内开花墙外香。在北京房价还不到3000一平的时候,贾樟柯的账户上已收获500万巨款,但也由于一些原因,贾樟柯被禁止拍戏,直到2004年才解禁。

3、票房能不能代表电影好坏?

贾樟柯电影有一个奇特的现象,他总是用自己老婆赵涛当女主角,不管别人怎么议论,他都坚持自己的选择。

2000年,贾樟柯为电影《站台》选角,这时他还没解禁,是个地下导演,他去太原师范学院想找个学生当演员,却意外遇见在那里当舞蹈老师的赵涛,她并没有惊人的美貌,更未受过表演训练,但贾樟柯却认为她就是自己苦苦寻找的女一号。

说起来,《站台》这部片子还是贾樟柯当时的妻子朱炯陪伴他拍的,那年朱炯刚从北影硕士毕业,她欣赏贾樟柯的才华,曾希望他拍出一部优秀的影片,片尾写上献给自己。

《站台》为贾樟柯赢得了法国文学艺术骑士勋章。但他和朱炯的婚姻却走向死亡。2012年,贾樟柯娶了赵涛。前妻朱炯后来成为北影的副教授,赵涛反而不做老师了,她成为贾樟柯的御用女演员。

很难解释贾樟柯对赵涛的迷恋,尽管很多人认为她姿色平平演技一般,贾樟柯却不止一次地说:“她是我目光所及最好的女演员。”

贾樟柯一向这么自信与笃定,不畏人言,坚持做自己的选择。

2006年12月,贾樟柯的作品《三峡好人》上映,同一天打擂台的,是张艺谋的大片《满城尽带黄金甲》。

贾樟柯丝毫不怵,他还放下狠话:“我就想看看,在这样一个崇拜黄金的时代,有谁还关心好人?”语带机锋,直指张艺谋拍的是迎合市场大肆捞金的商业片。

票房成绩出来:《三峡好人》30.9万,《满城尽带黄金甲》2.91亿。张艺谋的一些影迷们嘲笑贾樟柯:“不自量力!”

贾樟柯无所谓,他这部票房惨淡的电影,获得了第63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他因此拿下第一届亚洲电影大奖最佳导演奖。

日本著名制作人市山尚三看了《小武》后感动得流泪,从此他隶属的北野武工作室成为贾樟柯固定的金主,不仅投资,还管发行。

贾樟柯的电影在国内从来没有高票房,《山河故人》3221万,《江湖儿女》6995万,这已是贾樟柯电影的最佳成绩,比起动辄几亿几十亿票房的爆款电影简直不值一提,但在国外,覃樟柯却拿奖拿得手软。

40岁那年,贾樟柯拿到洛迦诺荣誉金豹奖;45岁,他又拿到戛纳国际电影节终身成就奖:金马车奖。中国获得此奖的导演,他是第一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贾樟柯电影有鲜明的个人特色,他的镜头喜欢聚焦小人物,灰扑扑的汾阳小城里最平凡的芸芸众生,他们如杂草一般野蛮生长,又或者痛苦地匍匐在地面上。他们的爱情往往无疾而终,他们的梦想常常被现实碾碎,但他们就这样活着。

有些人看不惯贾樟柯的电影,认为他的作品在贩卖苦难,拍的都是阴暗的、落后的、丑陋的东西,以此在国际上博眼球。

但也有些人认为这些阴暗与落后,本来就是真实存在的,贾樟柯既没有歌颂,也没有批判,他只是去呈现,揭开锦袍下的一个个伤疤,真实地呈现这些爱与痛,无奈与悲凉。

图源·《十三邀》视频截图

票房高低能不能作为衡量影片质量的唯一标准呢?贾樟柯认为不能。观众审美日趋多元化,众口难调,但他相信总有人会懂得欣赏他的影片,爱上他的江湖。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且无法核实版权归属,不为商业用途,如有侵犯,敬请作者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