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医生不建议冠心病患者进行“支架”治疗?首先,我们需要探讨的是冠心病植入支架,是否可以一劳永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支架植入手术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只能称之为“急救措施”,是一种暂时开通血运循环的手段,但由于导致冠心病形成的基础病因还存在,随着时间的推移,后期患者还会慢慢感受到胸痛、胸闷等症状的出现,发生二次、三次支架。

“支架是冠心病能否恢复的唯一手段。”大概在五年前开始,就有人在朋友圈到处转发,认为冠心病终于找到了最佳治疗方式,但实际上只是夸大好处,有意识的忽略坏处罢了。

支架确实有用,但我们必须明白它应该用到哪,这是一个关键性的信息,当患者进行支架手术后,支架会被植入到狭窄堵塞的血管,在支架内球囊的扩张下,会被紧紧贴牢在血管壁上,这样血管也就会重新扩张开了,恢复血运循环,患者会明显感到自身症状有所缓解,甚至消失,这样一看支架还是有效的。

但我们需要明确两个要点:

1,基础病因:有因才有果,我们在治疗前,是否应该考虑下为什么会狭窄堵塞,支架后血管确实通畅了,但病因没有消失,随着时间推移依然会二次堵塞。

2,血管数量:人体的血管非常多,哪怕是冠脉血管也不是一条,所谓的支架手术并不是把所有血管都植入支架,而是对某一根血管进行人工撑开,这时候就需要面对一个问题,如果患者的多处血管存在堵塞,那么一个支架根本无法解决问题,最多是一种缓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以上几点可以看出,传统的治疗方式、应急方式已经经不起推敲!为了解决冠心病的终极桎梏,医学上也必须要有新的突破才能真正解放冠心病患者被支架奴役的时代。

据统计, 因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的人数逐年升高,目前已超过总死亡率的1/3。 因此,心脑血管病是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

对于冠心病的成因,过去大家都认为冠心病是由于血糖、 血脂、血压、动脉硬化等因素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造成的,其间还参杂一些遗传因素。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冠心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也发生了变化!

虽然现在我们的医学技术在进步,但同时社会节奏和生活饮食也在发生变化。冠心病的致病因素极多,但随着时代的不同,这些因素所占据的比重也在发生变化,冠心病以前之所以叫老年病,是因为以前高龄和烟龄才是患者的主要致病因素,现在冠心病低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病情难以控制,是因为脊柱病变这个被忽略的致病因素占据主要地位。以往医生都会建议患者选择药物进行控制,比如阿司匹林和他汀,但这些(他丁类)药物只能起到缓解作用,让我们的病情不迅速恶化,但是不能根治。

几十年来,人们一直按照这个思路去诊断病情,治疗病人。结果却疗效欠佳,心脑血管病死亡率居高不下!正是由于这些偏差导向,才使得冠心病久治不愈,反复发作,日渐加重,最后进行一次、两次、三次的心脏支架治疗,甚至有些人最终为了活命,不得不进行心脏搭桥手术。

我认为冠心病的主要成因,并非我们普遍公认的血脂血压问题,而是因为脊柱神经的异常!神经和精神因素在心脏病或者说缺血性心脏病和冠心病的成因当中占有极大的比重。基于这一重大发现,我们提出了——心脏病神经激动学说!

“心脏病神经激动学说”从根本上阐述了缺血性心脏病的成因,那就是由于胸椎脊柱的损害,引起了胸交感神经异常兴奋,导致它所支配的心脏冠脉血管异常持续痉挛,异常收缩,发生心脏冠脉血管狭窄。而通常口服的扩张血管药物,由于作用强度不足以拮抗神经放电造成的血管收缩的力量,所以,虽然病人在口服血管扩张药,但血管却是在不断的收缩变细,病情在不断的加重,最终形成心梗,进行支架治疗!

根据“心脏病神经激动学说”创立了全新的心脏病神经调控治疗模式,在神经方面消除引起冠脉血管痉挛的致病因素,从根本上解除了冠脉血管收缩的原因,彻底去除了引起冠脉血管狭窄的根源,在病因学上解决了冠脉血管狭窄。病因找到了,才能进行治疗,这绝对不是什么药物控制,而是对于责任病灶的治疗、对神经的合理调控,双管齐下才能从根本上恢复心肌供血,让患者恢复健康。相比于支架、搭桥等急救措施后的患者而言,经过神经调控全面治疗后的患者,只要合理听从医嘱是可以告别药物控制的,因为患者的病因和症状全部消除了。如果可以微创治疗好转,你还愿意接受支架治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