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我们已经生活在了大数据时代,享受到了大数据所带来的便捷化,但与此同时,也成为了资本利用大数据收割的韭菜。

最近,复旦大学一教授招募了28名学生在5个城市进行手机打车软件打车调研,调研地点为上海、北京、深圳、成都和重庆,覆盖了7个打车平台。在其团队进行了800多次的打车之后,发现了以下几个规律:

苹果手机打车最贵;

手机越贵,打车越花钱;

实际车费比预估高的情况占比达80%;

“熟人”打车比“新人”贵。

大数据识别手机型号和价格,从而判断个人经济如何,贵的手机就会优先被贵的车型接单。苹果手机就更不用说了,更让使用苹果手机的人生气的事情是,平台给的打车优惠都比非苹果手机的少。

非苹果手机用户平均可以得到4.12元的优惠,而苹果手机用户平均获得的优惠才2.07元,减少了近一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了苹果手机之外,其他型号的手机大部分也会根据手机价格来确定车型。以前只知道苹果手机会有例外,没想到其他手机也是越贵越容易打到贵的车,好家伙,这让很多人手中昂贵的手机瞬间不香了。

与此同时,我们在打车的时候,打车软件会给出一个预估车费,但往往最终的实际车费要大于预估车费,这种概率居然达到了80%,所以这样看的话,平台是不是有点忽悠人的意思。

大数据杀熟本就是一件众所周知的事情,以前很多平台也因为这件事引起了不少纠纷,但当复旦教授通过上百次的实验实锤时,事情也开始变得有意思起来。有网友留言表示:“自从花了19.9买了会员,再也没有优惠券,现在打车比没买会员之前贵了,我是买了个涨价会员吗?”

还有需要注意的事情是平台给出优惠时候的价格,其实是先涨价再降价的价格,宛如双十一前一波涨价一样。

这样的调查结果一出,网上又炸开了锅,虽然大部分人都知道自己是大数据收割的韭菜,但当别人将你是韭菜这件事情明确指出来时,心里总会有点膈应,毕竟买了贵的手机也不一定就意味着可以接受打车价格比别人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数据时代,我们拥有了数字化的基因,通过网络我们也拥有了一个又一个的标签,刷抖音时会有个性化推荐,刚刚和朋友说想买的东西打开淘宝就发现在页面首页推荐栏中,在浏览器上搜的东西发现在另一个软件上出现广告。

大数据让我们享受到了数字化时代的便利,但与此同时我们的信息也在这个时代“无处遁形”,但这些我们已经温水煮青蛙式地接受了。

可是当平台又进一步将我们的数据用来区别化宰割我们的时候,真的让人难以接受。其实除了打车软件之外,外卖软件、其他付费平台也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比如外卖软件中有一个大家都心知肚明的事情,当你购买的会员到期之后,千万不要着急续费,等一两个月再买会员会便宜近一倍左右,这或许也就是平台的杀熟,新人比老人享受的优惠要多很多。

无论怎么说利用大数据这样做真的有点不讲“武德”,有关部门也应该引起重视,希望平台好自为之。大数据作为一项技术,或者说作为一项工具,希望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是好处,而不是平台割韭菜的“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