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

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灵魂

近日,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

《关于公布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

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的通知》

认定公布福建省第五批

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82名

其中,厦门市新增16名

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天和A萌君一起来

了解一下此次名单涉及的

12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吧~

南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丨厦门市南乐团

南音是我国四大古乐之一,至今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素有“华夏瑰宝”、“音乐活化石”之美誉。2009年9月,南音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图丨厦门市南乐团

南音的音乐由“指”“谱”“曲”三大部分组成,保留了唐宋古典曲牌,有着浓厚的中原古乐遗风。“幽兰生八闽,清香飘四海。”南乐不但根植、流传于福建闽南厦漳泉,还深受台湾、香港、澳门及东南亚闽南籍华人喜爱,南乐社团遍及各大城市,乡情、乡音得以代代传承、唱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丨厦门市南乐团

厦门市南乐团成立于1954年,是我国仅有的两个南音专业表演团体之一,乐团所创作的南音作品在全国各大赛事中多次获奖,多次为我国中央领导人及来访国家元首献演。在此次公布的第五批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名单中,南乐团推送入选了4位传承人。

第五批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林素梅、罗纯祯卓圣翔、王安娜

闽派古琴(厦门)

古琴,又称瑶琴、七弦琴,是中华民族最早的弹弦乐器之一。福建自古有南北古琴流派,北为浦城,南则称为闽派古琴,闽派古琴的历史可追溯至唐末近代以来,后在传承人的继承发展中,重获新生。

图丨龙人古琴

闽派古琴技法讲究,提出演奏“要不外于联断,疾徐、踢宕、收纵。一曲始终,必得其纲,起承转合,四者以成之”。闽派古琴艺术主要流传分布于福建省的福州、厦门,台湾省及东南亚闽籍华人聚居地。

第五批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陈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跳鼓舞(厦门)

跳鼓舞是闽南民间舞蹈的一种,具有独特鲜明的动律风格特色,至今仍在泉州南安、晋江、厦门翔安、莆田仙游及台湾等地流传。

图丨厦门文化馆厦门美术馆

上世纪五十年代,闽南著名民间舞蹈家尤金满先生在“丰州跳鼓”和“仙游跳鼓 ”的基础上提炼出双人跳鼓舞,并在厦门传承。

跳鼓舞也叫旋鼓舞,特点是男女双人配合完成舞蹈表演,一人持扁鼓,一人持鼓槌,在各种“旋鼓”“捧鼓”“击鼓”动作中相互对打逗乐,动作轻快活泼。

第五批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肖淑萍

厦门翔安拍胸舞

拍胸舞又称打七响、打花绰等,是一种以身体拍击出声响节奏的闽南民间群体舞蹈,具有古闽越族原始祭祀舞蹈遗风,可称为是远古舞蹈活化石

图丨厦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拍胸舞素有“闽南迪斯科”之美称。舞蹈基本动作趋于单一节奏的击、拍、夹、跺、蹲,部位集中在胸、肘、腿、掌等处,基本体态呈拔腰挺胸之势,全身跳跃,并辅以雄健的蹲步和怡然自得的颤头动作,构成粗犷、古朴、诙谐、热烈的风格。

第五批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黄呆

福建布袋木偶戏(厦门)

厦门布袋戏是傀儡戏剧种之一,它是闽南布袋木偶戏的组成部分,由中原传入,流传于闽南地区、台湾及东南亚闽南籍华人聚居地。

图丨木偶戏-歌唱新时代(陈方青)

上世纪20至30年代,厦门是闽南布袋木偶戏演出的重地,现主要分布在思明区何厝、曾厝垵、鼓浪屿,集美区灌口镇,海沧区青礁、同安区五显镇等。

第五批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庄晏红

歌仔戏

福建歌仔戏(包括厦门歌仔戏、漳州芗剧),是闽南“歌仔”传到台湾,在台湾孕育成戏的,为福建五大剧种之一。歌仔戏是以闽南歌仔为基础,吸收梨园戏、北管戏、高甲戏、潮剧、京剧等戏曲的营养形成的闽南方言戏曲剧种。20世纪初,歌仔戏兴于台湾岛内,不久传至厦门,并迅速流布闽南地区和东南亚闽籍华人聚居地

图丨厦门网

歌仔戏初以一男一女的对唱为主,后发展为有生、旦、丑三行并兼备科、曲、白的成熟戏剧。歌仔戏自诞生后,两岸戏班及艺人演出交流不断,作为海峡两岸人民共同创造共同拥有的宝贵艺术形式,歌仔戏已经成为维系两岸人民精神文化的一条重要纽带

第五批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林德和

厦金宋江阵

宋江阵源于明代抗倭斗争中的军旅步战武术阵法和乡团训练,随着历史的发展,演化成为海峡两岸人民喜爱的一种武舞结合的演艺阵头

图丨厦金宋江阵 (欧阳淑顺)

宋江阵的演武内容主要行阵、单练与对练、群体演练、收阵四部分。演练的兵器有双短斧、九尺棍、月牙铲、藤牌刀、钩镰棍、双铁鞭等。

第五批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吴腾达

澳头蠔干粥传统制作技艺

“蠔干粥”相传始于明嘉靖皇帝生母蒋氏御膳秘方。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蒋丽天利用当地澳头海域盛产的海蛎,在澳头渡口码头和妈祖宫门口一带经营蠔干粥,其制作工艺独特,口碑甚佳,受到周边百姓及往来福、泉、厦船民和商客好评。

图丨澳头蠔干粥传统制作的部份材料

澳头蠔干粥采用农家黑猪的筒骨和农家老母鸡汤料,搭配红萝卜,干贝粉、扇贝粉、百合粉、枸杞粉、核桃粉、海鳗干粉、虾仁粉以及蚝干提炼的蚝油等几十味秘制食材用陶制砂锅熬制,再加入槟榔芋、新鲜花菜青蒜沫等,味道鲜美。

第五批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蒋才建

厦门漆宝斋漆艺

漆宝斋漆艺是福建漆器工艺的传承。它植根于闽南丰厚的文化土壤,传承历史悠久。

图丨厦门文化馆厦门美术馆

清代,泉州南安的沈园存投奔福州沈氏家族学习脱胎漆器技艺。民国初,沈渐度创造漆宝斋,抗战前夕迁徙厦门。漆宝斋漆艺采用纯天然的植物大漆作为原材料,有很强的抗腐蚀性,且对人体无害。

图丨漆宝斋

现今,漆宝斋漆艺广泛运用于室内装修项目,对漆器工艺有很大突破,极大地提升了福建漆艺的艺术价值和影响。

第五批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王文静

厦门漆线雕技艺

人间国宝知多少丨厦门漆线雕技艺:一线时光一线心

漆线雕是一种厦门民间手工艺,已流传300多年,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漆线”是用陈年砖粉和大漆熟桐油调和而成,反复舂打,搓线,早期用来装饰佛像。

“漆线雕”的命名,源于蔡水况老先生。蔡水况首创在蛋壳、瓷盘和瓷瓶上创作设计漆线装饰图案获得成功,在1973年,蔡水况带着作品“蛋壳漆线雕龙”参加广交会,在当年的广交会上大受欢迎,当媒体和客商询问这门艺术的名称时,蔡水况灵机一动取名“漆线雕”,并沿用至今。

第五批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蔡超荣

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

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厦门)是中国院落式民居建筑一种重要的流派,有大木作、小木作、瓦作、砖石作、油漆作、彩画、堆剪作等工种,是闽南地区传统文化的象征

以下视频来源于

厦门卫视

《绽放吧非遗》:红砖造大厝

闽南传统民居以“皇宫起”宫殿式大厝(红砖厝)住宅类型为典型,建筑规模宏大,造型典雅优美;中轴对称,建筑空间相对低矮开敞,结构上采用穿斗式构架。

其布局以体系完备、小巧精致见称于闽南地区,当地以“四房四伸脚”“四房二伸脚”称呼典型的民居形制。

第五批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陈劲奋

珠光青瓷烧制技艺(同安汀溪)

珠光青瓷起源于五代时期,辉煌于两宋,曾是海上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出口器皿

同安汀溪窑所产之珠光青瓷是宋元时期主要的外销瓷,其销往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日本、朝鲜、泰国以及南亚、西亚甚至远达波斯湾阿拉伯半岛、地中海沿岸都能见到“同安窑系青瓷”的踪迹,而其中,同安窑系青瓷以流传日本数量为最多。

以下视频来源于

厦门卫视

《绽放吧非遗》:时隔700年的重启

同安窑珠光青瓷色泽温润如玉,有浙江龙泉余韵,但又发展出自成一派、刻划洒脱、自然率真的装饰特征,极具地域特色,它简约的内在美散发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第五批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陈亦非、庄岑瀚

非遗是一座城市的文脉是一座城市独有的符号它们穿越时空记录着时代的变迁除了此次新增的传承人厦门此前已有不少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哦滑动图片查看名单及项目(点击可查看大图)▼

注:姓名加框的为已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身边这么多的“非遗”项目

你是不是和A萌君一样

自豪感满满呢~

温馨提醒

1、疫情防控不松懈,进入景区景点、各类场馆前请自觉接受体温监测,八闽健康码查验等防控措施。2、小伙伴们前往景区,一定要记得提前预约哦,可关注“海上花园 诗意厦门”微信公众号进行预约。3、在景区游玩时务必佩戴好口罩,保持适当的社交距离,不聚集、勤洗手、勤通风,注意常态化疫情防控。4、八闽健康码已升级,出行需提前准备好闽政通APP,并在入闽通道和医院、学校、银行、景区、商场、娱乐场所、车站、机场、旅店等各类重点场所“一键亮码、扫码通行”。

来源:海上花园 诗意厦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