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 | 维尼妈妈沐滢

周日晚上看了一期《奇葩说》,对辩题颇感兴趣:父母要不要教哥哥姐姐让着弟弟妹妹?

这期的辩论结局,正方获胜。仔细看了这期节目,纵观正反方的辩论内容,我发现即便是正方支持“要教”的黄执中,其实和谢楠持“不要教”反方的观点是不谋而合的。

那么,正反方哪一方胜出的结局并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每一位辩手阐述自己的观点的过程,可以激发我们父母深深的思考和共鸣,因反思而作出改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回归到现实,无数真实的例子,都在告诉我们,从小被教育“大的要让着小的”的孩子,这一辈子过得多压抑、多可悲。

(一)

《少年说》里曾有这样一位少女,站在天台上向自己的父亲“控诉”他的教育。

她有一个小自己六岁的妹妹,总是喜欢“招惹”她,当她每次都想去“教训”这个妹妹的时候,妹妹总是会向父亲告状,而父亲每次都不分青红皂白地偏袒妹妹,并不相信这个女孩子的话。

当这个女孩哽咽地问她的爸爸“你就不能相信我一次?”的时候,爸爸竟然搬出了“孔融让梨”的典故,说古人都明白要大让小的道理,你就不能让着妹妹吗?

女孩无语,爸爸并不接受孩子的心声,而只是反复强调“她小,你大,你让着她!”

就因为妹妹是一个小她六岁的孩子,所以就要不分青红皂白地迁就吗?这位爸爸在说这句话的时候,有没有想过,那个在天台上哽咽着的、希望爸爸相信自己一次的女孩,也同样是个孩子啊!

如果这个孩子感受不到被爱着,被父母关注着,她又怎么可能从父母那里学会去爱妹妹,爱别人,以及爱自己呢?

这个女孩委屈到哽咽,而另一个情形相似的女孩,勇敢大声地说出了心声,让她的姥姥反思自己曾经的教育方式是否真的正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

一个不被尊重,情绪和需求不被看见的孩子,安全感丧失、会自卑、觉得自己不重要、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不懂如何拒绝,甚至无法正确地表达爱。

我有一位朋友,口头禅是“随便”“都行”“都可以”。她从来不懂拒绝任何不合理的要求,哪怕会有抱怨,也只有默默忍下。

有一次,她遭遇了职场PUA,我大声问她为什么不拒绝,不去真正问问自己的感受?她苦涩地摇摇头:我不重要的,没关系!下一秒,她泣不成声,我感受得到,她的内心痛苦极了。

后来我才知道,她是家中长姐,家里还有两个小她一两岁的弟弟妹妹,她从小接受着“你要让着你弟弟妹妹”的教育,她得到一个心爱的娃娃,娃娃被妹妹抢走了,她哭着找妈妈,得来“你怎么没个姐姐样”的训斥;她心爱的自行车被弟弟骑坏了,父母只会去关心弟弟有没有受伤,而她哭着捡回自行车零件的时候,没人问过她内心的感受。

三十余年,她都习惯了“让着”,她不敢对自己最亲近的人表达自己需要什么。久而久之,她也丧失了证实自己的需求的能力,学会了“将就”。工作也是将就的,婚姻也是将就的。

她也曾经遇到一个非常爱她的男孩,是个独生子,她无比羡慕那种敢于表达自己需求的人,且每个需求都有至亲回应的人。和那个男孩在一起时,她总觉得自己的相形见绌。当那个男孩向她投来关爱时,她甚至无法接受那种被重视,关爱的感觉。

一个缺失爱和关注很久的人,即便是突然被关爱了,也会因丧失爱的能力而选择逃避,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1967年在研究时提出了一个词,诠释了这种现象,它叫“习得性无助”

那些习惯了用“大的要让着小的”的观念来教育孩子的父母,无异于PUA。他们用这句咒语逼迫孩子学会“谦让”“忍让”,而并非是让孩子出自内心地学会“分享”。一旦孩子违抗,或者表达自己的想法,就会被贴上“不懂事”的标签。

(三)

可是一直在“被让”中成长的小孩子呢?他们会成为什么样子?春晓、谢楠在《奇葩说》里的假设,有现实真正的例子做辅证。

接触过这样一个男孩,4岁,班里出名的小霸王。他会推搡其他孩子,抢其他孩子的玩具,稍有不顺心就大声哭泣谋求老师的关注。

他转了四五家幼儿园,这个依旧不能很好地和他人相处,在这个男孩的字典里,所有人都必须让着他。

他到了最后这家幼儿园,园长和家长做了长达两个小时的交流后发现,孩子是家里的二宝,父母的口头禅就是要求大他三岁的姐姐“让着弟弟”,所以,他可以肆无忌惮地抢姐姐的玩具,撕坏姐姐的画纸,爸爸妈妈是他的保护伞,他不必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当父母因为孩子在幼儿园里闯祸,被其他小朋友排斥之后,才意识到“被让着”的孩子已经被宠坏了。好在,现在意识到为时不晚!

(四)

我从未教过女儿要让着比她小的孩子,也从未告诉女儿“你比某某小、你是女孩子,所以就要享受一份被让的优待”。

女儿小时候,有一次我们在游乐场玩,女儿想玩一个玩具,而那个玩具被一个大孩子玩着。女儿上去就想抢,那个男孩顺势保护住玩具。他妈妈觉得不好意思,立刻说“妹妹比你小,你让着她。”我拒绝了:“不用的,他先来的,那就他先玩,我们等一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教育小年龄的孩子时,我秉承的观点从来不是拿年纪说事,而是以公共秩序和物权所有为基础。这是我觉得相对公平的解决方式:

1、公共秩序

当不同年纪的孩子在公共场合争抢公共玩具的时候,秉承“先来后到”的原则。

谁先来的,就谁先玩,来晚的,等一会。有人让晚到的先玩,是情分,不是本分,更不能用“大让小”来道德绑架。

2、私有物权

如果不是公共财物,而是孩子自己的东西,那么就请把物的处分权还给孩子,让他来定夺是否借给他人。

如果孩子发自内心地想分享,我们要鼓励和赞扬孩子的这种行为。如果孩子并不想把他的东西借给、让给别人,我们作为父母也不必说什么“孩子还小不懂事”“孩子护东西”之类的话来挽回面子,我们尊重孩子的选择,告诉他“妈妈尊重你”就可以了。

曾经看《爸爸去哪儿》时,黄磊的做法让我印象太深了!

多多收养了一只小狗,贝儿想管多多借小狗玩一会,于是贝儿找黄磊商量,黄磊并没有替多多处分她的东西,而是告诉贝儿:你可以直接去找多多姐姐商量。

黄磊把权利还给孩子,他也相信孩子之间可以把事情处理得很好。毕竟,孩子的世界,不需要成年人瞎掺和。

(五)

随着二孩家庭越来越多,“要不要教孩子大让小”的问题每天都会出现在成千上万的家庭,有时我们会焦虑,如果不教大的让小的,孩子抢东西了怎么办?孩子会不会恨我们?孩子会不会变得自私自利?

以下三点,希望父母可以放平心态:

1、亲情如此,其实也没办法做到完美的“一碗水端平”。可能在这某件事上我们多关注了小宝,那么在另一件事上,我们可以给大宝更多关爱。

张踩玲说,不存在绝对的公平。没错的,家不是一个讲绝对公平的地方,与公平相比,细节上的关爱更能联立情感联结。

2、把处理问题的主动权还给孩子,退出孩子的世界。如果孩子们实在争执不下,我们可以顺势引导分享与合作,但也请就事论事,不要拿年龄大小说事,因为他们都还是孩子。

3、孩子学会感恩。被谦让和受到优待的孩子,要让他懂得,他所获得的一切并不是应当应分的。即便这份谦让来自于他的亲哥姐,那是他们牺牲了自己应得的,给弟弟妹妹的爱,心怀感恩地享受这份爱,并且要回报这份爱——再自己孩付出、谦让的时候,回馈给对方。

愿生活里,那些被亲情道德所绑架的“谦让”会越来越少吧,愿那些习惯了被迫谦让的人,可以真正地释怀和享受自己说了算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