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难民纪念馆经过重新修整过后,不久前又重新开放啦!无论是建筑设计还是展出的故事,都绝对能值回20元的票价,现在就跟随热线君的脚步一起去看看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犹太难民纪念馆,位于虹口区长阳路62号,是犹太摩西会堂的旧址。

说起犹太难民纪念馆的建立,还有这样一段特殊的历史背景:1933—1941年,上海接纳了为逃离纳粹的屠杀和迫害而从欧洲来沪的犹太难民,在虹口提篮桥地区的“无国籍难民限定居住区”中,曾生活着近两万名犹太难民,他们与当地居民和谐相处、共渡难关。

同时,“提篮桥历史文化风貌区”也是中国境内唯一能够反映二战时期犹太难民生活的历史遗迹。展览内容通过场景再现、现代科技以及大量珍贵的史料文物原件,生动诠释了“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逃往上海

1940年6月前,犹太人主要经过三条海路前往上海,大多数人先进入意大利,后在港口接船来沪。

1940年6月至1941年6月,由于意大利对英法宣战,来沪的水路被切断,只能走陆路——穿越了苏联的西伯利亚,然后经中国东北、朝鲜或日本抵达上海。

最后到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由于上海与外界的联系全部被切断,几乎不可能再有成批犹太难民进入上海。

图片主要记录了1939年1月起,虹口地区相继建立的爱尔考克路(今安国路)、兆丰路(今高阳路)、熙华德路(今长治路)、华德路(今长阳路)和汇山路(今霍山路)等多个难民中心。

刚到上海的犹太难民主要居住在公共租界和生活费用相对较低的虹口地区。一些难民住进了临时租用或搭建的难民收容所,30-50人挤在一间房,最拥挤时甚至100-200人住一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2. 避难生活

当新来的难民被告知终于可以吃一顿便饭时,即便对如今的处境无能为力,他们也终于认识到自己已经成为“难民“的事实,开始了在第二故乡上海的艰难谋生。

刚来上海的犹太难民们处境艰难、身无分文,面对战争带来的经济萧条和就业压力很难找到正式工作,只能四处打零工、干杂活,如送煤球、修电器、烤面包、卖报纸,有的则开起了杂货店、面包店、裁缝店、理发店等。

渐渐地,犹太人凭借自身的才能在其他外侨开办的企业和机构中找到了工作,甚至与人合资或经商办实业。他们的生活开始改善并基本解决了温饱和居住问题,在虹口提篮桥附近还开设了许多具有中欧风情的咖啡馆、酒吧和餐厅,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小维也纳“。

此外,在上海的犹太人还十分重视婚姻。犹太难民的大量涌入,扩大了上海犹太人的婚姻半径,但族内婚制仍占绝大多数。不过,也有传为佳话的族外通婚。

犹太人兴趣广泛,不仅组建起了足球队、篮球队,还在犹太社区里举办选美比赛、活跃的戏剧活动,兴办新闻报纸、电台广播等大众传媒,还发起青年组织、职业学校等进步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3. 患难真情

1943年2月18日,日本驻沪占领军当局颁布《关于无国籍难民之居住及营业布告》,正式宣布在上海针对无国籍犹太难民的限定居住区,被许多难民称为隔都。

许多犹太人被迫放弃限定居住区外的住所与工作,挤入生存环境艰苦的居住区勉强维持生活。

虽然限定居住区的建立是生活在上海的犹太人历史上最黑暗的一页,但无论是犹太人之间的互帮互助还是生活在限定区内的中国人和犹太人之间的同舟共济,都因此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在这里,犹太小孩和中国孩子们一起踢毽子、玩跳房子游戏,度过了难忘的童年。

犹太人Josef的童年记忆中,上海邻居是一位黄包车夫,每次收工后,邻居便会把他和自家小孩抱上黄包车,拉上一路,去街上兜风,这成为了他童年的记忆终生的快乐时光。因此,在2010年,Josef将珍藏了几十年的玩具独轮车捐赠给纪念馆,是纪念馆的第一件实物藏品。

隔离区的犹太摄影师霍斯特用一张张照片记录了80年前的上海,成为了上海发展变迁的珍贵史料。

霍斯特的父亲在限定居住区开的路易咖啡馆,成为了犹太难民们艰苦生活中的美好回忆。

此外,展馆通过展出的实物和回忆录的形式,让人们了解如“等待主人的手袋“、“犹太理发匠的故事”、“来自上海的出生证”等一个个发生在限定区内的温情小故事。

04. 战后离别

二战中有600万犹太人在欧洲惨遭杀害,而迁移和逃亡到上海的2万名犹太人中,除了1700人因为疾病和战争炮火不幸去世,大多都生存了下来。

在战争结束后,大多数犹太人都因与亲友团聚、生活环境等原因离开了上海,但也有少数人选择建设新中国。1957年,留在上海的犹太人约100人。

在上海现存的犹太遗址和特色建筑多达48处,在纪念馆中,你能看到沙逊大厦、白马咖啡馆、罗伊屋顶花园等建筑模型。

在犹太难民纪念馆的广场上,竖立着曾经在上海居住过的犹太难民墙的名单,至2020年纪念馆扩建后,该名单上已经有18578个名字了。

并且纪念馆内还复原了摩西会堂在1928年的历史风貌。

05. 白马咖啡馆

走出纪念馆,对过就是白马咖啡馆——当时被誉为“东方小维也纳”之一的咖啡馆,有幸保存至今。白马咖啡馆始建于1939年底,创始人是一对犹太难民夫妇(鲁道夫•莫斯伯格夫妇)。由于喜爱《白马咖啡馆》轻歌剧,咖啡馆便以此命名。

现在的咖啡馆是于2015年,纪念馆在澳大利亚举办巡展时,依照咖啡馆创始人后代提供的历史照片原貌重建而成,包括窗帘的款式、颜色,星形的椅子等,都对白马咖啡馆的复建起到了重要参考作用。

如今,白马咖啡馆外部花园围墙正在整修。进入咖啡馆内部,无论是装修风格还是家具摆件,大多都沿用了过去的老物件,整体风格海派优雅。

天气好的时候,在圆形阳台上晒太阳、聊天,实在是件很惬意的事情。

白马咖啡馆是犹太难民们艰苦岁月中的甜蜜回忆,也是一个流落他乡的民族对故乡思念的精神寄托。纪念馆和咖啡馆不单单是抽象的符号,因为在这里存在过最真实的历史和最温暖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