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游宜宾#大观楼又名谯楼,是古时用以报时之楼,早上撞钟,晚间击鼓,谓之晨钟暮鼓,位于宜宾城区西街口,是宜宾市城区的标志性建筑。

此楼初为唐代名相韦皋所建,后世历经兵燹毁坏,明清时曾数次重修。

今天的大观楼,是清乾隆三十年(1765) 重建的。整个大观楼坐西向东分四层,底层石砌,内有十字形通道,可容车马通行;抬梁木结构三重檐山顶,布灰色琉璃瓦,正脊为烧制黑色盘龙脊,中置宝顶;二楼以上每层檐下是如意斗拱,四角飞檐,凌空翘首,巍峨雄壮;四周辟窗棂,高敞明丽,古朴巍峨,露明梁架均饰旋子彩画,颇具大唐雄风;第三层东檐下有匾,曰“大观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观楼夜景

登楼眺望,远山如画,双江若玉带环绕城郭,城内城外,马帮铃响,人流如织,令人心旷神怡,因此以“大观”二字名之。同层西面檐下还有匾,上书:“西南半壁”四字,字大如斗,潇洒流畅,俊秀苍劲。其语出自唐代名相韦皋诗句。

韦皋(745—805),京兆万年(今西安)人。为唐朝中期出将入相的名臣, 他官至检校司徒兼中书令, 封南康郡王, 故又称韦南康。曾以剑南西川节度使兼戎州都督府都督驻节戎州僰道城三年,不仅军政业绩显赫,而且文化建树也流芳后世。

当年韦皋沿石门道进军南诏时, 曾途经矗立在石门江(横江河) 畔的石城山。不由感叹石城山的气势磅礴,联想到自己镇守西南边疆如山一样的重任,于是写下了《咏石城山》一诗(一说为隋朝将领史万岁南征时所作):

石城门峻谁开辟?更鼓误闻风落石。

界天白岭胜金汤,镇压西南天半壁。

唐太宗贞观六年(632),置戎州都督府,以僰道城为治所。戎州都督府辖64个羁縻州、170余县,地域涵盖今天云南和黔西北的广大地区,其中最东面的是汤望州(今贵州赫章与毕节间),最南端的是严州(今云南红河州),最西边的是曾州(今云南大理一带)。

粗略统计,那时戎州都督府辖域面积约为今天宜宾市地域的十多倍,名副其实的“西南半壁”。

后来,清代名士、书法家顾汝修取韦皋“镇压西南天半壁”诗句,挥洒如椽之笔书写成了“西南半壁”横匾,至今仍高悬挂于大观楼上,成为宜宾千年沧桑历史的真实见证。

宜宾大观楼建筑精美典雅,巍峨雄壮,保持了我国传统的建筑风格,因为形似北京的天安门,在当地有“小天安门”之称。2013 年,国务院公布大观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来源:《宜宾历史文化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