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鱼奶爸日记原创,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

教育家蒙特梭利说过:一旦孩子内心有了自卑感,生活就会充满冲突。而随之出现的胆怯、退缩等不良个性,会与孩子形影不离。

很多家长都认为自家孩子不够自信,觉得孩子胆子小,遇事胆怯,甚至会给孩子扣上自卑的帽子。但家长不知道的是,很多孩子的自卑正是家庭环境影响所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一种家长:凡事包办

这类家长觉得孩子还小,任何事情都需要家长的帮助,即使是穿衣吃饭这些小事。而且孩子睡觉、玩耍必须有家里人的看护。

尤其是对于小一些的宝宝,全家人就关注这一个孩子,搞得孩子像个小皇帝一样,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等到孩子长大后真正遇到困难,没有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他,只会选择躲避,不愿面对问题。

第二种家长:对孩子缺少关心

家长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孩子还小,什么都不懂。

这样的思想会让孩子在面对自己好奇的问题上被忽略,比如孩子询问:为什么爸爸上厕所要站着,而妈妈则是蹲着。很多家长就会直接回避:小小年纪别问这个。

实际上,家长这样的回避,会让孩子将好奇心转化为一种压抑的情绪,在下次遇见问题时选择躲避。

因此,如果家长总是回避,孩子在本该了解一些常识的时候,被忽略错过,这会是孩子一辈子的遗憾。

第三种家长:总是否定孩子

有的家长会在孩子面前显示自己的权威,一方面不想让孩子犯错,另一方面则是降低自己的原则。

当孩子犯错时,家长第一时间会说:这孩子真淘气。这时孩子做事就会唯唯诺诺,担心犯错。即便是犯错,也会想办法躲避,不让家长发现。

在家长学堂中,一位家长这样陈述:当自己批评孩子时,自己心里也非常不好受,可就是控制不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确实,做家长不容易,做孩子实际上也很不容易,我们为什么不适当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并给孩子一定的肯定和鼓励呢?

1)聆听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

孩子如果胆小,那是因为孩子想多观察一会;孩子如果总犯错误,那是因为他们需要被理解,需要爱;如果孩子情绪不稳定,那是因为家长自己的情绪也很不稳定

每一个犯错的人都很可爱,就像是以前有一段视频:小孩子拿起桌子上两个苹果,每个苹果都咬了一口,妈妈责备孩子自私,可是孩子可怜巴巴的说:我想尝尝哪个甜,给妈妈。

还有一次,朋友孩子家的老师说:自己做了月饼,自己很馋想吃,但老师说这个要留给妈妈,结果这个孩子一口没吃,捧着月饼给妈妈,这就是孩子最可爱的样子。

2)积极鼓励的肢体语言

家长最惯用的方法,就是语言上的鼓励,但是在肢体上,家长也要学会肯定鼓励的手势,比如竖起大拇指,或者肯定得点头,再或者是肯定的眼神、温暖的拥抱,这些对孩子来说都是一种由心而外的鼓励。

3)巧妙地沟通

与孩子沟通的前提,就是要学会聆听,听好到底发生了什么,然后进行客观的解释,实事求是地说感受,理解孩子并产生共情,提出具有建设性、有价值的建议。

比如孩子考试成绩不好,情绪很沮丧。这时,孩子会有一些消极的表现。而此时家长就要注意沟通技巧,引导孩子说出存在的问题,以及需要的解决办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给孩子信心并不是和孩子喊口号,而是真正地把孩子带到生活的阳光面,给孩子乐观积极的态度,用生活中的一件件小事影响孩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