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句老话:“人的命,天注定。”

时也,命也。这诚然是一种宿命论的观点,但多少也道出人们对于命运无可改变的无奈。

但上个世纪初,有一位美国心理学家却这样说:

“给我一打(12个)健康的婴儿,以及适合我培育他们的环境,就能把他们训练成任何我想要的样子,让他们成为医生、律师、艺术家、企业家,甚至乞丐小偷。”

显然,他认为,如果给他适当的环境,他一定可以扮演“上帝”的角色,做出只有“上帝”才能完成的事——亲手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说出这种话的人,就是心理学历史上的著名大咖、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约翰·华生(John B· Watson)。

行为主义是心理学最为重要的理论学派之一,该学派主张对人的可见的各种行为进行研究,反对研究那些不可捉摸的意识。

华生因为深受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的影响,在1919年,他开始着手开始探究人类是否和巴甫洛夫的那条狗一样,对一些条件刺激做出一定的反应。

华生选择的实验对象不是成人,而是一位不谙世事的婴儿,他被称为“阿尔伯特(Albert)·B”,也就是心理学历史上经常被提及的可怜的“小阿尔伯特”。

小阿尔伯特被华生选择实验对象时,仅仅只有9个月大。当时,他体重9.45千克,是一个健康、活泼、温和的小男婴。

在开始实验前,华生假设:人类对大分贝噪声的恐惧,就像狗对食物分泌唾液一样,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先天反应。

而根据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对于与噪声不相关的其他事物,也应该能够引起人类的恐惧。

实验开始之初,华生先给小阿尔伯特一只活的小白鼠,接着又拿来了小兔子、小猴子等小动物,测试他的反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果,小阿尔伯特不但没有对这些小动物表现出任何恐惧,反而还想出动靠近并控制它们。

接下来,华生在拿给小阿尔伯特各种小动物的同时,又在他的身后用锤子击打钢棒,制造出刺耳且恐怖的噪音。

这个时候,小阿尔伯特开始激动起来,他屏住呼吸,抬起手臂,显得十分无助。

第二次相同的刺激时,小阿尔伯特开始瘪嘴,嘴唇剧烈颤抖。

到了第三次,他彻底崩溃,开始放声大哭。

接下来,实验继续加码,华生要测验除了声音以外,白色的老鼠是否也能引起小阿尔伯特的不适。

实验人员将一只小白鼠拿给小阿尔伯特。就在小阿尔伯特的手即将触摸到小白鼠时,实验人员立即在的身后制造出强烈的噪音,小阿尔伯特吓得跳了起来,并向前栽倒,但没有哭。

之后,当小阿尔伯特意图再次触摸小白鼠时,刺耳的噪音再次响起,这次他再次跳了起来,并且哇哇大哭。

实验反复进行多次以后,小阿尔伯特变得十分敏感,他变得见到小白鼠就开始哭泣,而且爬得飞快,实验人员差点没能拉住他。

就这样,这种白鼠和恐惧之间的刺激-反应联结形成了。

几天之后,小阿尔伯特仍然惧怕再看到小白鼠,级别恐怖的声响并没有伴随老鼠出现。

华生初步得出了实验结论,但他还想测试这种恐惧能否可以转移。

于是,他又把其他白色或者带毛的动物比如小白兔,交给小阿尔伯特。一看到它们,小阿尔伯特无不是躲得远远的,呜咽哭泣。

虽然对待毛茸茸的狗,小阿尔伯特的反应稍微好一点,但也有相当程度的不适。

与巴甫洛夫不同,华生直接拿婴儿去做实验,这显然有违伦理。

这场“恐惧形成实验”一直饱受争议,华生因此也遭到了社会和学界的大量批判,甚至变得臭名昭著。

实际上,华生也曾经想过用实际行动来弥补他的过错,那就是做一次“分离”或者“脱敏”的尝试,也就是通过去除条件反射,让饱受精神摧残的小阿尔伯特恢复正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在这之前,小阿尔伯特就已经被从实验室带走了。

而且时至今日,人们对于这位“阿尔伯特(Albert)·B”的真实身份,也存在巨大争议。

他后来怎么样了?去了哪里?都成为一桩谜案。

目前,有一种说法认为小阿尔伯特真名叫道格拉斯·梅里特,他于1922年患上了脑积水,1925年5月去世,年仅6岁,但没有直接证据表明这与华生的实验有关。

另一种说法,小阿尔伯特真名叫阿尔伯特·巴杰,他于1987年去世,此前没有任何人联系到他,而他的侄女说,阿尔伯特·巴杰一生都非常讨厌狗。

成就今天心理学大厦的,不仅仅是一代又一代的心理学家,还有数不清地参加过心理学实验的被试,这其中既包括了动物,还包括了人。

没有这些被试,就没有今天的心理学。华生用小阿尔伯特做出的这一实验,在心理学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但它同时引发了人们对于实验伦理的关注。

小阿尔伯特的牺牲,也终于换来了对于实验对象的权利保障。可惜,相对于华生这种大人物,理应得到尊重的小阿尔伯特已经消失在茫茫历史长河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