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有句话说得好“福是祸所依,祸是福所附。”甄嬛刚侍寝就获得椒房之宠,是天大的恩宠,就连皇后宜修都没有享受过的待遇。虽然纯元皇后曾拥有过这样的恩宠,但纯元皇后与甄嬛的身份不一样,纯元是皇帝的原配嫡妻,她获得这样的殊荣当之无愧。

可甄嬛只是小小一介嫔妃,她没有任何的资质与功劳,可以配得上这份恩宠。这就应了那句话——“德不配位”必有灾殃。这也给甄嬛日后的灾难埋下了伏笔。并在朝夕之间就被打回原形,成为众人的笑话。不得已去了甘露寺修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椒房之宠

在《甄嬛传》原著中,之前获得椒房之宠的嫔妃,总共只有两个人,一个是果郡王的母亲舒太妃,一个便是华妃。

舒太妃是先帝心尖上的女人。正因为如此,果郡王才会被先帝格外宠爱,并手把手教骑射,而且还曾经被议储。也就是说,本朝的江山差点落在果郡王的手里,就因为舒太妃与先帝感情深厚。

那是真爱,舒太妃与甄嬛不一样,她不是任何人的替身,先帝爱的就是她本人,所以,感情基础十分牢固。

另一个获得椒房之宠的嫔妃就是华妃了。看来,皇帝对华妃也是真爱,尽管华妃嚣张跋扈,可华妃艳冠六宫,容貌超群,是皇帝真心宠爱的女人。而且,皇帝爱的也是华妃本尊,而并非是任何人的替身,所以,华妃在皇帝心中的位置也是无可取代的。

可惜的是,华妃是年羹尧的妹妹,皇帝为江山稳固考量,不得不给华妃“绝育”,以防后患。但这也是皇帝最大的隐痛。所以无论华妃犯了多大的错误,皇帝都不忍重责,即便最后华妃被赐死,皇帝也是迫不得已,有万般不忍。

然而,随着年羹尧气焰日盛,皇帝对年氏一族越发忌惮,视作心头大患,甚至到了不得不剪除的地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样的情况下,甄嬛进宫了。以盗版純元的面目进宫,让皇帝有了一个合情合理“宠爱”她的借口与理由。

也就是说,甄嬛与皇帝的感情从一开始就建立在相互欺骗和精心算计的基础上,甄嬛装病避宠,明哲保身。皇帝隐藏身份,冒充王爷,于是乎,一场阴谋下的婚礼便隆重成行了。

甄嬛居然成了该朝第二个获得椒房之宠的嫔妃——重点是“嫔妃”。

2、椒房之宠杀机四伏

自从甄嬛获得椒房之宠后,那华妃便不再是有“一无二”的宠妃。后宫之中,有了与她比肩而立的人。

更关键的是,甄嬛位分在她之下,娘家势力也没有她大,甄嬛是在这样的条件下,获得如此殊荣的,起点之高,风头之盛,令人汗颜,令人后怕。

皇帝这样做,就等于直接给甄嬛树敌华妃,实在太高调了。如果皇帝真爱甄嬛,首先考虑的是该如何保护她,而不是如此张扬高调,将甄嬛置身于风口浪尖之上。

虽然先帝当年也给予舒太妃椒房之宠,但舒太妃却是独一无二的,受过椒房之宠的嫔妃。当时的舒太妃因为是摆夷人,被众位妃子冷落孤立和鄙视,先帝是想靠这种方式给舒太妃立威,让后宫嫔妃们不敢欺负她小瞧她。

而甄嬛的“椒房之宠”却显得过于生硬突兀、莫名其妙了,难道真是皇帝被爱情冲昏了头脑,一时冲动,为爱人不惜一切吗?其实不然,甄嬛只是一颗被皇帝利用的棋子而已。

皇帝给甄嬛椒房之宠,目的就是为了挑起华妃与甄嬛之间的嫉妒与矛盾,甚至是不共戴天的仇恨,他要利用这种仇恨的力量去铲除年羹尧。走曲线救国的路线。

因为甄嬛的父亲是言官,是专门弹劾朝中大臣、给皇帝提意见或建议的。像年羹尧这种功高震主的权臣,一般言官根本不敢发声,只有给他们制造成敌我矛盾,甄远道才甘愿冒死进谏,弹劾年羹尧,并历数他的种种罪状。这就是帝王的制衡之术、王御之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明君,绝对不会为了所谓的爱情丧失理智,他们的头脑任何时候都是冷静清醒的。有时候貌似“糊涂”,也只是“揣着明白装糊涂”而已,只有装糊涂,才能让他的计划尽快实现。

就比如华妃让甄嬛罚跪导致流产的事件。皇帝明明知道,甄嬛这么容易滑胎,一定与华妃宫中的欢宜香有关。可还是“惩罚”了不知内情的华妃,从而使华妃更加憎恨甄嬛。此时华妃会觉得,皇帝是为了甄嬛来惩罚自己。可见甄嬛狐媚惑主的功夫多厉害。从而让他们彼此的怨恨更深。只要他们发展成“你死我活”的仇人了,年羹尧也就能尽快铲除了。

年羹尧被消灭后,甄嬛紧接着就被皇帝卸磨杀驴、无端降罪。一则是为华妃报仇,二则是惩罚甄嬛的聪明过头——她啥都知道,啥都想插手,不惩戒一下是不行了!不然他们甄家就会成为第二个年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