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上,有数个少数民族夺取天下的时代,这其中最为典型的,当属推翻南宋统治的元朝,元朝的统治虽然仅仅持续了98年,不过就文艺事业来说,也涌现出了不少风流人物,就比如赵孟頫。

赵孟頫是亲身见证南宋朝廷灭亡的,他本身是南宋旧臣,宋太祖赵匡胤的第十一世孙,所以当他看到故国战火连天,被敌人占领之后,他的心中也是五味杂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他没有效仿向南而拜慷慨就义的文天祥,也没有效仿负帝投海的陆秀夫,更没有学胡三省避世不出,而是接受了元世祖忽必烈的应召,去元朝做了官。

此事一出,天下皆惊,身为赵宋皇族的赵孟頫投效了元朝,无疑在汉人心中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弹。

于是乎,赵孟頫就被骂成了“汉奸”、“贰臣贼子”、“失节的叛徒”。

可很多人并不清楚,赵孟頫仕元乃是身不由己,他无法左右命运,只能是随波逐流了。

有人说,赵孟頫这一生醉心于书画艺术,其实就是想在矛盾与无奈之中,找出一条救赎之道。

若要说起赵孟頫的艺术才华,那可谓“惊天地泣鬼神”,他诗词、文章、音律、书法、绘画、金石等等,皆是一流水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尤其是书法方面,他书法五体全都精通,但凡是传承到现今的赵孟頫真迹,都是国宝级的文物。

他的书法,先学自己的祖先赵构,在赵构的“思陵体”上浸淫多年,后来在好友鲜于枢的点拨之下,他开始师法古人,研习二王书法。

“二王”的书法精髓,可以是说,是后世无数书法家的本源,后世无数人的书法都是学习“二王”而成,赵孟頫自然不例外,他还是学“二王”学得最好的一个人。

在他57岁那年,他乘船从江南去元大都履职,在途中,他得到了两本《定武兰亭》,旅途时光里,他将这两本《定武兰亭》细细品味,最终写出了十三段跋文,这就是名垂青史的《兰亭十三跋》。

这幅行书作品,赵孟頫花费两个多月时间写成,字字都十分用心,纵观此作,通本神全气贯,姿态横生,其用笔之精和转折之妙,有着王羲之的影子,极尽飘逸隽秀和轻清典丽之致。

可以说,赵孟頫是将王羲之的精髓学到了八成。

不过遗憾的是,此作在明末年间遭到了一场大火,只剩下烧剩的残卷,抢救出来重作装裱,被人称为“火烧本”。

这“火烧本”上,又有翁方纲和成亲王永瑆等人的考证题跋,后来《兰亭序十三跋》流落到了日本,收藏在了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成为了日本的国宝级文物。